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 1741章 历劫开始

以尉迟野和白家的关系,完全可以请求白智宸甚至白隽为他取字,体面又荣耀。

为何非得劳动名义上的养父,实际上的亲舅舅奔波一趟,特地前来为他取字。

因为“阔骧”二字一出,他就不再是那个被人轻视的“野孩子”,而是天地间自由驰骋的骏马。

这是尉迟氏亲口承认的。

尉迟野出身上的阴霾,伴随着昨日的风云,已然烟消云散。

段晓棠对尉迟家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毫不在意,几乎要等到星辰满天,月亮高悬,才终于迎来了满身酒气的秦景与卢照。

段晓棠被浓烈的酒气逼得不由自主地退了一步,眉头微蹙,问道:“你俩这是喝了多少酒?”

秦景眼神依旧清亮,轻轻摆了摆手,笑道:“没喝多少。”

卢照脸上露出一个诡计得逞的狡黠笑容,“可能是往玄玉身上倒酒时,不小心沾上的。”

这话一出,段晓棠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往他身上倒酒?”

卢照兴奋得手舞足蹈,“这不是要不胜酒力装醉酒么,免得王镇将等人一直找他说话。”

李君璞表演喝醉,可不就得哥俩去挡酒吗?还顺势往他身上倒了一些,以此作为掩护。

段晓棠无暇顾及这些琐碎,直接切入主题,“事情办的怎么样?”

担心的是,李君璞在处理与王家亲事的问题上拿捏不好分寸,因拒亲而结怨。

秦景言简意赅地说道:“玄玉认了王家这门亲。”

先前因为冯睿达不做人,李君璞叔侄二人对王家一直保持着距离,如同对待陌生人或同僚一般。

如今李君璞说亲戚常来常往,日后多走动,那就是认了这门转折的亲家。

说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比葛寅和杜乔还近些。

王家原本想用一个女郎当做联结的纽带,但现在李君璞主动表示,冯睿达和王玉耶就是现成的桥梁。

他们怎么不算亲戚呢!

虽然这个结果并不如预期那般完美,但好歹双方的关系向前迈进了一小步。走动得多了,自然就能亲近起来。

最好的是,讨人嫌的冯睿达马上就要离开并州,不会再叽叽歪歪。

没有了这个“中间商”赚差价,双方之间的交流无疑将变得更加畅通无阻。

段晓棠暗道,李君璞本就不算热络之人,但为了不因拒绝王家亲事而得罪他们,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但段晓棠万万没想到,李君璞的历劫之旅才刚刚开始。

并州大营驻地的校场上,气氛与前段时间的散漫截然不同,重新变得肃杀而紧张。

白智宸答应给李君璞练手的三万人马,终于到位了。

松闲久了觉得身上骨头都快散架了的将官们,纷纷去凑这一场热闹。

俊江抬眼扫了一眼校场上站得稀稀拉拉、松松垮垮的队伍,嘴角不禁泛起一丝不屑:“这不就是一群农夫嘛!”

许多人身形佝偻,连强壮都称不上,更像是从田间地头被拉来凑数的。

宁岩实事求是地说道:“几个月前,他们的确是一群农夫。”

说不定等到秋收之前,确定边境再无异动,他们又要重操旧业,做回农夫。

武俊江挠挠下巴,调侃道:“别说什么九军阵了,先把一字长蛇阵练明白再说吧。”

刚才李君璞将九军阵的阵图直接铺在帅帐内的桌案上,武俊江于阵法一道不说精通,至少是入了门的,结果看得那叫一个头晕眼花,一头雾水。

不由得感觉一阵心虚,好在阵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小黑点,不会突然跳出来打骂他一顿。

武俊江偷偷观察其他人的神色,终于放下心来——原来不是他一个人看不明白。

难怪李君璞一点不藏私的将九军阵图拿出来,原来是笃定他们学不会,压根不怕人偷师。

范成明适时插进来打岔道:“可千万别在李二面前提长蛇阵。”

宁岩好奇道:“这是为何?”

他只记得在黄河岸边,看到对面敌人摆出的一字长蛇阵时,范成明等人激动得恨不得立刻跪下来给李君璞磕一个,哪里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内情。

范成明嘴巴张合几下,含糊其辞地应付道:“反正他不喜欢这个阵法就是了。”

另一头,方安平等冯家旧部看到校场上的场面,内心却隐隐有些激动。因为他们曾经就是这台绞肉机一般的灭国之阵中的一枚小卒。

如今看到这一幕,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

桑承志最近带领部下剪羊毛挣外快,生意做得飞起,此刻却不由得有些忧心忡忡。

并州大营的散兵游勇,和他们当初的成色,差得太多了。

桑承志面露忧色,“我劝过玄玉,先用豆子排兵布阵练练手,结果他却说豆子会任人摆布,人却不会。”

所以,他是故意给自己找罪受。

李君璞对于这一批兵员的素质早有预料,但万万没想到,他还是高估了他们的能力。

若非顾及形象,李君璞非得掐着人中以防气晕倒不可,这些人竟然连左右都分不清楚。

由此推算,先前诸支大军倾巢出动之后,并州除了少数精兵之外,其他地方的防线简直脆弱得如同纸糊的一般。

李君璞过往所见,要么是冯李两家的精兵,要么是并州大营的悍卒,哪怕在的大营序列靠后的代州军,他们只是装备一般,本身却是百战老卒,战力不容小觑。

突然从天上被拽入人间,其中的差距之大,让他不得不慢慢适应。

李君璞认真起来,连段晓棠等人都觉得心力交瘁。更别提这些被每天多一顿加餐“骗”来的民兵了。

他们哪里知道,这顿饭吃得有多艰难。

以前段晓棠只觉得李君璞为人有些疏离,对于他说家里人脾气大小按照年纪排列的说法,并没有真情实感的体会。

现在终于知道了,也明白为何他们为何会对子弟习武严格要求。

因为但凡弱点,真的可能被人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