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图什么?”

王沄轻叹一声:“老师,可还记得我与您说过七胡乱华?”

沈临之愣了一下,点头。

“我的前世,六年后的初冬,以匈奴、鲜卑为首,氐、羌、羯等五部为从众,胡人联军大举来犯,仅一个月,雁门关被攻陷……这是我与您说过的。”

“没与您说的是,那个时候谢意申已经没了。他于熙元二十七年秋病故,接任北府军的是他的独子谢恪,据说是谢意申生前做的安排。”

“谢恪?”沈临之皱眉:“谢恪虽是谢意申独子却没有其父半点风采,天资平庸,文不成武不就,性格懦弱,让他接任北府军……”

“朝廷不会支持,谢家也不会支持,北府军那些将领就算碍于谢意申不得不接受,也定然是不服气的。”

“老师说错了。朝廷没意见,谢家也没反对,就连北府军的将领也没有异议。”

王沄轻轻摇头,迎着沈临之讶异的眼神轻笑:“据说,谢意申临终托孤,除了安排谢恪接任之外,还指派了八个人辅佐谢恪管理北府军,其中一半是谢氏子弟。”

“这件事有猫腻!”沈临之皱眉:“不像是谢意申的临终安排,倒像是朝廷和谢家达成某种瓜分北府军的协议,谢恪不过是两方势力选中的傀儡,一旦没用,就会被卸磨杀驴的那种傀儡。”

“没多久,谢恪就死了吧!”

“对,不到三年。”王沄轻叹一声:“熙元二十七年秋谢意申亡故,两年后的四月,谢恪被新帝加封并召回京城建康,半路遇害,而后,北府军陷入争权之乱。”

“一乱就是三年,三年后谢家人胜出,北府军的统帅依旧姓谢,但不到半年,胡人大举来犯,因内乱而实力大减的北府军连连战败,最后丢了雁门关,胡人长驱直入,中原彻底沦陷。”

“和您一样,我也觉得前世谢意申的临终托孤有问题,我甚至还猜测谢意申的死不是明面上的病故,而是被谋害。”

沈临之一怔:“你是怀疑谢意申身边也有个类似王宁之的人?”

王沄轻笑:“老师,您离开宁州没两天,大伯祖母便到了,她与我提及一人,谢意申的庶弟谢意舟……此人,老师有所了解否?”

沈临之点头:“谢晏之子,除谢意申外只有他在谢晏亡故,谢意林成为谢氏族长之后依旧过得很滋润。”

“此人颇有才名,有闲云野鹤之名,经常满天下的到处跑,琅琊也去过多次,我暗中见过几次……”

沈临之停了下来,想了想:“闲是真的闲,但未必是没有野心抱负之人,他的游山玩水更像是以此为名四处结交,累积人脉。他时常往祁州去,与谢意申关系不错,但要说谋害谢意申,有那个心有那个胆却未必有那个本事,除非……其母是什么人?”

“其母彭氏,其外祖父曾为禁军统领,彭氏是先帝义女,被先帝赐予谢晏……这是大伯祖母与我说的。”

王沄回答:“除此之外,大伯祖母还与我说,谢意林知道王宁之的身世及其所做的一切之后,毫不迟疑的便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谢意舟并向果断出手……谢意舟确实有问题,问题还不小。”

王沄将谢灵泉与她说的,与谢意舟有关的事情大概的说了一遍,就连三十多年前,谢晏试图将三岁的谢意舟过继给谢清之事都没略过。

说完这些,又将她怀疑谢意申也中了毒之后的一系列事情说给沈临之,一直说到谢意申来宁州之前,最后道:“知道谢意申准备亲自来宁州一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

“前世的他是不是被人毒害而亡?害死他的是谢意舟?是皇室?是谢家?还是几方势力联手所为?”

“我倾向于几方势力联手,而最后掌控北府军的谢家或许不是最大的黑手,但一定不无辜。”

“前世如此,今生也一样。谢意申中毒一事谢意林之前未必清楚,但拿下谢意舟之后却是未必。他一直不曾提醒谢意申,必然不怀好意。”

“我能想到这些,谢意申怎么可能想不到,但为了北府军的安定,他却不能直接与谢意林翻脸。”

“北府军对谢家的依赖太深了。”

“这也是朝廷造成的。”

“一直以来,拥兵自重就是朝廷的一大心病,就连州郡兵都很是忌惮,一再出招想要废除,更别说如北府军这样有着赫赫威名的外军。”

“朝廷最擅长的就是克扣饷银,州郡兵的饷银多数会被克扣近一半,外军的饷银倒是不至于克扣这么多,但最后能到粮官手上的也不会超过七成。”

“八万北府军有三万骑兵……一骑的日常所需至少是寻常兵士的十二倍,寻常兵士每月粮食三石三升三斗少,骑兵连人带马需粮草四十石,一个月仅粮草需一百三十六万石左右。”

“但实际上不可能才需要这么些粮草,将领的粮饷可比寻常兵士高得多的多。”

“除了基本的粮草之外,还有其他必需的物资,譬如说盐、菜蔬、肉食、药物、衣裳鞋袜等等。”

“这么算来,被克扣的三成饷银会是个巨大的数字,而这些被克扣的想从朝廷那儿掏出来是不可能的,只能自行想办法来补上。”

“北府军的办法就是将关外才有的药材、香料、皮革、宝石等运进关内交给谢家,谢家售卖出去后买进北府军所需。”

“当然,北府军交给谢家的与谢家送至祁州的价值并不一定就相等,就算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谢家的付出,谢家至少在明面上会贴补不少进去……这便是老师您说的几十年来,谢家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缘故。”

“谢意林对谢意申是有恶意的,但不仅仅是谢意林对谢意申有恶意,谢意林代表的是谢家大多数人。如此情况,原因只有一个,谢意申至今都不曾培养出一个能够继他之后再次统领北府军的谢氏子弟。”

“当然,谢家也清楚,主要问题不在谢意申,而是谢家子弟确实不够好。谢家愿意为谢氏子弟增加砝码,被克扣、需要谢家帮忙来补上来的粮饷就是最好的砝码。”

“事关衣食,一个不好,北府军就会出现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