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铁之秋 > 第23章 海纳百川-再次来到启航之地(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章 海纳百川-再次来到启航之地(1)

晚上八点,袁梁登上了发往上海的火车,还是做业务员的老习惯,提前多花二十元,才买了座位票。苏北的老习惯,三六九往外走,今天是初九,火车上挤满了往外走的人,从人们带的行李,看车上人的脸色、谈吐,大部分和袁梁一样,都是到长三角打工的人。

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听说,从一机厂调往轴承厂的郑宝晓早就在上海附近的工厂做技术员,老婆也带过去,在工厂车间干活,岳母跟着看孩子,一家四口租了房子,在那里还不错,过年时到一机厂拜年时满脸的骄傲感,见人就问着愿不愿意跟着他去上海郊区的工厂干活。

封闭的绿皮车,在苏北平原奔驰,车厢里挤满了打工的人、过年后返程的人,浑浊的空气混合着汗味、饭菜味。

车厢里,既有郑宝晓那样,已经习惯了在铁路线上来回奔波的打工人,也有袁梁这样,第一次出去打工的人。多年的业务生涯,出过无数次的差,在外面待过几天之后,还是回家,家里等待的是妻儿,还是回到熟悉的工厂大院,而这一次出去,却与以往不同,袁梁第一次感觉到前路漫漫,前途未卜,自己的命运随着铁轨颠簸,像漂浮着一样,无法把握。

火车哐当哐当地开着,苏北平原是那样的安静,点点的星火一闪就过去了,扑面而来的是压抑的暗夜。袁梁想着,马晓荷和点点娘俩也许已经入睡了吧,不由心口又是一阵痛,为了生计,为了将来,自己就这样把孩子扔给了媳妇一人,不知道一家三口多长时间才能相聚,多长时间才能又在一起。

在武城,一机厂首开破产后,摧枯拉朽般又有许多企业被破产,夏爱祥的电器厂自然不能幸免。陆小满说,据全国的统计资料,已经有近三千万国企员工下岗,加上集体所有制企业,已经有七千万职工下岗,这七千万职工的背后就是几千万的家庭、两亿多的人。袁梁想,这是自己的劫难,这是一机厂的劫难,这是工人阶级的劫难,这也是国家的劫难。

火车行进了将近十个小时,到达上海时已过六点钟。因为业务需要,前几年又来过几次上海,对上海的繁华,上海公交车、地铁的拥挤也算熟悉了。

袁梁提前给钱琛打电话,钱琛让袁梁先住到他家里。袁梁坐上公交车,按照钱琛给的小区、楼号,单元,敲开了钱琛的家门。

开门的是蔡清清,蔡清清穿着一身居家棉服,招呼着袁梁。蔡清清说,钱琛上班去了,钱海川上学去了,她正等着袁梁过来。

钱琛的家在浦东,周边全是新开的楼盘,看家里的摆设,也是刚刚装修完,就急着搬进来了,有些家具、家电还没有买。房子是复式的,在楼的顶楼,有一百二十平方,据说,是一平方四千元买的。楼上是主卧,钱琛、蔡清清两口子住,楼下房间钱海川住,蔡清清说就让袁梁先和钱海川住在楼下。

九点,蔡清清要出去,说是到莲花超市买家里装修的东西、家具,也不是很远,可以步行去。袁梁就说,反正我也没事,陪你去看看,还能帮你拿东西。

袁梁跟着蔡清清去莲花超市,莲花超市是国外的大牌批发商,有专门卖建材的铺面,两个人就在那里转起来。

蔡清清从云南辞职后,来到上海,还没有找到工作,就在家伺候钱琛、钱海川爷俩,房子还没有完全装修好,就忙着买这买那。

袁梁看着蔡清清精挑细拣、讨价还价的样子,据说还有不少的房贷,感觉到钱琛一家刚在上海立脚,经济状况也是正紧张的时候。

袁梁给黄晓光打电话,说自己已经到了上海,住在了钱琛同学的家里。黄晓光告诉袁梁,明天早上九点,他带着袁梁去浦西的平昌路鸿润大厦,去上海GYFx房地产有限公司报到,并告诉袁梁,先乘公交车到金茂大厦附近,然后转乘地铁二号线,到静安寺站下,再坐公交车到平昌路中宁路的鸿润大厦。

晚上,钱琛早早回来了,没有在家吃饭,喊着袁梁出去了。两个人来到一个小饭馆,袁梁始终就那一杯啤酒,钱琛异常兴奋,连喝了好几瓶,一直到微带醉意,两个人才出来。钱琛要拉着袁梁去洗脚,袁梁说今天刚来,回去准备准备,明天一早去上班,两个人这才作罢,回到了钱琛的家。

回到家,钱海川在看电视,他见过袁梁,也不算生疏。钱琛在楼下卧室拉开了一张折叠床,让袁梁先在这里睡。袁梁洗漱后,早早躺下。

袁梁躺在那里,想起了曾经在家的日子,如果在厂里,那就是聊天、打牌的时间,如果在家,这个时间点正是和娘俩一起看电视的时间,女儿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在一边玩玩具,从来没有睡得这么早过。

第二天早晨,袁梁早早起来,到小区外面的摊点去买早点,买回来油条、包子,到厨房烧好了鸡蛋汤。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离开钱琛家的那一天。

吃过早饭,袁梁就出来慢慢往公交站牌走。袁梁去过无数的城市,上海早晨的公交车,还是全国最拥挤的,从在上海上学的时候袁梁就领教过了,并已经习惯。

袁梁看看公交站牌上的站点,路边站着一溜等车的人。公交车来了,袁梁顺利地挤上了车,凑近了一个座位,紧紧拉着扶手,随着车子的行驶在人肉的夹缝中晃荡着。听着公交车的播报声,袁梁下了公交车,顺着人流来到东昌路地铁站,买票、进站、上车,从东江高科开来的二号线永远是拥挤的,根本没有座位,只有顺着人流挪行。袁梁在静安寺站下地铁,出了站口再次乘公交车,到了平昌路中宁南路,路口的东南侧,就是二十多层高的鸿润大厦。看看时间,还提前了十几分钟。

九点整,袁梁的手机响了,是黄晓光打来的,随着手机铃声,袁梁看见黄晓光走了过来,袁梁和黄晓光握手。

黄晓光博士毕业以后留校任教,此时兼任ZGFx集团公司的技术顾问,ZGFx集团在上海有两个房地产项目,一个在浦东,是ZGFx集团在上海独立开发的项目,项目就叫上海Fx;一个就在浦西的平昌路上,是ZGFx集团和上海GY房地产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合资公司为上海GYFx房地产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就叫“翠河天地”。

已经过了九点,但乘坐电梯的人仍然很多,根本挤不上去。电梯下来了,在一楼停下,从里面走出人,电梯还要到地下停车场,黄晓光拉着袁梁就走进了电梯。袁梁一脸的疑惑,黄晓光说,电梯从地下升上来的时候,还是挤不上去,只有先下去再上来。袁梁不由惊叹,这就是上海,刚来就跟着黄晓光学了一招。

两人在十七楼下来电梯,黄晓光说,上海和苏北的老家完全不一样,原来他还有生吃大蒜的习惯,但在前天吃过大蒜以后,第二天见到导师,导师还问他:晓光,你又吃大蒜了?这让他很是挠头,慢慢就不吃大蒜了。在拥挤的公交车、地铁、电梯里,各种气味、人的呼吸,最好还是不要早晨吃大蒜。袁梁说,我基本不会生吃,也没有像许多苏北人一样带着大蒜出来。

拐了两个弯,进入1703室,1703室内有几个房间,黄晓光径直走进一个房间,很快从房间和一人走出。黄晓光又去另外一个房间招呼着一人出来,四人就进入了一间会议室。四人坐下,从外边又走进来一人,黄晓光招呼着,那人也进来了。袁梁分别介绍,先前那两人一个是丁总,一个是占总,后来的是柏老师。黄晓光向三位领导介绍袁梁,说袁梁在上海上过学,在家乡干过国企的总经理,现在来到了上海,希望各位领导多多关照。

袁梁看看三位领导,丁总约四十三四岁的样子,占总约比丁总大上一两岁,柏老师又比占总大上一两岁。丁总身高一米八几的样子,坐姿端正,身板挺直,颇有英武之气,一张长脸上眼睛炯炯有神。占总则是中等个,一张圆乎乎的脸上,一双圆眼转个不停,精干利索,只是稍微胖了点,显得脖子就短了些。柏老师则是四方脸,面相柔和,笑眯眯的样子给人以亲近感,一副文人雅士之相。

很快,黄晓光就走了,丁总、占总也回了办公室,柏老师是总经理助理兼综管部经理,是袁梁的直接上级,他就在会议室和袁梁聊着。柏老师说,丁总叫丁勇毅,是公司的总经理,是ZGFx委派过来的,占总叫占林,是公司的副总经理,是上海GY委派过来的,他自己也是ZGFx委派来的。

柏老师带着袁梁和公司的每个人见面,此时,公司刚刚成立不到一年,人还不多,租赁的办公室也就是有一百多平方,除了丁总、占总、财务部、会议室被单独隔开外,其他人都在中间的厅内,拥挤地摆着隔断式的写字台。

柏老师首先介绍的是前期部张荣经理,张荣高个、灰脸,说话的语速很快,对人一副热情的样子。工程部经理赵伟继,和张荣个头差不多,但明显黑了些、胖了些,更显粗壮,对人则稍冷了些,只是点头答应着。财务部经理程碟英,黄黄的一头烫发,白脸、尖下巴、红嘴唇,戴着一副眼镜,往鼻子上扒拉一下眼睛看着袁梁。张荣、赵伟继、程碟英都是上海GY派过来的,都是四十一二岁的样子。

财务部现金会计张敏,入职半年,约三十岁,中等个,圆滚滚的身材,理着寸头,硕大的脑袋也是圆滚滚的,黑色的脸膛永远浮现着一丝狡黠。

司机崔永熙,入职也就是一个月,中等个,一张瘦白的脸,走路、干事慢吞吞的样子,说话也是吞吞吐吐。

柏老师说,崔永熙来的时候公司八个人,第八个是铜像,袁梁来了,公司就九个人了,袁梁就是老九,老九不能走,袁梁和崔永熙都是综管部的。

柏老师给袁梁安排好座位,和崔永熙紧靠着,袁梁的座位旁,另外一张座位上就是打印机。

中午十二点,柏老师喊着去吃饭,顺手递给了袁梁一叠八元面额的餐券。柏老师、张荣、崔永熙、袁梁四人,一起到六楼餐厅吃饭。一会,程碟英、张敏一起下来了,赵伟继陪着占总也来了,看这一起吃饭的样子,办公室的人也是分帮结伙的。

柏老师、张荣、崔永熙、袁梁围在一起吃饭,张敏和程碟英则在另外一张桌子上。张敏和程碟英斜眼看着袁梁,嘀嘀咕咕,他们在打量着这个苏北来的人。在上海人一贯的印象中,苏北人是贫穷的,是笨拙的,是能吃苦的,是土气的,是傻兮兮的,但眼前的这个苏北人明显是另外一个样子,看他的穿着,西装笔挺、皮鞋锃亮,系着一条斜纹蓝色的领带,脸庞白净瘦削,一双眼睛也是英气逼人,妥妥的职场白领,没有一点打工人苦哈哈的样子,没有乡下人的样子。一般出来打工的,免不了的怯场,唯唯诺诺、胆战心虚、点头哈腰,进了上海就像进了大观园一样,找不到东西南北,在上海人面前更是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而这个男人却没有这种感觉,不卑不亢、大方自然,没有一点小家子气,真不知道他是什么来路,是真有水平,真有能力,还是故弄玄虚,在那里装模作样。

张敏看看自己的牛仔裤、拉粒绒外套,低声问程碟英:“各莫什么来路,不是上海GY的?”程碟英嘁一声:“上海GY的?阿拉不晓得,瞎讲八讲,一看就是外地人。”张敏说:“乡毋宁哦,西装蛮挺的,领带蛮好。”程碟英也吃不准:“ 打着领带,下只角来的?”

第一天上班,袁梁觉得,还是要注意第一印象的,穿的皮鞋、领带还是前年陆小满买的,提包是在广交会上买的,当然比从来没有离开过上海的张敏穿得好。张敏只是熟悉上海的某些地方,有着上海人天然的优越感。袁梁则去过许多城市,见多识广。没有多久,张敏就喊袁梁乡毋宁,袁梁则喊张敏是上海乡毋宁,下只角来的。

几个人吃过饭回去了,回到办公室就坐在各人的位置上,或玩手机或玩电脑,崔永熙一贯地在电脑上玩着斗地主。只要是在办公室,只要没有其它的事情,不管领导在不在,他就在电脑上玩着斗地主,也许这就是司机的特权,而斗地主是上海人最喜欢的玩法。

下午上班,柏老师给袁梁交代工作任务,从明天开始,沿苏州河进行楼盘调查。翠河天地就建在苏州河边,因此有必要摸清苏州河沿线楼盘当前的现状、销售价格、市场发展趋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