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 > 第104章 失魂落魄曹孟德,孤注一掷韩文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章 失魂落魄曹孟德,孤注一掷韩文约!

听闻阳平关陷落的消息,成都的刘璋心急如焚,而长安的曹操更是心如死灰。他捧着军报,坐在司徒府的大厅中,双目无神,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争霸,已经与他无缘了。

曹操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过去的种种谋划与期待。自从杨修献策之后,虽然曹操表面上训斥了杨修,将其斥退,但内心深处却如钻入了无数蚂蚁,心痒难耐。他一直在苦苦压制着内心的冲动,默默盘算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杨修的计策虽然大胆,但却极具诱惑力——若能成功,不仅袁绍的势力将土崩瓦解,自己更可一举夺得天下。

眼见袁绍追击张任进入褒斜道,驻军阳平关前一个月未有寸进,曹操便决定开始行动。他秘密派人摸清了袁绍军从兖州入褒斜道的运粮路线,同时暗中集结兵马,只待一声令下,便可狙击袁绍的运粮军。他还计划扼守眉县,毁坏褒斜道北面的道路,彻底切断袁绍的回撤之路。一旦袁绍退路被毁,阳平关又无法攻破,再加上粮草供应断绝,袁绍便只有困死褒斜道这一个结局。

曹操甚至已经想好了后续的计划:利用天子诏令,昭告天下袁绍被张任击杀于阳平关前,再利用天子之名笼络袁绍麾下的将士,使其归顺自己。届时,袁绍所有的地盘、人马都将归自己所有,天下一统便只在眼前。这个计划一旦成功,曹操将成为真正的乱世枭雄,无人可挡。

然而,如今一切都破灭了。阳平关的陷落,彻底打碎了曹操的幻想。袁绍攻破阳平关,便可入驻汉中。汉中沃野千里,物产丰饶,根本不需要再从兖州运粮。曹操的计划还未实施,便已失去了意义。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充满了无奈与苦涩。

“看来,我终究做不成这乱世之枭雄。”曹操低声自语,声音中透出一丝疲惫与不甘。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袁绍一旦占据汉中,便可凭借其强大的实力逐步吞并益州,进而一统天下。而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最终或许还要将司州和天子双手奉上,成为袁绍帐下的臣子。

曹操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雄心壮志,想起了与袁绍、陶谦等人争霸天下的豪情,也想起了那些本该有机会追随自己、如今却都在袁绍麾下的谋士与将领。一切仿佛都成了过眼云烟,只剩下无尽的遗憾与失落。

“主公……”身后传来荀彧的声音,曹操回过头,看到荀彧正站在门口,神色凝重。

“文若,你来了。”曹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示意荀彧坐下。

荀彧走近几步,低声说道:“主公,阳平关虽失,但天下大势未定,我们仍有可为之处。袁绍虽强,但其内部未必稳固,我们可从长计议,未必没有翻盘之机。”

曹操摇了摇头,苦笑道:“文若,你不必安慰我。袁绍占据汉中,已是如虎添翼。我们……只怕再无机会了。”

荀彧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今日之败,未必不是明日之胜的契机。只要我们稳住阵脚,静待时机,未必不能扭转乾坤。”

曹操看着荀彧,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知道,荀彧是在安慰自己,但内心深处,却也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希望。或许,正如荀彧所说,天下大势未定,自己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

“罢了,罢了。”曹操长叹一声,重新坐回椅子上,“文若,传令下去,全军休整,加强防御。我们……且看袁绍下一步如何行动吧。”

荀彧点了点头,躬身退下。曹操独自坐在大厅中,望着手中的军报,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便不会放弃。乱世之中,胜负未定,谁能笑到最后,还未可知。

潼关之内,韩遂站在城楼上,远眺着关外连绵的敌军营地,眉头紧锁,心中焦虑万分。潼关一失,西凉之地将无险可守,自己的基业也将毁于一旦。他深知,单凭自己手中的兵力,难以抵挡袁绍的猛攻,必须另寻他法。

“来人!”韩遂沉声喝道,随即召来张横等心腹将领,低声吩咐道:“速派得力之人,携带厚礼,一路向北,前往羌族、氐族以及鲜卑部落,寻求他们的帮助。告诉他们,若能助我守住潼关,金银财宝、粮草马匹,甚至土地人口,皆可随意取用!”

几名将领领命而去,韩遂则继续指挥城防,加固城墙,调集兵马,准备死守潼关。他知道,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皆是好利之人,只要许以重利,他们必定会闻讯而动。

果不出韩遂所料,羌族首领迷当接到韩遂的请求后,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之色。他立刻召集部落中的勇士,率领数万羌兵,浩浩荡荡地向潼关进发。羌兵擅长山地作战,骑射精湛,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氐族首领杨千万也接见了韩遂的使者。他本就与韩遂有些交情,再加上丰厚的报酬,立刻率部南下,向潼关方向集结。氐族士兵勇猛善战,尤其擅长近身搏杀,他们的加入让韩遂的信心大增。

鲜卑方面路途遥远一时未有回信,但韩遂相信以鲜卑首领轲比能无利不起早的性格来说,定然会率军来分一碗羹。

这一消息自然通过天网密探传入了郭嘉的军帐,潼关城外的郭嘉正站在一处高坡上,远眺着雄伟的潼关,眉头紧锁,苦思破城之策。潼关地势险要,城墙高耸,易守难攻,再加上韩遂紧急布防,城上守军严阵以待,强攻显然不是上策。

郭嘉身旁的将领们纷纷献策,吕布马超主张强攻,文丑建议围城断粮,但郭嘉却摇了摇头,说道:“潼关乃天下雄关,强攻只会徒增伤亡。韩遂此人狡猾多端,如今又请来羌、氐、鲜卑等族援军,若不能速破潼关,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他沉思片刻,忽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低声说道:“韩遂虽请来援军,但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皆是贪利之人,未必真心助他。若能以利诱之,或许可使其内部分裂,不战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