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十年之前的故人:凌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十年之前的故人:凌言

知府、知州、知县在离开阳曲之后,顾正臣并没有立即动身,而是留在布政使司与费震、赵新等人商议移民细则,推敲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各府州县人口数量,初步拟定移民方略。

这一日午时,顾正臣坐在书房,翻阅着太原府各县人口书册,将其中的数字提出来,制为表格,正填着数字,林白帆从门外走了过来,低声道:“老爷,孙十八回来了。”

顾正臣手中的毛笔微微抬起,侧头看向林白帆:“人找到了吗?”

林白帆点了下头:“带来了,已经安置在了租下来的院子里。”

顾正臣没了处理表格的心思,将毛笔放下,起身道:“走吧。”

布政使司西三条巷,一处安静小院的门被推开了,东宫的禁卫随后将门关了起来。

林白帆指了指东面的房屋:“二王在背书,这几日并没怎么出门,老爷要找的人在西面这屋,那,孙十八在那守着呢。”

孙十八见顾正臣来了,疾步上前:“老爷。”

顾正臣打量着孙十八,见他脸上多了两道伤疤,皱了下眉头:“途中遇到麻烦了?”

孙十八憨厚一笑:“没有,赶路太急,摔了下而已。不碍事,老爷,人我给带回来了,他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巡检、典史,而是一个寻常百姓。听闻老爷寻他问些消息,带了信件便跟了过来……”

顾正臣听完孙十八的讲述之后,对林白帆笑道:“别看他本事不如你,可跟了我十年,办事从来出过差错,给他打些好酒,好好休息几日。”

孙十八看着要离开的林白帆喊道:“我要喝汾清。”

林白帆抬起手:“满足你。”

汾清,那就是汾酒,被记在史书里的,堪称最早的国酒,北齐武成帝高湛就曾写过诗词“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

不过这个时候的汾清还不算纯正的白酒,不够烈。

既然孙十八想要喝,那就随他去,这东西也就在山西还行,到了金陵,喝多了烧刀子酒的人可喝不惯。

推门。

顾正臣迈步走了进去,凌言不安地站着,看着眼前的顾正臣,跪了下来:“草民凌言,见过镇国公!”

是他!

是在台庄运河上偶遇的那个年轻人。

十年之前,他赴京上任句容知县!

十年之后,他已位列国公,名震天下!

而自己——

十年之前,运河之上小巡检。

十年之后,破草屋里的老百姓。

这变化,这际遇,天壤之别。

只是凌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过去了这么久,自己这个小人物,竟还能见到顾正臣。

顾正臣看着动作并不太自然的凌言,目光扫向他的左袖子,底部空荡荡地垂着,凝眸问道:“听闻当年马贼的功劳让你成为了典史,又是什么原因,丢了一只手?”

凌言伸出右手去抓了抓左侧的袖子,悲戚地说:“染上了赌,输光了所有,连典史也没保住,还丢了一条手。不过还好,自那之后老实多了,也没了多少烦心事。”

话说得轻松,可悲伤不浅。

顾正臣对凌言的过去并不在意,这个家伙本性就有些贪婪,丢一只手总好过丢一条命,拉过一旁的椅子坐了下来:“起来说话吧,你我也算是故人,不必如此拘谨。”

凌言颇显紧张,并没起身:“草民还是跪着舒服些。”

顾正臣摇了摇头,对孙十八使个了眼色。

孙十八上前将凌言搀了起来:“老爷虽然是国公了,可性子没变,总还是随和。”

凌言拘谨地站着,一只手捏着衣角,手心冒出了冷汗。

顾正臣平静地看着凌言:“这次辛苦你千里迢迢跑一趟,并没用多少时日,看你也有不少疲态,想来也没少受罪。不过你放心,这次找你来,只是想打探一些往事,不会加害于你。”

凌言听到这话,总算是定了心:“孙护卫说起过,公爷是想询问我堂哥凌说的一些事。”

顾正臣让孙十八去准备些茶水,捏了捏右手臂,轻声道:“十年之前,骆马湖打了响马之后,你曾说起过,若是我在京师遇到困难,大可去找你堂兄凌说,还说他是一名监察御史。”

“可我进入金陵之后听闻,凌说因一些事,在洪武三年时就被处斩。而你我相遇,是在洪武六年,这期间隔着三年,三年时间,足够你收到金陵的消息了吧,为何你言之凿凿,说他在金陵,还是御史,好像他安然无恙?”

凌言抬起手擦了擦鼻尖,看向顾正臣:“洪武六年时,我确实对镇国公说起过堂兄凌说。虽说外界传闻堂兄被斩杀,可因为我时不时收到堂兄的信件,落款时日从洪武四年至洪武十年不等,所以并不信外界传闻。”

“洪武十年?”

顾正臣眉头微动,盯着凌说:“你是说,六年前还曾收到过凌说的信?”

凌言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顾正臣伸出手:“信呢?”

凌言摇了摇头:“烧了。”

“烧了?”

顾正臣站起身来。

他娘的,自己千辛万苦地追查线索,好不容易有点苗头了,你又给烧没了?

凌言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压力,赶忙跪了下来:“但我还记得内容,应该没忘光。”

顾正臣郁闷地坐了下来,冷着脸问:“从洪武三年开始算起,你一共收到凌说多少封信件?”

凌言有些惶恐,抬着手算着:“一开始是一年三封,到了洪武六年时,转为了一年两封,洪武九年时好像来了一封,洪武十年年底送来了最后一封信,应该是十六七封信。”

顾正臣平缓了下情绪:“最后一封信是什么内容?”

凌言回道:“诀别信,堂兄说回不来了,让我将收到的信全部烧毁,拜托我送他母亲最后一程。只不过——”

顾正臣知道凌说没有后代,只有一个母亲在世,而凌言便是唯一一个可以照顾他母亲的亲人,这也是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关系密切的原因,只不过凌言的母亲因为一些疾病双眼如盲,加上不识字,凌说许多安排,都交代给了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