“周淮闵。”鹊起答道。
“周淮闵?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吗?
此人多大年纪?他能被人称为才子,应该有功名在身,可知道他是什么功名?”阮卿又问。
自古以来,青楼戏馆都是最合适隐藏杀手和细作的地方。
听了鹊起对此人的描述,阮卿心里莫名冒出了周越的名字。
“秀才功名,至于具体多大年纪,是不是本地人,我还真不清楚。”鹊起摇了摇头。
她在那条街上只待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能问出来的只是一些基本信息。
“黛山公子不是本地的,他是五年前来苏临的,来的时候已经有秀才功名在身。
至于年纪,我也不知道,不过看样貌大概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乔筠将话头接了过来。
她虽是苏临人,但几岁就随父到了外地,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也不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若不是大半个月前恰好见过黛山公子一面,只怕对他的了解还不如鹊起。
“邀月坊请了黛山公子本月十五来他们的头牌画眉。
这么说,他中秋夜也会在邀月坊露面了?”阮卿接着往下问。
“应该是,黛山公子只要接受了邀请,基本就会捧那个人的场。”乔筠道。
“那咱们后天晚上也去邀约坊转转,顺道瞧瞧这位黛山公子的风采。”阮卿笑道。
对阮卿尚不怎么了解的乔筠听得一愣,太后要去逛花楼?
鹊起与昭来则心有灵犀地对视了一眼,太后莫非怀疑这个黛山公子就是周越?
不知是不是乔五的死对唐氏打击太大,乔筠来接收房子的时候,唐氏只用充满怨恨的目光看了她一眼,就默默移开了视线。
倒是钱氏满脸不甘地上前道了一句:“乔筠,踩着亲叔的尸骨上位,希望这个宅子你能住得安稳。”
“五婶放心,五叔之死可谓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
至于宅子,既然是我父亲的遗产,我就一定会住得安安稳稳,并打理得妥妥当当。”乔筠神色平静地看着她。
钱氏被她一句话噎得面容扭曲,可今日不比往时,她抬目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马车,只能恨恨地转身走了。
“这姑娘年纪不大,胆色确实不错。”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看着这一幕的鹊起忍不住赞了一句。
“那是,能得咱们夫人另眼相待的人怎么可能差。”昭平有些酸的看了阮卿一眼。
太后最近对乔筠比对她都好。
“坏丫头,我对你不好吗,你酸什么?”阮卿听得忍不住伸手在她脑门上轻敲了一记。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总是唤我小魔女。”昭平瞪着她控诉。
“难道你不是小魔女?”
昭平……
鹊起在一旁听得闷笑不止。
昭平郡主这无法无天的性子,也就太后治得住她。
乔筠与两位婶婶交结完,拿到门锁钥匙,并进屋看了一圈之后,出来走到阮卿马车旁边,带着几分忐忑和期待地开口:
“夫人,不知您在苏临会待多长时间?
如果时间长的话,这两日我找人来把屋子收拾一番,等过了中秋,您和您身边的几位姐姐搬到我宅子里来住如何?”
“好啊,我估计还得在苏临待一段时间,一直住在客栈里费用不低。
住你这的话倒是能省下不少钱。
你要添家什,买丫鬟和婆子,一个人估计也忙不过来。
正好杨三在这方面颇有心得,我让他派两个人跟着你一起去置办吧。”阮卿道。
她打算好好培养乔筠并重用她,自然不会拂她的好意。
“多谢夫人。”乔筠大喜。
回到客栈,阮卿就交待了杨三这件事。
杨三听说太后打算搬到乔家去住,哪里还会派什么人跟着去置办家什,而是亲自出马。
他先到乔家的宅子里转了一圈,乔家的祖宅保养的很好,里面装饰也古色古香,很有韵味。
大件摆具什么的,唐氏和钱氏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并没有搬走,他们只将自己的东西带走了,需要添置的东西并不多,
他根据太后的喜好,选一座院子,置办了几件家什,又在人伢子市场挑了两个善长厨艺的婆子。
至于丫鬟小厮,则选择了让乔筠自己挑。
毕竟太后不可能在江南长住。
等她回京了,丫鬟也好,婆子也罢,那都是归乔家姐弟使唤的。
挑会做饭的婆子是因为太后喜欢各种美食,丫鬟什么的,他则不合适越俎代庖。
“丫鬟小厮什么的暂时别挑了,夫人身份不同,挑太多不熟悉的人放在屋里也不好。”乔筠想了想,摇了摇头。
杨三一怔,随即目中露出赞赏,不愧是太后看重的姑娘,果然懂事。
买家什和婆子的钱,杨三都自己掏了。
买的东西不多,加起来不过千两银子。
这姑娘的来历他就早探查清楚,她手上根本没什么钱。
哪怕讨回了家产,如果一直没有进账,要维护这么大的一栋祖宅,那区区几千两银子也支持不了几年。
乔筠出门的时候身上是带着银票的,结果杨三抢着把钱都付了,不由大急。
太后已经帮了她这么多的忙,怎能布置家什的钱都让她身边的人来出呢。
“乔姑娘,你手上钱财不多,就别和我争这点微末小事了。
夫人帮你,一是你能入她的眼,二则是她这人生来心善,见不得人受苦。
你若真想报答她,就好好学本事吧,夫人创办了一个女协,需要各种人才。”杨三对她印象不错,难得的提点了一句。
黛山公子周淮闵的事鹊起和乔筠知道得不多,阮卿回到客栈,便让孙安去查了。
孙安不愧是信息界的扛把子,当天傍晚,他就将周淮闵在苏临五年的点点滴滴查出来了不说,就连他祖籍和哪一年中的秀才都查得一清二楚。
周淮闵,北境莱县人,父亲是当地开笔墨纸砚铺的小商户。
十七岁中的秀才,后家中遭劫,父母双亡,他也失踪了四年。
四年后,一路年辗转来到苏临。
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又作得一手好词,加上还十分擅长为女子描妆。
到苏临不久,就闯出黛山公子的称号,如今居住西城玉秀街东巷。
疑是有一身不错的功夫。
“失踪的四年去了哪里能查出来吗?”阮卿看着手里的资料,沉吟了片刻,问。
“夫人想知道的话我就去查,不过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孙安答道。
“暂时不用,中秋夜邀月坊的花魁浅月要献舞,还请了黛山公子为她描眉。
我很想去见识一番,开开眼界,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届时与我同行吧。”阮卿摆了摆手。
孙安听得面皮一僵,太后邀他一起逛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