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主动交代尚有活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主动交代尚有活路

叉杆撑着窗,秋风卷了进来,掀动了纸张,却没有惊动玻璃罩里面的油灯。

顾正臣奋笔疾书,从宏观大局到微观个体,列出了必须移民的九条理由,放下毛笔仔细看过之后,侧身交给等待的费震、赵新:“你们看看,可还有要补充的?”

费震上前接过,与赵新一起看去。

“其一,大明江山一盘棋,当统筹以夯实盛世之基……”

“其二,人与田的矛盾尖锐,山西矛盾为人多田少,山东、河南、北平矛盾为人少地多……”

“……”

“其九,佃户转自耕农,是减民困、民贫之策……”

每一条之下,都列出了明确的介绍与说明。

费震看过之后,捏着纸张道:“有了这九条,相信底下的官员也不会太过反对移民之事。”

顾正臣有些疲惫地起身,活动了下肩膀:“统一思想与认识是第一步,但真正的难点,是移民工作。这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方法能够减少百姓对移民的抗拒,减轻大规模移民造成的恐慌。”

“征兵五万,携家带口迁出山西,这只是其中一个对策。五万兵与家眷,差不多有二十五万人,这已经是北平、山东、河南征兵养兵的极限了,再多,就要养不起了。”

“可百万移民,这二十五万人可以平静地离开山西,那剩下的七十五万人呢?这消息一旦传出去,整个山西怕是要人心大乱。所以啊,百万移民的事只局限于布政使、魏国公等人知晓,知府、知州、知县,就没必要告诉他们了。”

费震、赵新紧锁眉头。

这就意味着,执行百万移民,但不直接对外宣传百万移民,也不告诉山西百姓、地方衙门,到底要移民多少,他们能知道的,只是当地移民的具体数字,而不是整个山西的移民数字。

这样一来,确实有助于减缓民间不安,只是这次移民规模很大,一旦落到地方上,那就是两三成百姓迁出去,这么大的强度,百姓一样是不安,一样是抗拒的。

只不过不安的程度,达不到百万移民之下的绝望。

顾正臣面容严肃:“我知道,百姓会痛苦,但没办法,我若不做这件事,朝廷还会派其他人来做这件事。移民是不可改的大势,我在这里,还会将百姓当人看,若是换个人来,百姓是囚是牲畜,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再难,布政使司也必须先挺住了。你们记住了,我只在这里讨论五日,五日之后,若还有人思想转不过来,不管他是知府还是知县,都必须走人!移民大业,若是掌印官的认识都不到位,那谈什么移民?”

费震了然,晃了下手中的纸张:“我这就传下去,让他们看清楚,认清楚。”

顾正臣应声,挥了挥手,让两人离开。

移民工程太过浩大,统一官员的认知只是第一步,也仅仅只是一步而已,接下来还有几万步要走。

一日复一日的讨论,最终所有官员达成了共识。

顾正臣拿出一份移民集议文书,对众官员道:“移民困难,但也必须进行下去,我希望在明年开春之后,你们领到移民文书之后,第一眼不是去怀疑文书的内容,而是集中所有精力,推动移民事宜!”

“具体的移民要领、细纲,按照什么方式抽取百姓移民,造册百姓在何处集结,如何出晋,前往何处,这些事会在明年开春敲定。换言之,一月份,辛劳诸位再来一次阳曲。”

“接下来的两个月,重点整顿吏治,清查积案。你们也都知道,顾某在官场上的名声并不太好,顶着个人屠的称号,若不做点什么事,总归是名不副实。所以诸位,若是收税贿赂了,勾结大户冤枉百姓了,以权谋私了——”

“但有不法事,你们最好是在两个月之内具写文书至布政使司,将贪赃的交工,将冤情昭雪,将私心泯灭,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尚有活路。若是两个月之内不主动交代,不悔过,不改正,那济源之事,也不是不能在山西出现!”

郑彦康、叶林为、许好问等人听得直发冷。

顾正臣这是亮刀子啊,明晃晃的!

别的官员杀官、大户,那基本上自己的前途也就没了,毕竟在大明能光明正大杀人的,只有皇帝,可偏偏,顾正臣几次杀官,至今安然无恙!

他的威胁,不只是威胁,是真敢杀啊。

顾正臣站起身,用惊堂木拍了下桌子:“这次我至山西,带了一些人,接下来这些人会分散到各地走访民情,当然,我也会离开阳曲,去其他府州县走一走。诸位最好是用心做事,一心为民,莫因贪欲而丢了性命。就这样了,都散了吧。”

众官员行礼,各自离开布政使司。

顾正臣看向留下来的吴一川、郑彦康、叶林为:“平阳府、大同府、太原府接下来的日子也不好过,但还是那句话,大局当前,唯有负重而行!”

吴一川看着疲惫的顾正臣,这几日里,他不仅要听官员争论,还需要整理材料,总结提炼成简明扼要的文书。

看那一双眼略带血丝,眼袋也凸显了出来,就知道没少熬夜。

吴一川没有说其他,只是拱了拱手:“镇国公,莫要太过操劳。”

顾正臣心头有些暖意,呵呵笑道:“我也想清闲啊,可难啊,等吧,等到移民的百姓安了家,垦了荒,心安下来时,我也能清闲下来了。”

吴一川暗暗叹息,这可需要很长时间。

顾正臣看向叶林为:“叶知府,林唐臣虽然是太原通判,但他的能力可不弱,这次他来到太原,为的就是能帮你一臂之力。”

叶林为自然知道林唐臣与顾正臣的关系,回道:“镇国公放心,他就是太原府主抓移民的干臣。”

顾正臣微微点头,看向大同知府郑彦康,问道:“魏国公那里,可还安好?”

郑彦康想起什么,面带几分不甘:“魏国公有土豆吃,自然好得很。只是镇国公,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山西种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