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与王妃就朵颜三卫之事商讨完毕,典膳钱坤请示完宴会菜品安排细节后便退下。屋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朱权那满是愁容且沉思的面庞。王妃轻轻坐到他身旁,柔声道:“王爷,时候也不早了,早些安歇吧,明日还有诸多事务。”朱权轻轻叹了口气,紧紧握住王妃的手,声音中带着几分忧虑:“夫人,如今局势复杂啊。陛下生性多疑、手段强硬,如今对藩王管控愈发严格,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太子早逝,皇太孙初立,这朝堂局势愈发微妙。朵颜三卫的态度关乎大宁安危,还有大宁百姓的生计、学子的科举……桩桩件件,都容不得我有丝毫懈怠,每做一个决定,都得反复思量,生怕触怒龙颜,牵连王府上下。前几日燕王朱棣暗中传信,谈及朝廷对藩王的财政审查与卫队削减,我们都深感忧虑,虽未达成共识,但彼此都明白,在这多事之秋,行事更需谨慎。”想到皇太孙朱允炆,朱权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着对新储君上位后政策变动的担忧,又不得不盘算着如何在新的政治格局中为大宁谋求出路,维系藩王地位。
王妃微微颔首,眼中满是理解与支持:“王爷心系大宁,妾身明白。可也得保重自己的身子,方能更好地应对这些难题。”朱权点点头,在王妃的陪伴下起身,脚步略显沉重地回房休息。这一夜,朱权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朱元璋威严的面容和朝廷的种种政策,难以入眠。
第二日清晨,朱权早早起身,简单用过早膳后便来到书房。他刚坐下,王府总管常晏便匆匆走进来,神色间带着几分焦急:“王爷,城中有几家商铺联名上书,称商路受阻对他们的生意影响极大,许多货物积压,资金周转困难,恳请王爷想想办法。”朱权接过联名信,细细看过,眉头皱得更紧。他深知,商业关乎民生,若长期萧条,不仅影响百姓生计,也会削弱大宁的根基。
朱权沉思片刻后说道:“常总管,你去把这几家商铺的老板请来,本王要亲自与他们商议对策。另外,通知顾爻和晏昭两位先生,让他们也一同过来。”常晏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几家商铺的老板在常晏的引领下走进书房,纷纷向朱权行礼。朱权示意众人起身,温和地说道:“诸位的难处本王已经知晓,今日请大家来,就是想一同商讨解决之法。大家不必拘谨,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一位年约五十的商铺老板李福率先开口:“王爷,自从商路受阻,我们的货物运不出去,新货也进不来,这生意实在是难以为继。还望王爷能出面疏通商路,救救我们这些小本生意人。”其他老板也纷纷附和,诉说着各自的困境。
这时,顾爻和晏昭走进书房,向朱权行礼后,在一旁坐下。朱权将商人们的诉求告知二人,问道:“二位先生,对此有何高见?”顾爻轻抚胡须,思索片刻后说:“王爷,近来朝廷在西北用兵,宋晟将军奉命出征,物资征调频繁,多地商路都受到影响,短期内怕是难以恢复。加之朝廷大力整顿地方吏治,不少官员被查,官场动荡,这对政令推行也有阻碍,大宁地区的商贸审批、关卡查验等事务都受到波及。依在下之见,除了探寻新商路,还可鼓励商户与周边未受战事影响的地区开展贸易,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在城内举办物资展销会,让本地商户展示积压货物,促进本地消费。”
晏昭接着说:“顾先生所言极是。此外,可由王府牵头,组织商户成立商会,互相拆借资金,缓解资金周转难题。商会还能统一协调货物调配,避免恶性竞争。大宁地处北疆,与少数民族接壤,也可适当恢复和扩大互市贸易,互通有无,促进商业繁荣。咱们大宁的畜牧业也颇具规模,不少皮毛、肉制品品质上佳,若能拓宽销路,定能带动经济。只是如今朝廷对商业管控严格,各类商税、关卡繁多,王爷还需周旋。而且,大宁的手工制造业也有发展潜力,像本地的皮革加工、毛毡制作,工艺精湛,若能开拓市场,也能为大宁经济添砖加瓦。”
朱权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又看向商人们说:“二位先生的建议,诸位觉得如何?本王也会继续派人探寻新商路,争取早日恢复与内地的贸易往来。陛下对民生极为关注,咱们齐心协力,定能度过难关。只是行事之间,切不可有任何违规之举,以免招来灾祸。如今藩王朝觐之礼愈发严苛,分封范围也有调整之势,本王自顾不暇,仍会为大家尽力争取。”商人们听后,纷纷表示愿意一试,对朱权和两位幕僚的建议表达了感激之情。
商议完商业之事,朱权又询问起王府护卫指挥楚毅关于王府卫队抽调人手协助屯田后的情况。楚毅汇报说:“王爷,王府卫队抽调人手协助屯田后,王府的安全保卫工作并未松懈,末将已重新调整了巡逻和值守安排。只是长期抽调人手,对卫队的训练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朱权思考片刻后说:“楚将军,屯田关乎大宁的粮食供应,十分重要。咱们大宁设有多个卫所,如大宁卫、营州五卫等,分布于各处战略要地。这些卫所承担着军事防御与屯田生产的双重职责。如今参与屯田的军民众多,规模颇为可观。平时,士卒们战时为兵,闲时为农,由卫所军官统一管理。你要合理安排时间,在保障王府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空闲时间加强训练。另外,与屯田的军民保持沟通,若他们遇到困难,及时向本王汇报。如今朝廷推行卫所屯田制,咱们大宁作为边防要地,更要全力落实,为稳固边疆出一份力。此事干系重大,若有差池,咱们都难辞其咎。”楚毅领命退下。
处理完这些事务,朱权想起了大宁的水利设施维护问题。大宁地处北疆,气候干燥,水利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他叫来王府长史周怀瑾,吩咐道:“周长史,你去召集负责水利设施维护的官员,本王要了解一下目前水利设施的状况,以及在兴修水利方面遇到的困难。陛下对兴修水利一事极为重视,拨下不少款项,咱们可得用好,切不可辜负陛下的期望。每一笔开支都要记录详实,以备查验,若被陛下发现有贪污挪用之嫌,必定严惩不贷。如今吏治整顿,相关官员更应奉公守法,莫要心存侥幸。”周怀瑾应下后迅速去安排。
趁着等待的间隙,朱权翻开了一本关于北疆地理和农事的书籍,仔细研读起来,试图从中找到更适合大宁土地和气候的耕种技术。他深知,解决大宁的粮食问题,不仅要靠人力,还需借助科学的耕种方法。大宁土壤沙性重,耐旱作物的种植尤为关键,这关系到农业的兴衰,也影响着盐业、畜牧业的发展,毕竟牲畜的草料供应与农业紧密相连。
不一会儿,负责水利设施维护的官员被带到书房。为首的是大宁水利司主事赵宏,他向朱权行礼后,神色忧虑地说:“王爷,大宁现有的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虽然朝廷推行兴修水利政策,拨了专款,但因物资和人力有限,修缮和新建工作进展缓慢。而且,大宁地势复杂,部分地区引水困难,需重新规划水利布局。”
朱权认真听完汇报,说道:“此事关乎大宁百姓的生计和农业发展,不可轻视。本王会协调物资,从屯田的军民中再抽调一部分人手,协助你们开展水利设施的修缮和新建工作。你们要尽快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方案,充分考虑大宁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确保水利设施能发挥最大作用。另外,对于朝廷的拨款,务必做到账目清晰,每一笔开支都要记录在案。如今陛下大力整顿吏治、严查贪腐,咱们行事要光明磊落,若有人敢中饱私囊,定严惩不贷。”赵宏等人领命而去。
忙完这些公务,已是中午时分。朱权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正准备去膳厅用膳,王妃张氏派人来请他。朱权来到膳厅,只见王妃正抱着朱盘烒坐在桌前,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看到朱权进来,朱盘烒兴奋地挥舞着小手,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朱权走到他们身边,在朱盘烒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笑着说:“盘烒乖,今天有没有听母妃的话呀?”朱盘烒咧着嘴笑,露出几颗小小的乳牙,用稚嫩的声音回应着朱权。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温馨的午餐。用餐过程中,朱权将上午处理的事务简单地告诉了王妃。王妃听后,说道:“王爷为大宁操劳,妾身都看在眼里。不过,诸事繁杂,王爷也要注意休息,莫要累坏了身子。”朱权微笑着点头,看着眼前的妻儿,心中满是温暖,一天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不少。
午膳过后,朱权回到书房,继续处理公务。他仔细审阅着各地送来的公文,其中一份来自朝廷的公文引起了他的注意。公文里提到,朝廷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藩王的管控,除了削减王府卫队人数、严格财政审查外,藩王朝觐的时间、礼仪规范更加繁琐,分封范围也有微调趋势,要求藩王严格遵守新的典制。朱权看完后,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陛下此举,对藩王的限制愈发全面,往后行事,更得小心翼翼,稍有差池,便是大罪。
正在这时,王府幕僚顾爻和晏昭前来求见。朱权让他们进来后,将朝廷关于藩王管控的公文递给他们,问道:“二位先生,对此有何看法?”顾爻看完公文后,神色凝重地说:“王爷,朝廷此举意在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王势力。这对大宁的影响不小,我们的许多事务都需要资金支持,财政被严格审查,如今朝觐、分封又有变动,怕是诸事都难以顺利开展。”
晏昭也点头表示赞同:“王爷,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应对之策。一方面,要规范王府的财政支出,做到账目清晰,让朝廷无可挑剔;藩王朝觐的准备工作也得提前谋划,严格遵循礼仪规范,不可出错。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拓宽大宁的财政收入来源,不能仅仅依赖朝廷的拨款。陛下推行藩王就藩,本意是让藩王守土安民,如今管控加强,王爷行事更得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朝廷问责。”
朱权沉思片刻后说:“二位先生所言极是。本王会安排管家沈靖忠,将王府的财政账目重新梳理,做到清清楚楚,每一笔收支都要有据可查。至于拓宽财政收入来源,还需从长计议。大宁目前商业受阻,农业受限于土地和气候,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实属不易。不过,本王听闻大宁周边山林中有丰富的草药资源,或许可以在此方面做些文章。二位先生觉得如何?”
顾爻眼睛一亮,说道:“王爷此计甚妙。大宁的草药资源若能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一部分百姓的生计问题。只是,开发草药资源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人手,还需建立完善的收购和销售渠道。”
晏昭接着说:“我们可以请王府府医林鹤龄挑选一些懂草药的人,组成采药队伍,深入山林采集草药。同时,与城中的药铺合作,建立收购点,再想办法将草药销往内地。如此一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规范经营,遵守朝廷的律法,避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王爷,大宁的盐业也有发展潜力,只是朝廷对盐业管控严格,若能在合规范围内拓展盐业贸易,也能增加不少收入。还有手工制造业,咱们可以组织工匠交流技艺,提升产品品质,打开外地市场。”
朱权听后,点头表示认可:“就按二位先生所说的办。此事就由顾先生和晏昭先生牵头,尽快落实。另外,与药铺合作之事,要确保公平公正,不能让百姓吃亏。如今朝廷严查贪腐,咱们行事光明磊落,也不怕被人挑刺。盐业之事,还需从长计议,摸清朝廷政策底线再做打算。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也需稳步推进,切不可操之过急。”顾爻和晏昭领命而去。
处理完财政和草药开发之事,天色渐暗。朱权揉了揉太阳穴,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心中感慨万千。大宁的局势依旧严峻,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百姓的福祉和大宁的未来。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差错。
这时,王妃张氏轻轻走进书房,手中端着一杯热茶。她将茶递给朱权,温柔地说:“王爷,喝杯茶,歇歇吧。”朱权接过茶,浅抿一口,说道:“多谢夫人。今日又忙了一天,都没什么时间陪你和盘烒。”王妃微笑着说:“王爷为大宁百姓操劳,妾身和盘烒都明白。只要王爷平安,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两人正说着话,王府护卫指挥楚毅匆匆赶来,向朱权行礼后说:“王爷,有紧急军情汇报。据前线侦察兵来报,那股小股北元势力近日有调动迹象,似乎在向大宁边境靠近。”朱权闻言,神色一凛,说道:“立刻召集陈亨、刘真等将领到书房商议。另外,派人密切关注朵颜三卫的动向,他们与北元关系微妙,此次北元异动,说不定会影响到他们,咱们不得不防。如今边疆局势复杂,任何举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行事务必谨慎。”楚毅领命而去。
朱权转头对王妃说:“夫人,看来边境又要起波澜了,本王得去处理一下。”王妃微微点头,关切地说:“王爷小心行事,妾身等你回来。”
朱权来到书房,陈亨、刘真等将领已经等候在此。朱权将北元势力调动的消息告诉他们,问道:“诸位将军,对此有何看法?”陈亨上前一步,说道:“王爷,末将以为,这股北元势力虽然是小股部队,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应加强边境巡逻,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同时做好战斗准备。”
刘真也说道:“王爷,末将建议派出一支精锐骑兵,在边境附近设伏,若北元势力进犯,可给予他们迎头痛击。”朱权沉思片刻后说:“陈将军所言甚是,要加强边境巡逻和戒备。刘将军的建议也有可取之处,但设伏之事需谨慎行事,不可打草惊蛇。先摸清北元势力的真实意图和兵力部署,再做决定。朵颜三卫那边,也得派人密切留意,他们与北元关系微妙,保不准会受此次异动影响。如今边疆局势复杂,咱们行事要以大局为重,不可轻举妄动。一旦有失,不仅大宁百姓遭殃,我们也无颜面对陛下。”众将领纷纷领命。
商议完军情,已是深夜。朱权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卧房,王妃早已将朱盘烒哄睡。看到朱权回来,王妃轻声说:“王爷,忙完了?早些休息吧。”朱权走到床边,看着熟睡的儿子,轻轻抚摸着他的小脸。朱盘烒似乎感受到了父亲的触摸,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朱权心中一暖,一天的疲惫和压力瞬间消散了许多。他在床边坐下,对王妃说:“夫人,今日多亏有你在,让我无后顾之忧。”王妃温柔地看着他说:“王爷,这都是妾身应该做的。只要能帮到王爷,妾身就心满意足了。”朱权握住王妃的手,两人相视而笑,在这宁静的夜晚,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和支持。随后,朱权起身,轻手轻脚地脱衣洗漱,在王妃身边躺下,缓缓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依然在为大宁的安稳和繁荣而奔波忙碌……
近日,朱权还在筹备一场雅集,打算邀请大宁地区的文人墨客齐聚王府。他想借此机会,让大家一同编纂一本关于大宁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的书籍,既能丰富大宁的文化底蕴,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同时,他还准备在雅集上安排古琴演奏、诗词唱和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舒缓大宁百姓因局势紧张而紧绷的神经。他已经向几位颇有名望的文人发出了邀请,收到的回复都颇为积极。在大宁的民间,也有着独特的文化活动,如每年特定时节的篝火晚会,各族百姓齐聚,载歌载舞,还有传统的射箭、摔跤比赛等。这里佛教寺庙与道教道观林立,香火颇盛,佛道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与民间传统活动相互交融。寺庙的法会、道观的斋醮等活动,吸引众多百姓参与,为民间文化增添神秘色彩,也与雅集这样的上层文化活动遥相呼应。雅集上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为民间文化注入了高雅的元素;而民间文化的质朴与活力,也为雅集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儒家礼教在大宁地区也在逐步深入传播。家族中长辈的权威愈发凸显,子女对长辈的孝道被反复强调,家庭祭祀等传统礼仪活动也愈发规范。大宁的学子们对科举极为重视,当地虽地处北疆,但也设有私塾、书院,为他们提供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