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七零年代修真养娃 > 第363章 那一天,家里两个小崽子哭的好大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3章 那一天,家里两个小崽子哭的好大声。

第三百六十三章

“爸爸!快起床了!”

赵元宝噔噔噔冲进房间,将蒙头大睡的赵正东推醒。

“做什么?”

双抢完,脱谷子,晒谷子,晒干还要装袋。

陀螺似的连轴转了几天,晚上还要打坐修炼,赵正东是真不想早起。

赵元宝扒着床边翻上去,摸了摸熟睡的八爷的背壳,然后扑到自己爸爸身上,凑到他耳边,小嗓门儿嘹亮:“三叔说昨晚上下了雨,要去水田里挖泥鳅抓龙虾,还要去缺口那儿接小鱼。”

“你和三叔去不就好了,爸爸要睡觉。等你们回来,给你们炸泥鳅烧小龙虾。”赵正东捏了把儿子的包子脸,哄道。

赵元宝用力推了推他:“可是我起来晚了,三叔他们已经走了。爸爸,你快点起来嘛,快点。”

魔音似的催促在耳边荡啊荡,这觉是彻底睡不下去了。

赵正东半死不活的从床上爬起来,套上短袖,大裤衩,踩着拖鞋迷迷瞪瞪被儿子拉着往外走。

“元宝,把这个小桶拿上。”坐在灶房外边的屋檐下挑黄豆的赵晓梅将手边的小红桶递过去,又看向赵正东,“哥,桌子上的饭还没收,你要吃点不?”

蹲井边洗脸刷牙的赵正东让冰凉的冷水一激,彻底清醒,吐掉嘴里的水,拿帕子把脸上的水擦了擦,起身:“有饼子不?有就吃点。”

“有,老二老三做的。”赵晓梅笑着说,“就是有点费牙。”

赵正东原以为是她说的夸张,等到拿了个饼子咬下去,好家伙,这硬的,狗都砸的死。

吃了个硬梆梆的饼子,又喝了杯凉白开,赵正东把桌子收拾干净,又洗了碗,这才跟在早就等不及催了他好几次的赵元宝身后往外走。

因为去年干旱,今年好些人田里的水都没往外放。

插秧苗的时候用撮箕漏了些小鱼苗放进水田里,到这会儿已经可以下锅。

昨晚上下了雨,还挺大,田里灌满了水,顺着缺口往下流,村里人就喜欢拎着桶啊,撮箕之类的东西放在缺口那里接。

接到的鱼有大有小,稍微大点的就自己吃,小的就喂鸡鸭鹅,猫猫狗狗。

除此之外,还会去水少的田里找那种洞。里头要么是小龙虾,要么是泥鳅黄鳝。当然,运气差点,可能会摸出来一条蛇。

这时候娱乐少,对这类活动积极的不仅有村里的孩子,大人们也爱凑热闹。

这不,赵正东和赵元宝刚走到小路上,就能听见大人小孩儿热热闹闹的声音。

“哎呀!爸爸,你好笨啊!”

“爷爷,爷爷,快快快,那边!”

“哇啊啊啊!这个洞里有东西在动,我害怕!”

“妈,救命啊!好大一只癞蛤蟆!”

“三哥,这里有一个洞!”

赵正东走到自家田坎边蹲下,低头看着赵正南弯腰在那儿扣洞。

“怎么样,抓到些什么?”

站在对面田坎上的赵正北献宝的将小桶斜了斜给他看:“有好多小龙虾和泥鳅!”

“你二哥呢?”赵正东问。

“二哥和袁叔叔他们在水库那边接鱼。”

赵家这俩小孩儿对史耀谦和袁绍同的称呼挺乱的。

赵正北和赵正东一辈儿,一会儿喊史耀谦史哥,一会儿喊史叔,袁绍同年纪摆在那儿,雷打不动的叔叔辈。

而在赵元宝这边,他有时候喊袁绍同袁哥,有时候又喊袁叔,史耀谦则一直是叔叔辈。

赵正东纠正过几次,发现纠正不过来,便索性不管了。反正史耀谦和袁绍同也不介意。

等孩子再大点,自然就知道该怎么正确的叫人。

“哇啊啊啊!”

一声惨叫响起,一个细长的黑影被甩飞了出去。

赵正东定睛一看,发现是一条菜花蛇。

被甩出去后,飞快地游动身体,不一会儿就钻进边上的草丛里不见了。

以为是泥鳅洞,结果拉出来发现是条蛇,赵正南吓够呛,一大小伙子眼圈都吓红了。

虽然很不应该,但赵正东实在憋不住笑:“你不是不怕蛇吗?”

赵正南很委屈:“那是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啊。”

这冷不丁拽出来一条蛇,差点没给他吓死。

“哎哟,快哭了啊,丢人不?”赵正东笑着说,“行了,你快上来,我下去摸摸看。”

赵正南吸了下鼻子,从泥里拔出腿,走到田坎边坐下。

赵元宝和赵正北则一人拎着个小桶,跟小监工似的一边指哪儿有洞,一边蹲下身将赵正东摸出来扔到田坎上的泥鳅龙虾捡进桶里。

赵正东动作快,再加上赵正南本来就摸了大半块田了,没多久就走到了头。

“走,咱们去另一块田里瞧瞧。”他爬上田坎,将拖鞋扔进桶里,打着光脚走。

实施新政策后,除了两块旱地外,赵家还分到两块田,一块干田,一块水田。水田和其中一块旱地在村口,干田在大河对面,紧挨着一块界碑。那是用来区分下河村和大河村地界立的。

赵正东带着一大两小三个孩子到地方后,发现有好些大河村的人也在自家的田里摸泥鳅。

“正南还下来不?”赵正东下到田里,问边上的赵正南。

赵正南觉得被大哥看轻了:“下,当然下。我刚刚没有准备才被吓到了。现在要再摸到蛇,一准儿拿回去扒皮炖鸡汤。”

赵正东笑个不停,一边弯下腰扣着田坎边的洞,一边说:“你要真把蛇抓回去,你二姐绝对能拿扫把将你打出门。”

赵晓梅算胆子挺大的女孩子了,但就是恶心没毛的东西。

有一次赵元宝和赵正北抓了几只青蛙回去,拿盆倒扣在地上。村里小伙伴来叫他们出去玩,俩崽子疯玩一阵后就给忘到了脑后。

赵晓梅不知道,准备去灶房做饭的时候,看见路中间扣着个盆,丝毫没有防备的将盆捡了起来,直接被跳脸。

那一天,家里两个小崽子哭的好大声。

听赵正东提起这事,赵正南望了望天,想到差点被打肿屁股的俩娃,默默打消了这个念头。

别看大哥是一家之主,二姐真发起火来,大哥躲的比谁都快。压根儿指望不上。

他可不想这么大了还被二姐揍。

兄弟两个一头一尾的弯腰在田里寻摸,赵元宝和赵正北分开跟着。

偶尔还会比一比谁摸到的泥鳅龙虾更大。

“哟。”赵正东愣了下,掐住一个大头用力一扯。

一条大拇指那么大的黄鳝被他从洞里拽了出来。肥肥的身体不停扭动。

赵正东不爱吃黄鳝,小时候听人说黄鳝是死人肉喂大的。

虽然长大了知道是谣言,可心里头还是隔应的慌。

家里的孩子本来要吃的,如今被他带的也不爱吃这个了。

赵正东便准备把黄鳝给扔了。

就在他准备扔掉的时候,隔壁田里的一位大婶儿看见了,忙喊道:“赵村长,你要是要扔,不如给我吧。我儿媳妇怀着孩子,拿回去给她炖了补补。”

说话的是大河村的一位婶子,胖墩墩的,看着富态。

赵正东看着有点眼熟,但叫不上来名儿。

想着这十里八村儿沾亲带故的,便往旁边走了几步。

胖大婶儿笑呵呵地小跑过来,举起桶。

赵正东将黄鳝扔进她的桶里,多说了一句:“黄鳝有寄生虫,记得做熟。”

“晓得晓得。我炖汤呢,肯定做熟。”胖大婶儿道了谢,又颠颠儿的回去,守着自家男人儿子在田里摸泥鳅黄鳝。

两个人动作快,没多久兄弟俩就把这块田给从头到尾摸了一遍。

“行了,回家。”

赵正东在田坎边的草上蹭了蹭脚上的泥,招呼着拎着桶的两个孩子。

就两块田,一尺高的小桶都装不完,但俩小孩儿开心的走路都一蹦一跳的。

拎着各自的小桶跑在前头。

沿路还大声的和村里的大婶大叔们打招呼,给他们看小桶里的泥鳅和龙虾。

长辈们都喜欢他俩,一点儿不吝啬夸奖。把两个小崽子夸的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回到家没多久,萧鸿和史耀谦他们也回来了。

这几个人收获颇丰。

拎去的三个桶全部装的满满当当。

一路走回来,从桶里蹦了好些鱼出去,全被村里的猫给叼走了。

“好家伙,你们这是去接鱼还是打劫去了?”坐在井边处理泥鳅的赵正东都惊着了。

赵晓荷也跟着去了,满脸兴奋地说:“大哥你是不知道,水库的水哗哗的往下冲,好多鱼。陈二哥还拿网子网到一条一米多长的鱼。那鱼力气老大了,把陈二哥都给拖了下去。后来好几个人一起拉网,才把它拉上来。”

赵正东听得双眼发光:“什么鱼啊?”

“大鲶。”史耀谦拿过洗衣盆,将桶里的鱼倒进去,往里压水,然后跟洗衣服一样搓,“大的吓人。也是陈敬业运气好,水库边人多。他被拖下水就让网给缠住了。要他一个人在,过几天就可以自己浮上来了。”

“诶,晓梅啊,这鱼怎么做啊?”史耀谦将从井水冲洗过的鱼扔进边上的干净桶里。

“油炸吧。”给他拿干净桶过来赵晓梅坐在小马扎上,“都是些小鱼,拿红薯粉裹一裹,炸了放冰箱冻起来。以后拿来煮汤还是红烧都方便。”

“行。”

鱼太多,一大家子端着凳子围坐在井边处理。

就连赵元宝和赵正北也没出去玩,乖乖在盆里清洗收拾出来的鱼。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眼看着就要把鱼收拾完,院子外面大步跑进来一个人。

看见赵正东他们在收拾鱼,沉声说:“东子,快别弄了,这鱼不能吃。”

赵正东低头看了看手里刚刚被剖开肚子的鱼:“怎么了?”

陈爱党一脸晦气:“敬业那小子不是网了条大鱼嘛,瞅着快中午了,我妈就说做来吃了算了。结果割开鱼肚皮,往外掏内脏的时候,掏出来一根手指头。看着像小孩儿的,死了还没多久。”

赵家上上下下:“......”

赵晓梅和赵晓荷忙扔掉手里的鱼。

以前黄老娘被儿媳妇砸死后扔进大河里,大哥也从河里钓过鱼来吃。可是那已经过了好多年,黄老娘都只剩骨头了。

现在不一样,这手指头可还新鲜着。

陈爱党叹气:“扔了也浪费,拿去剁了喂鸡喂狗吧,我先走了。还得去通知其他家。”

赵正东对赵正南和萧鸿摆摆手:“你俩洗干净手也挨家挨户通知下。”

“好。”

等到兄弟两个跑出院子,赵正东看着一大堆鱼不禁有点头大。

这得剁到什么时候去?

*****

那天过后,赵家的鸡鸭鹅狗子们,见天儿的吃鱼,吃鱼吃到闻到鱼的味儿就扭头跑路的地步。

无论赵正东怎么喊都死活不回来。

看他实在推销不出去家里的鱼,老虎大黑勉为其难的解决了十几条就不肯再吃了。

它虽然被叫大猫,可又不是真的猫。它还是更喜欢吃自己进山抓的猎物。

看着剩下的两斤多鱼,赵正东想了想,去了村里猫咪们喜欢聚集晒太阳的草地。

本以为拿着鱼会备受欢迎,哪知道他刚靠近,那些猫耸了耸鼻子,喵嗷喵嗷几声就撒丫子跑了,混似身后有狗撵一样。

跟着他一起过来的八爷给他翻译:“它们说鱼又来了,快跑快跑。”

赵正东:“......”

一群不正经的猫,哪有猫嫌弃鱼的!

最后,赵正东只能将那两斤鱼埋了。

为了不让它们在这大热天变质发臭,他还用了一颗灵石。真是浪费。

拎着锄头往回走的时候,撞见了几个村里人,他们看见八爷吃了一惊。

“东子,你家这王八怎么变小了?”

赵正东一本正经的疑惑:“有吗?不一直这么大吗?”

“我总觉得变小了。以前有......好像又没咋变。”

“叔,肯定是你们记错了。”

那几个人困惑的抓抓脑袋,随后笑着摇摇头:“真是老咯,这眼神儿不好,记性也不好了。”

赵正东心里好笑。

回去的路上,他让八爷别一下子变太小,给村里人一点儿缓冲。一天一天的变小点,潜移默化的改变村里人对它的印象。

八爷嘀咕了句真麻烦,但到底还是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