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四楼的设计员工们也收到了通知,看到张森连声感谢。
赚到了钱,给员工增加点福利算不了什么,花点小钱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极好。
四楼的设计部,已经到岗的都是全职设计师,主要是产品设计部为主,平面设计部的就罗青加一个男生。
“好了,就算是中午包餐也没有这么快,也要唐颖去找人。注意力先集中,今天开会讨论开年的项目开发计划。”
张森招呼设计师到公共办公区,坐下来简单的开个会。
二月份,开发的新品上市的时间最早也要去到三月中旬左右。简单的话,三月初应该勉强能够尝试一下。
对比下来,大概就是一个月不到时间,从产品立项,外观设计,内部结构设计,包装耗材设计到成模试产,时间压缩到了极致。
为此,张森计划先弄简单的项目,测试一下团队的配合度,磨合一下团队的凝聚力。
第一个项目,是手压小风扇。
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按压把手,通过传动轴承让扇叶转动出来。
这款产品目前市面上也有,但是因为呆板的形象,动销一般,曝光率低。
张森选择这个项目,一个是没有专利的纠纷,二来就是这款产品能够一直生产到2023年,是一款经历过市场检验的产品。
利用这么一个项目练手,风险能够降低,而且生产成本也不会很高。
“我们需要做的是,设计出不同的风格和形象,不要蹭别人的版权形象,避免纠纷。”
这个项目所有的零部件都有成熟的构件,要动的和能发挥的地方,就只有外观形象。
“平面设计部,提前构思包装设计思路,这边完成前段设计,在试产的时候就必须完成外包装的设计。”
“外包装我就一个要求,逼格高,文艺范。”张森给出任务要求。
现在的市场,文艺范的市场需求很大,而且男女老少通吃。
第二个项目,也是风扇类别,但是是USb充电便携风扇。
“你们可以外购几个mp3或者mp4回来拆解分析,解决电力供应的问题,能够同频mp3的充电就可以了。”
张森对着工业设计师交代,元旦前刘浩介绍了一个学长过来,工业机电的应届生。
经过来电提醒贴纸的合作,这位广工的学长就全职留下来了,今年六月毕业。
“相关的电刷这些,我想申请招一两个应届生来配合协助。”
陈建接到任务,评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时间要求,提议增加助手。
“可以,必须和他们说清楚,要签保密协议,相关的资料查重申请专利。”
张森同意了提议,也要求做好风险防控。
“手压风扇最多就两周的时间,完成后全力配合陈建设计便携充电风扇。”
设计师们齐声答应,刚以为会议准备结束,张森继续爆出大瓜。
“我们设计部,这个月开始,独立成立设计工作室,和公司错开。”
“相关的社保等到工作室的手续下来,就转到工作室那边去,所有的设计项目将以公司与工作室定向合作的方式开展。”
“为此,我将根据项目的设计费用抽提20%作为员工基金,根据每月的项目进展安排奖金给到大家。”
虽然不清楚这20%的设计费有多少,但不妨碍大伙兴奋的欢呼。
“如果项目进展慢,当月可能会没有奖金,那么这些资金会继续留在基金池里边。”
张森打断了大伙的欢呼,明确了发放奖金的要求,是匹配设计工作表现的。
“谢谢老板,老板大气。”
不过门槛依然挡不住设计师们的兴奋,按照年前的年终奖情况,老板大气,相信老板不会故意克扣奖金。
“行了,这个就是二月份的设计项目了,三月的任务就是玩具。”
“相关的任务要求,我会在月底通过邮箱传给你们各位。”
分家不搬家,工牌工衣和邮箱系统依然是使用公司的,工作室只是在名义上剥离。
交代好罗青工作调度,张森回到财务部,安排李梅帮忙着手处理工作室的手续。
“设计外包的费用,按什么标准来处理?”李梅问。
张森对工作室的要求,是按香江公司全资独资来处理,这一部分需要李梅的女儿和香江的律师顾问配合。
相关的注意事项,也需要提前进行明确。
“先不定,到时按单个项目签署合同来走。”张森回道。
“注册地址呢?要不要找地方挂?”李梅继续问。
张森想了想,不是很放心。
“梅姨,你找下刘姨看能不能帮忙独立弄个协议,四楼单独办营业执照。”
如果能够不挂靠地址,张森还是想办公地和注册的地址一致。
回到办公室,李美萱在玩着电脑,张森电话让罗青过办公室。
“学姐,接下来就是产品开发,配合他们做彩盒设计和详情图。”
“过了元宵,兼职学生也陆续到位,你这边帮我跟另一个项目。”
张森让李美萱从桌面递了一份文件,转手给了罗青。
这个是张森搜索到了几款实际突破,和相关的参数数据。
李子文在家长见面那天,和张森私下聊了一下市场情况,委托张森帮忙做一些手机壳。
经过一番查找,对于直板按键机的手机壳,张森直接将合作开的几家工厂联系方式给了李父。
直板机的时代要结束了,而且直板按键的手机壳太过于单调,做成拆件难免担心授权问题。
张森眼不见心不要烦,直接让李父和工厂对接。
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更希望尝试做新上市的手机,触摸屏的手机保护壳和保护膜。
李子文没有反对,让张森开发,出来样品后寄过去洛杉矶,他帮忙推下看有没有计划做外销渠道。
这次找来罗青,就是为了智能机的保护壳的设计安排,只需要外观形象的设计。
至于材料和质感,不说自己的产品设计团队,估计市面上也没几家成熟的企业。
所以,张森只要求罗青根据自己整理的资料,设计出最炫的形象,其他的自己来处理。
材料和质感,无非就是和加工厂开多几万块的试产费。
一旦成功,几块钱的成本,能够带来几十块钱的利润。
这个手机壳的项目,是李子文给张森的一个方向,由张森这边帮忙开发,相关设计稿通过邮件两人确认后,再进行投产。
产品的输出,李子文直接揽了过去,自己在北美和南美都有成熟的市场资源。
只要张森能够把控好产品的质量,按李子文给到的需求量来进行布置产量,李子文有信心能够消化完。
而对于手机机型,李子文给了张森三台样机,分别是htc的touch hd、三星的ommia以及后面几年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初代ipone3G。
不知道李父是计划国内找工厂,还是单纯想拿回来送礼用,始终三台新机就到了张森的手上。
“是爸给你的三台手机?”
李美萱看着罗青离开办公室后,才问张森,刚才看到了资料的图片。
“嗯,就是那三台,国内我还没见到。”
刘晓有和女儿谈及,丈夫留了三台手机给到张森,两人合作开发手机壳,直板按键机的建议李美萱劝下张森也参与进来。
李美萱没有劝张森,不想过多的影响到男朋友的工作,自己的定位是妻子不是生意伙伴。
“你们怎么想起要搞这个啊?不是说年后你做玩具项目吗?”李美萱好奇的问到。
“手机壳,主要是给你爸爸那边安排的,可能会留一些尾数在我们自己店销售。”
“而且这个设计不占用人手,罗青学姐带兼职学生弄就好,不复杂的。”
形象设计很简单,代工加工的难点在材料,不过这一点主要是工厂负责,自己出钱。
“玩具的项目下个月再开始,这个月让他们收心和熟悉团队配合,给了两个小项目他们了。”
“我们网店的量起来了,尾货不能够支撑的起我们的盘子,正品利润会下滑很厉害的,需要有一些核心利润款的产品来保障利润。”
而手机壳就能够达到张森的目的:手机只是交朋友,配件才是生意。
这个年代,最直观的有高消费潜力的群体,就是手机一族。
一台手机几千块,最低的也要一千多,是普通工人两到三个月的工资。
想让这群有消费能力,又舍得的客户进场,将手机壳变成一种潮流和文化,就是最优的路径。
一个iphone为什么能养活一群手机壳厂家,就是这个原因,只不过张森想要将时间推前而已。
“那就是和服装设计差不多啊,设计潮流服饰,引导潮流方向。”李美萱总结了一句。
“冰果,就是这样,你可以理解为手机壳就是衣服,手机就是追求时尚的人。”张森赞道。
为了方便管理,手机系列将归入到《萱萱优选》这个品牌里,属于时尚潮流分类。
将开春的工作都安排好,和梅姨打了个招呼,两人返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