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铁之秋 > 第23章 海纳百川-再次来到启航之地(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章 海纳百川-再次来到启航之地(2)

和武城工厂的作息时间完全不同,袁梁第一次早九晚五上下班,

要下班了,柏老师喊着下班,几个人穿上外套往外走。看每个人的穿着,柏老师、张荣、赵伟继、崔永熙,几个人的穿着都是一样,都是深色的夹棉外套,半新不旧的样子,张敏穿着一件毛茸茸的外套,只有袁梁穿着西装风衣,打着领带。张敏走过来,抓一下袁梁的肩包:“蛮讲究的吗,什么牌子的包?”袁梁笑笑:“贴牌。”

业务员出身的袁梁少不了有几套行头,大箱子、小箱子、拉杆箱、手提箱、肩包、手包莫不是名牌,腰带、钱包、领带也很讲究。从多年前,经过了和任珊珊、老迈那次见面的尴尬后,袁梁就更加注意起了自己的穿着打扮。

张敏是半年前入职,崔永熙是一个月前报到,袁梁在来之前也在家里闲了好长时间,想必他们在来之前也未必有好的职业或收入,看穿着打扮也就很显一般,都是普通的上海人。

在楼下的小超市里,袁梁买了一张上海地图,看看时间还早,顺着中宁南路就往南走,走了一会,在路边的饭店,叫来一碗蛋炒饭慢慢吃着。过了一会,坐公交、转地铁,再乘公交,就来到了钱琛的家里。单程交通费是两元、四元、两元,一天下来是十六元,这样下来一个月就要三百多元。在武城,这就是车间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第二天早晨,袁梁从南京东路地铁站出来,直接步行向北,来到了苏州河边的外白渡桥。袁梁已经和柏老师说好,早晨从东向西沿苏州河逛楼盘,中午回公司,下午从公司出来,再从西向东沿苏州河找楼盘。

苏州河号称是上海的母亲河,在袁梁看来,此时的苏州河就是一条臭水沟,离得很远就能闻到河水的臭味。

鸦片战争时,上海开埠,境外客商随着列强的枪炮涌入,发现由上海乘船而上,可溯吴淞江直达苏州,便称吴淞江的上海境域段,为苏州河,世人一直沿用至今。苏州河素有“华界工厂发源大本营”、“上海民族资本的摇篮”、“远东第一金融贸易中心”之称,沿岸工业发达,中国第一家面粉厂、第一家火柴厂、第一家灯泡厂皆在苏州河河畔诞生,翠河天地所在地就是曾经的国棉厂所在地。

外白渡桥也是上海的标志,在这个桥上,许多电影、电视演绎了上海的繁华旖旎、悲欢离合、人世百态。袁梁没有想到,作为独闯上海的打工人,自己第一天工作就要从外白渡桥开始,自己一个下岗人也来闯上海滩了。

站在外白渡桥上,向东望去,苏州河和黄浦江的汇合处,黄浦江向东转弯,在早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雾气升腾。桥上,永远是川流不息的公交车、电车、自行车,摩托车,各种车子的声音响成一片,但车上的行人都是沉默不语,都在急急赶路,都是为了生计而奔波。下岗后的袁梁,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不免对生活和人生又多了层理解。

袁梁来到苏州河北岸,站在上海大厦的楼下。上海大厦是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的经典建筑,曾经的学生时代,袁梁和黄晓光还有一张以此楼为背景的合影。此时的上海大厦,褐黄色的墙体上闪着冷冰冰的光,在苏州河水臭味的熏染下,并不显得那么高大了,大门也显得老旧。

上海大厦西边不远处,正有一家楼盘在售。袁梁西装革履,肩挎皮包,一副外地有钱人的打扮,抬脚就来到了售楼处,售楼小姐迎过来热情接待。虽然自己不是买楼人,但也无需打怵,轻松自然也是正常。多年的业务生涯,业务搭讪、业务套路、业务流程,袁梁还是熟悉的。这个楼盘,已经销售差不多,只还有少量的尾房在售。袁梁也不管它,只是按照自己事先想好的内容了解即可,再拿上给的资料,半个小时就完事了。

每天四家,上午两家,下午两家,也不贪多,反正柏老师也没有限定时间,没有限定寻访的楼盘数,每天就是闲逛。

一个星期以后,三十家楼盘调查完,又过三天,苏州河沿线在售楼盘市场调查报告撰写完毕,袁梁把报告交给了柏老师。

从在一机厂出口处,往各杂志投稿,和夏爱祥每年为了五十元而编写论文,再到和华南科大的冯天辉写论文,更不要说几年的管理经验,袁梁积累了许多企业的各类型文章模式,而此次的苏州河沿线在售楼盘市场调查报告,袁梁也颇用心,力争表现出一定的水平。这篇报告,从结构上,袁梁采用的是Swot模式,这是市场调查、业务类总结最常用的模板,用这个模板,不只是严谨、规范,在少说废话的基础上,反而言之凿凿,照着模板罗列内容就可以了。袁梁多年的业务经历,对市场、客户、产品的把握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再加上不俗的文字表达能力,袁梁很有把握,在上海GYFx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这几个人里水平不会差。

下午要下班了,办公室里本来就没有几个人,张荣、赵伟继也经常出去,大多时间办公室里是安静的,柏老师把袁梁叫到会议室,手里拿着那份袁梁写的报告。

柏老师说,这份报告写得很好,又和袁梁聊着袁梁的经历。袁梁说自己干过技术员、在车间里干过,也干过业务员,做过管理工作,偶尔也写点儿东西,都是因为工作需要。

带着上海人对苏北人的固有认识,柏老师觉得袁梁来自落后的小地方,即使当过什么总经理,也肯定是很小的企业,谈不上眼界、视野,做这样文字类的东西,只是仅仅罗列数字、简介而已,也写不出花样。柏老师起初的意思,只是让袁梁做初步调查,搜集点资料而已,柏老师没有想到的是,袁梁不仅做了楼盘走访、市场调查,他对上海楼市的认知和分析、对苏州河沿线楼盘的现状与走向预测、对翠河天地的定位与建议,都知无不言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次,柏老师对袁梁刮目相看,本来以为是个关系户,就是需要照顾一下,苏北人到上海打工的太多了,就在办公室里干点杂活而已,但看到这个调查报告,说不定要重新定位了。

每星期五早晨九点半,是GYFx中层例会时间。九点整,袁梁刚到办公室,柏老师递给袁梁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小袁,你等下一起参加例会,你负责做好会议记录,并在会后整理好会议纪要。”

本来就这几个人,就没有多少事,做个会议记录还不是手到擒来,袁梁接过笔记本就参加了会议。每周的公司中层例会,参加人员为总经理丁勇毅、副总经理占林、总经理助理兼综管部经理柏贤文,工程部经理赵伟继、前期部经理张荣、财务部经理程碟英。自此,凡是公司的会议,都是袁梁做会议记录,一直到离开GYFx。

袁梁摊开会议记录本,按照柏老师的格式,做着会议记录。这是公司的重要记录,公司的许多决定、决议、制度、规定,都以此为据,据此产生,因此这个笔记本用后必须存档。

十点半,会议开完了,袁梁摊开稿纸,根据会议记录编制会议纪要。下午两点,袁梁即编制完毕,交给了柏老师。柏老师看着手写的稿件,告诉袁梁,要用电脑打字并打印出来。

袁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着打开的电脑,久久地出神。曾经,严世清、陆小满两口子送给自己一台电脑,还带着打印机,但自己从来都没有用过,只知道开机关机。许多年来,在一机厂忙忙碌碌,虽然打印室、电脑室已经有几台电脑,但自己从来没有在厂里学过、没有自己操作过,而今天要用的电脑打字、编辑的时候,袁梁傻了眼。

袁梁坐了一会,只好找到柏老师:“柏老师,我这个电脑水平还不行,这个会议纪要我还打印不出来。”柏老师反应很快:“没事,你给我吧,我让张敏打印。”袁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脸上感到火辣辣的。

下午五点,张敏把打印好的会议纪要给了柏老师,也给了袁梁一份,袁梁从张敏的脸上看到了幸灾乐祸的样子,看到了那种淡淡的嘲笑和蔑视。

下班了,袁梁沿着中宁南路往前走,路边有一间狭窄老旧的书店,里面什么书都有,既有新书,也有旧书,袁梁就买了一本初级电脑操作,一本公文写作,花了不到十元钱。

周六的早晨,袁梁还是一早起来,赶公交、转地铁,来到公司。袁梁在门口输入密码,进到办公室,房间里一个人没有,静悄悄的。袁梁打开电脑,打开电脑操作学习的书,一步一步认真学习起来。连续两天,袁梁就是这个节奏。周日下午三点,袁梁又把周五的会议纪要用woRd整理好,并打印了一份。

周一,袁梁精神抖擞,比着书本学习电脑操作基本知识。

又到周五,开完了中层例会,袁梁对照着会议记录,整理了一份手写版的会议纪要,又打开woRd慢慢整理好电子版会议纪要,四点钟就打印好,交给了柏老师。

柏老师看看,说道:“哦,你让张敏打印好了,蛮快的。你稍等,我再改改。”过了一会,柏老师把修改好的会议纪要交给了袁梁,袁梁很快改好、打印好,又交给了柏老师。

柏老师看看会议纪要,问道:“你自己打印的?没让张敏打印?”袁梁点点头。柏老师满意地看一眼袁梁,低声说了一句:“蛮快的,结棍。”

下班了,张敏凑了过来:“苏北梁,会议纪要做好了吗?要不要阿拉帮侬。”袁梁把打印好的会议纪要递给他:“谢谢,麻烦你给看看,给改一下。”张敏接过会议纪要,看了一眼就脸色变了:“不得了啊,哪能学得这么快,这是你打的?”袁梁说:“现学的,小意思,小意思。”张敏说:“不要这腔调好勿拉,伊拉晚饭请吾切。”袁梁笑笑:“走吧,我请你去五岳广场吃饭。”

袁梁、张敏两个人一起去往公司东面的五岳广场,五岳广场周边饭店很多。时间还早,两个人坐在一家白斩鸡的饭店座位上,等着吃饭。

张敏看着袁梁说:“想不到,你学得蛮快的吗,崔永熙刚来的时候,柏老师想让他学打字,他直接拒绝了。你几天就能打字、排版了,满灵的。”袁梁说:“崔永熙有车开,我能干什么,我要不断学习啊。”张敏点点头说:“你今后直接就是柏老师的助手了,柏老师是个好人。”

张敏说,柏老师高中毕业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就到了东北吉南生产建设兵团,后来在那里考上了吉南大学,又考上了吉南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以后,到安徽合肥的一所大学教书,后来离开大学到海南,认识了ZGFx的楚为林,从那以后就跟着他,GYFx项目部成立后,就担任了总经理助理。柏老师学识渊博、文笔极佳,好为人师,总想着提携年轻人,跟着他干肯定没问题,肯定会很适宜。

张敏说,程碟英是GY房地产派过来的,原来在GY房地产的一个小区物业管理部担任会计,GYFx成立后就调过来了。张敏和程碟英认识,经常去帮程碟英修电脑,程碟英就把他引荐过来,担任现金出纳。

张敏问袁梁:“你写的会议纪要和柏老师写的不一样,柏老师是作家,大学老师,写东西绝对好,但我感觉你写的东西也是满灵的,有自己的特点。”袁梁说:“我毕竟也在企业干了很多年,我可能对企业的套话了解比较多吧。”

袁梁这样说,也有他的道理。袁梁在机械类企业待了十几年,参与企业标准化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省级先进企业评选、国家级先进企业评选、产品部优和国优的评选,对企业管理知识、企业术语、行文习惯,应该说是比柏老师要熟悉,因此,写起东西来更贴近企业现实。还有一点,开会时,与会者讲的有许多是口语,袁梁善于梳理、整理,把握要点,从口语叙述中提炼发言者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并进而规范化表述,既要严格表现发言者的意思,有时还会适当拔高,尤其是一些管理术语的应用,使得会议纪要更加规范,更显档次。参加了几次会议后,袁梁就感觉到了几位领导的语言表达、文字描述的功底,尤其是袁梁在把握丁总、占总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用管理语言表现,而且恰如其分,得到了柏老师的赞赏,而袁梁也逐渐能应付得越来越从容了。

在外资企业担任项目经理的钱琛,因其工作性质并不是朝九晚五,经常要加班,经常要到很晚才醉醺醺地回家。袁梁还是和钱海川住在一起,曾经不止一次,袁梁好像听到了楼上有两口子的争吵声。在钱琛家住的时间也不短了,袁梁就准备着到公司附近去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