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消失的净罪司名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消失的净罪司名册

空的?

朱元璋有些惊讶,走上前接过木匣仔细查看,里面空空如也,什么东西也没有。

将目光投向大龙柜,朱元璋冷着脸,吩咐道:“命人将里面的木匣全部打开,东西摆出来!”

内侍刘光领命。

朱元璋分明记得,在十几年前便将净罪司的名册存放在了这木匣之中,洪武八年武英殿建成之后,搬动大龙柜时,自己还打开来看过,确定那份名册就在这木匣之中。

这一晃八九年过去了,自己再没打开过这个木匣,如今里面竟没了那一份名册!

难不成放错了木匣?

朱元璋承认自己也有过粗心大意的时候,记性不太好的时候,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些年来,自己压根没翻看过那份名册,因为完全没必要,政务那么繁忙,还需要抽空枝繁叶茂,哪里有空暇去管消失的净罪司……

可当大龙柜里的所有木匣被打开,一本本册子铺在了武英殿的地板上之后,朱元璋的眼神变得冰冷起来。

没有!

净罪司的名册,消失了!

朱元璋盯着刘光等内侍,召来锦衣卫指挥使沈勉、指挥同知庄贡举,抬手指了指内侍:“平日里谁负责打理大龙柜,谁有机会接触大龙柜,不管在不在场,统统都给朕抓起来开,一个个审清楚了,朕要知道,消失的名册被谁拿走了!”

沈勉并不清楚什么名册不见了,刚问了一句,便被朱元璋怒斥:“谁拿走的,谁清楚,不择手段,追查出名册!”

沈勉领命,锦衣卫进入武英殿,抓走了一群内侍。

朱元璋眼神中透着冰冷的杀机。

诡异消失的名单,江浦的悬案,似乎都在证明着一点,那就是顾正臣是对的,有人在网罗净罪司的老人,并为其效力!而这个人,很可能可以自由出入武英殿,或是说,他的手,可以伸入到武英殿之内!

这个范围,那可就有些大了。

内侍可以进出武英殿,皇后身边的一些宫女也可以进出,有时候命官员在武英殿等候时,那官员也可以先来武英殿站着,还有内阁整理文书的官员,他们需要进行文书分类,呈送,分派,也会来这里。

一些行人司的行人,需要领取旨意时,也会到武英殿来,包括皇子、皇女,那也是可以来武英殿的……

当然,绝大部分时候,其他人来武英殿的时候,朱元璋也在武英殿,甚至很多时候,是朱元璋在武英殿召见官员前来议事。

这个大龙柜,摆在了偏殿。

偏殿,官员通常是不会走进去的,毕竟都在眼皮子底下。

那会是谁进入了偏殿,拿走了名册?

锦衣卫的审讯结果很快出来,内侍打死了三个,依旧没人说出名册的下落,甚至都没人知道木匣里面有名册这回事,特别关照了下可以进入偏殿的人,那也没查出来任何线索。

朱元璋没想到就在自己的身边,出现了如此大的纰漏,而所有人竟是一无所知!

那么多眼睛,如此皇宫重地,竟还出现了贼?

这若是有人心怀不轨,往里面塞点易燃易爆物,那自己的命还在吗?

当然,这也只是假设,毕竟随着火器威力的提升,相应的宫禁检查自然也增加了一些布置,比如宫禁检查布置了吸铁石,不允许任何人携带铁器入宫。

无论是火铳,还是火药弹,这些玩意可都离不开铁,就这一项检查,便足以将火器排除在宫门外。

可问题是,名册不见了!

朱元璋虽然记得净罪司部分人的名字,可无论如何也记不住净罪司所有人的名字,毕竟整个净罪司有二百人之多,谁没事会记那些名字,虽说有些名字好记,像是什么张三老四的,关键是,这名字太大众化了,不知道他们的籍贯,你也找不到人啊,籍贯才是名册里最重要的东西……

沉思良久,朱元璋召来庄贡举:“你亲自去一趟定远,对李善长说,朕要一份开国前某个司二百人的名册,若他说没有名册,那就让他写一份出来,越快越好!”

庄贡举领命离开。

朱元璋凝眸沉思。

这份名册是哪一年丢失的,被谁拿走的,又利用到了哪一步,这些都一无所知。

若是时间很长的话,那足够暗中的人运作形成一股力量,甚至是改头换面,消除诸多痕迹,即便是找到名册之后,怕也是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看来,在江浦,不,是在金陵这里,依旧隐藏着一双眼,在看着自己!

“敢将手伸到朕这里来,倒是好胆子!”

朱元璋虽然“我在明,敌在暗”的处境,可也不至于因此生出畏怕,腥风血雨中成长的帝王,自然不在乎这点魑魅魍魉的手段,安排好这事之后,便开始处理奏折。

东宫。

曾经的小马驹已经成了高头大马,见朱雄英走了过来,脑袋便伸了过去,不断在朱雄英胸前蹭,朱雄英抚摸着马头,笑道:“斩虏,今日父亲考校我骑射,你可要配合好了。”

名为斩虏的马匹甩动尾巴,发出嘶鸣,如同在回应。

朱雄英侧头看了一眼亭子处的父亲与母亲等人,拉过缰绳,踩着马镫轻松上马,催马围着校场跑了起来,摘下弓,拔出两支箭,一支箭咬在口中,另一支箭搭在弓弦之上,随着战马开始转弯,朱雄英的身体向外倾斜,在远处已看不到了朱雄英的身影。

这就是马背藏人的本事。

常氏有些担忧,紧张地看着。

朱标嘴角带着轻松的笑意,平静地说:“放心吧,这孩子骑马不是一年两年了,这点本事若是没有,那这些年的辛劳也就白费了。”

常氏暼了一眼朱标,依旧忍不住担忧:“骑马终究太过危险,他是皇长孙,没必要如此辛劳,更没必要以身犯险。”

朱标反驳了常氏:“拥有强壮的体魄,这是最基础的事了,若没个好体魄,日后哪能扛得住政务如山?郑国公上午来找你说话了,谈了什么?”

常氏看着朱雄英出现在马背之上,一箭射出,箭中靶心,欢喜地称赞一番,然后对朱标说:“还能什么,说因为镇国公煎迫,一些官员不堪其扰,叛了国,逃到了北元,人虽被魏国公抓了回来,可镇国公手段残暴,也该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