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黄泉守夜人 > 第130章 别打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值盛夏,午后的酷热达到了顶峰,禅房里就像一个密不透风的蒸笼,闷热得厉害。空气仿佛被施了定身咒,沉甸甸地凝固在每一寸空间,让人呼吸都倍感艰难。

阳光毫无保留地穿透雕花窗户,那雕花本是精致的装饰,此刻却无法阻挡炽热光线的侵袭。一道道光线如利剑般射进屋内,照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耀眼的光斑,光影交错间,更让人觉得目眩神迷。光斑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好似一群躁动不安的精灵,在这燥热的环境里肆意舞蹈。

一只蝉在窗外的树枝上不知疲倦地鸣叫着,它那单薄的身躯里仿佛藏着无尽的能量,每一声“知了,知了”都扯着嗓子喊出,声音尖锐又单调。这聒噪的鸣叫在寂静的午后被无限放大,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人的耳膜,和着闷热的空气,更添了几分燥热与烦闷,让人恨不得将它一把揪下,让世界重归安宁 。

和尚继续回忆道:“到了第三天,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暗沉如墨,大片大片的乌云滚滚而来,仿若汹涌的黑色浪潮,瞬间便将黄龙寺笼罩其中。紧接着,天降大雨,豆大的雨点裹挟着磅礴的气势,从天际迅猛砸下,打在石板上溅起高高的水花,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好似密集的鼓点,在这天地间奏响了一曲震撼人心的乐章。”

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裹挟着狂风,从天际倾盆而下,砸落在黄龙寺前的石板路上,溅起层层水花,天地间一片混沌。他就那样跪在泥水里,膝盖深陷在冰冷的泥浆之中,身子却挺得笔直,宛如一棵饱经岁月沧桑的苍松,虽被风雨无情地侵袭,树干被吹得微微晃动,枝叶也在狂风中凌乱飞舞,却依旧顽强地屹立不倒。

雨水顺着他凌乱如枯草般的头发滑落,肆意流淌过他那布满尘土与疲惫的脸颊。那脸颊因多日的奔波和这几日的跪守,显得格外憔悴,干裂的嘴唇上渗着丝丝血迹。泥水顺着他的下巴流淌,和着地上的泥浆糊满了他的全身,每一寸肌肤都被这冰冷的混合物包裹,寒意不断地侵蚀着他的身体。

他的衣物早已被雨水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勾勒出他那瘦弱的身形,显得愈发单薄。那单薄的衣衫在狂风中被吹得猎猎作响,仿佛随时都会被撕裂。长时间的煎熬让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双腿因长时间的跪地,麻木得失去了知觉,仿若两根沉重的木桩,被死死地钉在了泥地里。每一次呼吸都沉重而艰难,胸膛剧烈地起伏着,粗重的喘息声被淹没在狂风暴雨之中。他的嘴里呼出的热气瞬间被冰冷的雨水冷却,只留下满心的坚持。

他的眼皮好似灌了铅,不住地打架,眼前的世界也变得模糊不清,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让他看不清周围的一切。可他还是强撑着,哪怕视线里只剩下一片混沌,哪怕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疲惫与疼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父亲,哪怕付出一切代价。这个念头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在他的胸膛里熊熊燃烧,给予他支撑下去的力量。他在心中不断地默念:“父亲,您一定要撑住,我一定能救您,一定可以。”

“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冰冷的雨水不断冲击着他的意志。他的嘴唇冻得发紫,双手紧紧地抠着地面,指甲里满是泥土,试图借此支撑住摇摇欲坠的身体。然而,身体的极限已经到来,他的意识逐渐涣散,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终于,最后一丝力气被抽干,他体力不支昏死过去,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缓缓向前倒去,重重地砸在泥水中,溅起一片浑浊的水花。”

和尚的声音渐渐哽咽,像是被岁月的尘埃所迷,喉咙像是被一团棉花哽住,发出的每一个音节都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眼眶微微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只要再轻轻眨一下眼,那泪水便会夺眶而出。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感慨,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亲眼目睹了当年那个年轻人的坚韧与执着。

“那时的方丈还不是我,那时的我,也只是个初入佛门不久的小沙弥。”和尚微微顿了顿,目光变得悠远而深邃,仿佛穿越回了那段旧时光,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他彻底淹没,令他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

“或许是被这小子的孝心所感动,那种纯粹而炽热的情感,犹如冬日里最温暖的炉火,足以融化世间最坚硬的心。当时的方丈,那位德高望重、慈悲为怀的长者,在众人都被寺规束缚,内心满是纠结与犹豫,在救与不救之间徘徊不定之时,他却眼神坚定,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决定。”和尚的声音低沉而舒缓,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那位老方丈的敬重 。

“在那个深夜里,月色如水银般倾洒在黄龙寺的每一寸土地上,整个寺庙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摇篮曲,所有人都在梦乡中安然沉睡。方丈独自一人,蹑手蹑脚地走出禅房,他的脚步极轻,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月光拉长了他的身影,在石板路上留下一道淡淡的剪影。他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耳朵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生怕遇上巡逻的僧人。”

“终于,他来到了那年轻人身边。只见年轻人昏迷不醒地躺在泥水中,雨水仍在不停地冲刷着他那满是伤痕与疲惫的身躯。方丈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怜惜,他轻轻蹲下身子,双手穿过年轻人的腋下,缓缓将他扶起,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随后,他又缓缓弯下腰,将病重的张仲稳稳地背在背上。尽管张仲的体重让方丈的身体微微下沉,但他的脚步却依旧沉稳。”

“方丈一步一步,缓缓走向寺庙最隐蔽的偏房。那偏房位于寺庙的最角落,四周被茂密的竹林环绕。竹林在月光下影影绰绰,竹叶相互摩挲,发出细微的声响。平日里,这里鲜有人至,显得格外幽静,此刻却成了这对父子的庇护所。方丈来到偏房门口,轻轻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门轴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将父子俩安置在床上,又仔细地为他们盖好被子,才悄然离开,留下这温暖的一隅 。”

“安置好他们后,方丈便立刻施展高深的法力。只见他双手快速结印,十指灵动翻飞,仿佛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每一个手印的变化,都蕴含着无尽的奥秘。随着手印的完成,方丈周身散发着柔和而神秘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治愈,将整个偏房都照亮。光芒轻轻笼罩在张仲身上,缓缓渗透进他的身体,试图驱散他体内的病痛。”

那几晚,整个黄龙寺被浓稠的夜色包裹,万籁俱寂,唯有方丈房间的灯火一直亮到天明。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纸,在静谧的寺庙里晕染出一圈温暖的光晕,这光晕在黑暗中格外醒目,宛如黑夜里的一座灯塔,散发着希望与温暖。

寺里的其他僧人或许都沉浸在梦乡之中,并未察觉这深夜的秘密。可我,那时还是个初入佛门不久的小沙弥,却因为夜间的一次偶然醒来,透过窗户,看到了那始终未灭的灯光。那灯光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撩拨着我的好奇心。于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披上僧袍,小心翼翼地穿过幽暗的长廊,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每走一步,脚下的石板路都透着丝丝凉意,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

我悄悄靠近方丈的房间,躲在角落里,屏气敛息,目睹了这一切。方丈坐在床边,不眠不休,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张仲,仿佛那是世间最重要的东西,不放过张仲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哪怕是眉头的轻轻颤动、呼吸的微微起伏,都被他敏锐地捕捉到。

每一次方丈发力施展法力,他的额头都会布满细密的汗珠,那些汗珠如清晨的露珠,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光芒。汗水顺着他那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滴答”一声滴在地面上,仿佛在寂静的夜里奏响了一曲无声的乐章。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眼袋明显下垂,黑眼圈浓重得好似被墨汁染过,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精力。然而,他的眼神却始终坚定,那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一种对孝心的回应,只为了不辜负那年轻人的一片赤诚孝心。

每一次张仲的病情稍有好转,方丈那紧绷的面容便会瞬间松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温暖而灿烂,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嘴里还会喃喃自语:“好,好,终于有起色了。”而当病情反复时,方丈又会立刻紧锁眉头,眉心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担忧。他会再次全神贯注地投入治疗,双手快速结印,嘴里念念有词,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间万物都与他无关,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张仲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

路人听到此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正义感,那股情绪就像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在他的胸腔里横冲直撞,令他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他的胸膛剧烈起伏,急促而粗重的呼吸喷薄而出,鼻翼也随着呼吸大幅度地翕动,仿佛一头愤怒的小兽。他再也按捺不住,猛地往前跨了一大步,鞋底与地面狠狠摩擦,发出“嘎吱”一声格外刺耳的声响,在这安静的禅房里显得尤为突兀。双手在空中大幅度地挥舞着,手掌快速翻动,手指伸张又紧握,仿佛要抓住那被他认为不合理的规则,将其狠狠撕碎,来宣泄心中的不满。

他满脸涨红,脖子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忍不住插嘴道:“主持方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大善之举啊,有什么违反寺规的!?人命关天,难道寺规比人命还重要吗?”路人一脸的义愤填膺,眼睛睁得圆圆的,清澈的眼眸里满是不解与困惑,像是一汪被搅乱的清泉,倒映着他内心的挣扎与不甘。脸颊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从耳根一直蔓延到脖颈,滚烫得仿佛能点燃周围的空气。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更衬出他此刻情绪的激动。

师傅正沉浸在和尚的讲述之中,眼神专注,时不时微微点头,脑海里勾勒着当年的画面。冷不丁听到路人这一通莽撞插话,脸色瞬间一沉,就像原本晴朗的天空陡然被乌云遮蔽。原本温和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恰似一把寒光闪闪、刚出鞘的利刃,那凌厉的目光只是随意一扫,便让人感觉浑身发寒、不寒而栗。

他反应极快,上前一步,动作迅速而干脆,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一声轻响,眨眼间就站在了路人身边。身体微微侧向路人,就像一棵挺拔的大树,稳稳地立在那里,像是要用自己的身躯挡住路人可能造成的“麻烦”,不让任何可能破坏氛围的因素冒头。

师傅微微皱着眉头,那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每一道纹路里都像是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此刻更是写满了对路人行为的担忧。他紧盯着路人,嘴唇微微抿起,脸上的肌肉都紧绷着,仿佛在努力压抑着内心的焦急。

语气严厉地佯装发怒道:“小路,不得无礼!听主持方丈说完。”师傅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像是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这安静的禅房里显得格外清晰,每个字都掷地有声,在空气中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像重锤一样,让人心头猛地一震,整个禅房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