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第一公侯 > 第125章 庐江攻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陵十八寨的山越部落本就在丹阳、豫章一带颇有名气,霍思的父亲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霍思凭借两代人积累的名声,再加上正确的施政方略,在短时间内在豫章东部三县取得了极大的支持。

刘恭一时没有明白霍思问这支新军做什么,还以为霍思要削他的兵权,他拱手道:“夫人,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卑职一定将这两千人练出个模样来,不让夫人失望。”

刘恭是刘谨的同乡,擅长水战,是刘谨最初的一百亲兵之一,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大战,英勇无畏,累功升任水军一部校尉,他深知刘谨对眼前女子的宠爱,对眼前这个女子不敢有半分不敬。

虽然不明白霍思为何要减他的兵,但他还是想争取一下。

或许是感受到了刘恭的想法,霍思浅浅一笑,英武又美丽的眉梢微微一挑,道:“还有什么比真正的战场更能训练大军?”

霍思话音刚落,不止是刘恭,就是彭泽县令邓程也微微一惊。

“夫人,你这话是何意?”邓程忙问。

霍思转过身,望着彭蠡泽遮天的迷雾,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寒声道:“夫君那边来信,笮融私吞了送往庐江的军械粮草,庐江可能会陷入危境,夫君着我们即刻准备袭取柴桑县,掐断庐江与豫章的通道,以防豫章这边有势力乘着庐江势微进入庐江南部,在庐江背后成势。”

刘恭急忙接过书信,确实是刘谨的亲笔手书,他看完后又将书信给了邓程。

邓程与刘谨未见过面,但也早就听过江东小霸王的威名,此时也只是走个过场,他粗略的看了看,便说道:“一切惟夫人之命是从。”

心里却暗赞,都说刘谨这个二世祖霸道的厉害,阵杀敌军大将如探囊取物,这才赢得了江东小霸王的美名,邓程原本还以为刘谨只是匹夫之勇,却不曾想刘谨居然有这等心胸。

要知道,柴桑目前除了朝廷委任的县令之外,更大的势力是盘踞在柴桑县以南的庐山帅步勉和活动在彭蠡泽中的湖盗杨仲。步氏也好,杨氏也罢,都是柴桑大族,正因为有这两股力量的存在,柴桑才能在新任豫章太守朱皓与诸葛玄的大战中独善其身。但明眼人都知道,一旦南昌的战事有了清晰的结果,柴桑很快也要做自己的选择。

毕竟,乱世之中,没有谁能真正的做到独善其身。

没想到刘谨早就瞄准了柴桑。

柴桑的位置实在太关键了,不仅扼守豫章与庐江的水路通道,更重要的是防备荆州的重要关隘,若是柴桑在手,荆州水军便不能再肆无忌惮的顺着长江东下,支持诸葛玄?

莫非刘谨有意支持朱皓成为豫章之主?

不管怎么说,当下南昌战局尚未明朗之前,无论谁掌控了柴桑县都将在豫章掀起不小的波澜。

真是绝妙的主意啊!

他狐疑的看了一眼霍思,想从她脸上看出点异常来。只是霍思冷冰冰的眼神只是微微扫了一下,他便不自觉的如堕冰窖。

这娘们这么虎,没想到居然被刘谨降服了,那刘谨得虎成什么样。

他大着胆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虽然他同意打柴桑的策略,但怎么打还是要从长计议。

“夫人,有句话不知下官该不该说。”

霍思早就等他开口了,便说道:“邓县令请讲。”

邓程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柴桑是彭蠡泽西侧咽喉,控江带湖,扼守庐江,及荆州江夏郡的要道,兼之柴桑大族步氏又是大名鼎鼎的山越庐山帅,恐怕要取柴桑不容易啊。”

他一边抚着自己的短疵,一边将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他既然已经决定投靠刘谨及刘谨背后的扬州刺史刘繇,那他就要尽心尽力尽快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以期得到重用。

霍思点点头,然后转过身来,目光落在邓程的身上,她打量了一番邓程,慢慢的说道:“所以这一战才需要邓县令的鼎力相助啊!”

“我?”邓程不失礼貌的笑了笑,摊开手,说道:“在下何德何能,能让夫人这般说。”

霍思抿嘴笑着说道:“不是我这样说,是夫君这样说。”说罢,霍思又掏出一张纸条,纸条上用隶书写着,欲得柴桑,非邓县令所不能为也!

邓程看到刘谨的亲笔,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数百里之外刘谨竟然也知道他,不由得又是激动又是惶恐。

又谦虚的说道“岂敢岂敢。夫人和少主公谬赞了。”

霍思忽然眉毛一敛,眼神中露出一种带着杀气的坚毅来,她沉声道:“要解柴桑这把锁,钥匙便在庐山帅手里,可是我偏偏不让他如意。庐山帅人数虽多,地盘也广,但对我们却构不成威胁。对我而言,能威胁我们的只有一支力量。”

“谁?”邓程惊道。

霍思看向刘恭又看向邓程,悠悠的说。

“听说邓县令与彭蠡泽水匪头子扬仲私交不错,我欲派县令前往水寨,说服扬仲,邓县令可愿行否?”

众人一愣,尤其是邓程忙说道:“夫人,这么重要的事情,在下怕误了夫人的大事。”

霍思摇摇头,说道:“无妨,邓县令,你就不要妄自菲薄了。”

说罢也不管邓程是不是同意,便说道:“先生,扬仲就拜托你了。只要你那边能牵制住扬仲,便是大功一件。”

。。。。。。

庐江郡。

舒城。

舒城做为庐江郡的郡治,城高墙厚,陆康主政期间,更加重视城池的修建,没想到他的这一举动竟然成为现在舒城在万余精兵围攻下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孙策、袁胤率领的两万余军队在庐江纵横了一年多,顿兵舒城城下却再也难以寸进。只能采用围城战术,就这样双方在舒城城下对峙数月,却拿舒城没有任何办法。

庐江太守陆康一身戎甲,视察完城防后又带着部将陈武,儿子陆俊以及一众庐江文武官员查看剩下的粮食和兵器。

清点完粮食后,从粮仓出来。

陆俊看着粮仓里不多的存粮,有些无奈的说道:“父亲,剩下的粮食恐怕支撑一个月都难,扬州的这一批军械粮草为何还没到,莫非路上出了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