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臣不告诉自己,选择瞒下来,用意应该就在这里,他希望一个真相,给死去的人一个交代。
当然,这只是顾正臣的用意之一。
还有另外一个用意——
朱元璋看向萧成,询问道:“顾正臣认为,解散多年的净罪司人手被人网罗了起来,在暗中做事。难道他就没想过,是朕的安排吗?”
萧成恭敬地回道:“镇国公认为,绝不可能是陛下安排。”
“为何?”
朱元璋追问。
净罪司是自己的,解散了,那也应该是自己的,猜想幕后之人,第一个想的应该是自己才是。
萧成没有犹豫,回想着顾正臣的分析,言道:“镇国公说,净罪司也好,检校也好,锦衣卫也好,皆是工具。就如造船,当所有木头按工尺锯好之后,便不再需要锯,当木板都刨平滑之后,便不再需要使用刨子。”
“现在陛下需要的是锦衣卫这个锤子,将船上的所有或明或暗的钉子都给砸实了,根本不会捡起来拿锯或刨子。所以,净罪司解散了,便不可能再设置。”
方美暼了一眼萧成。
你他娘的还真是够大胆的,竟然说锦衣卫是锤子,这也就是沈勉、庄贡举都不在,万一这话传到他们耳朵里,以后锤子锦衣卫很可能会找你麻烦。不过镇国公这话说的确实有那么几分意思,看这情况,待所有钉子都敲好了,锦衣卫这玩意也可能被丢到垃圾堆里啊……
萧成没看到方美的眼神,继续说道:“陛下准许镇国公前往江浦调查悬案,显然陛下并不知内情,镇国公据此认为,这些人很可能在多年之前是净罪司身份,可在解散之后,在某一年之中,为某人收拢,为其所用。”
“罗根夫妇的死,江浦前知县的死,便是出自这个人之手。所以,镇国公想要找到一份净罪司名单,据名单找到这些人,并找到幕后真凶。只是在这个调查过程中,驼子与罗根夫妇,被同一种手法杀害。”
朱元璋听过之后,坐了下来,拿起几本文书仔细翻看,这上面记录了案件的调查过程,包括顾正臣的一些推测与调查方向的安排。
良久之后,朱元璋将文书合了起来,思忖一番后看向还跪着的萧成、方美,开口道:“该跪着的是顾正臣,不是你们,起来回话吧。”
萧成、方美这些谢恩起身。
朱元璋面色变得凝重起来:“第一件事,净罪司被解散多年,那批人虽然各有手段,但毕竟为朕效力颇多,在他们离开之前,朕给了他们一笔赏赐,让他们各自安顿下来,十多年来,确实没调用过这些人。”
“也就是说,江浦的案子,那些人动了手,朕一不知情,二没有下达过命令。所以,这案子还是要查,看看他们到底是出于个人仇恨动的手,还是被人网罗旗下,效力做事,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件事,顾正臣秘而不报,虽然有他的考虑与道理,可净罪司事关皇室,他却暗中行事,不敢直接问朕,可见其心不正。派人去一趟山西,告诉他,待移民结束之后,回京领杖刑二十。”
萧成、方美对视了一眼。
看来顾正臣这一顿板子,还是需要挨啊。只是移民之后需要多久,至少也一年了吧,皇帝那时候还记不记得此事。
可话说回来,看你老朱的脾气,若顾正臣当真跑回金陵问了话,估计就不只是一年之后的二十板子,而是立刻、马上的几十板子吧……
朱元璋重重点了下头。
没错。
敢问,要挨打。
这事触及不该触及的事了。
不问,那也要挨打。
总之,碰上了就得揍一顿,想想我那宝贝闺女宁国,这段时间为了蒸汽机都愁坏了,这玩意技术难关至今没攻破,人都变瘦了许多……
“第三件事!”
朱元璋目光冰寒:“驼子是有功之人,他死了,这事不能不彻查!顾正臣不在金陵也不在江浦,多少有些鞭长莫及,必须选一二可用之人协助调查。给顾正臣快送文书,让他推举可用、能用之人,这人,最好是出自格物学院,身世清白。”
方美想了想,回道:“陛下,臣以为锦衣卫中缺乏善侦破人才,若能有一二人才加入,定能如虎添翼。”
朱元璋直接拒绝了方美:“只是协助你们办事,那可都是国之栋梁,还是不要放到锦衣卫的好。”
锤子嘛,不能太聪明了。
心思若是多起来,那锤子还是锤子吗?
万一砸了自己的脚,那岂不是不美?
办事执行的人,不需要太过聪明。
萧成进言:“陛下,驼子的本事并不弱,却在生前被人重伤。臣希望锦衣卫中可以派一些高手进至江浦参与调查,以免徒增伤亡。”
朱元璋答应了下来:“告诉沈勉,让蒋瓛、胡僧带二十人,听方美命潜伏江浦,继续调查江浦悬案,尽早找到杀害驼子的真凶。”
“那陆岚一家人该如何处置?”
方美询问。
朱元璋看过文书,知道陆岚的身份,略一沉思:“对方终究是平民商户,那就暂时交江浦县衙审问吧。告诉其知县,若是江浦监房出了意外,那就是他的失职,朕决不轻饶!”
方美多少有些失望,若是将人抓至锦衣卫镇抚司,那想怎么问怎么问,送去县衙,那就不太好明目张胆地动私刑了。
朱元璋安吩咐了一番事宜之后,安排道:“重恤驼子,尽早将消息告知顾正臣,看看他能否破解驼子留下的消息。至于净罪司的名单,朕会安排人去找,拿到之后,你们抄录一份交给顾正臣。”
方美、萧成领命告退。
朱元璋再次拿起方美送来的文书,扫了几眼后,叹了口气:“到底是个人仇怨,还是别有用心?这事不查清楚,朕心不安啊。”
找出一把钥匙。
朱元璋走入偏殿,至大龙柜旁,打开柜门,伸手取出底部的木匣,刚要插进钥匙,朱元璋眉头一皱,拉了拉锁扣,却发现已然脱落下来,侧身站至一旁,朱元璋退至远处,安排内侍将木匣打开。
内侍刘光缓缓打开木匣,低头看去,神情错愕,茫然地看向躲在远处的朱元璋,捧着木匣便走了过去,不安地言道:“陛下,里面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