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难民得了官府的银子,三三两两组队南下,想回到家乡再 重新开始。
但也有无牵无挂的,准备继续北上去盛京城里看一看,荣飞烟便是跟着这群人一起往盛京城的方向赶路。
她远远的坠在队伍后面,话不多,瞧着也脏兮兮的,倒是没人赶她。
一群人晃晃悠悠的沿着官道走了几日,忽然察觉前面有一阵骚动。
“怎么回事,前面怎么那么多人?”
“瞧着不像赶路的,好像还有马?”
荣飞烟跟在人群后面,听着前面的人议论,心里觉得不安,便找了一棵大树躲起来,准备等前面的骚动结束了再跟上。
但还不等她有下一步计划,便听到前面一阵惨叫声,接着便有人喊到:“杀人啦!”
“是山匪!有山匪快跑啊 !”
“快往回跑!”
来时路上有官兵,就在三里地外,众人急匆匆的要往回跑。
但是双腿哪能跑得过骑马的,不一会便被追上了。
山匪杀人不眨眼,看到人便砍,有机灵的躲了起来逃过一劫,但还来不及躲的就没那么幸运,直接成为倒下亡魂了。
荣飞烟发现这群山匪人数不多,只有六七个,且身上多少都有些伤,衣服有些破旧,与他们所骑的马格格不入。
再仔细看,她便发觉这群人骑的是官马。
山匪杀了人后原地转了一圈,想看看还有没有活口,荣飞烟躲在树后不敢吱声,山匪转了一圈后发现没人,便要回去继续赶路。
但离她不远的人似乎是吓坏了,搞出了动静,山匪提着刀就去了。
山匪的同伙催他,“快些,别管这些人了,等会任家军来了咱们哥几个都得栽!”
那山匪解决了一个人,闻言甩了甩大刀便上马,“任家的那群龟儿子不好好的待在自家地界,非跑到这里来对咱们兄弟打杀!”
“还不是谢渊小儿,借了任家军来这边剿匪......奶奶滴,说的好听,还不是当官的嫌咱们银子给的少了?”
“娘 的,姓荣的没个好东西!得罪了摄政王,反倒是咱们兄弟偿命,待我胡三来日有机会,一定杀个荣家人泄愤!”
一群人骂骂咧咧的的骑马走了。
树后荣飞烟皱眉,若是这几个山匪说的没错,难不成一直盘桓在这一片的匪患是荣家人所为?
荣飞烟突然发现自己对家中的事一概不知,她从前只以为摄政王针对太后姑母,是因为他想要皇位,荣家和摄政王暗地里作对也是这个原因。
这些年家里花银子让人散播摄政王的恶名,她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她从前不觉得有什么,是因为觉得自家人做的是对的,是在替天行道,是为了大楚的安定。
但若是荣家真的这么大公无私,为何连山匪都要给荣家银子?
荣家和山匪有勾结,必是为恶。那与恶为敌的摄政王又是什么?
荣飞烟一时间脑子有点乱,一直以来,她都以为她所依仗的荣家是忠臣,她家里为大楚做了这么多,她任性一点又有何妨,毕竟从小娘就是这么教她的。
但当她所以为的都是假象时,她又搞不懂了,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回盛京了。
荣飞烟忽然想起怀中的账册,又想起一路来她所听到的消息,譬如摄政王送防治疫病的药方,摄政王沿路剿匪,摄政王下令让官府发银子给难民.....
好几次,若不是摄政王的命令,荣飞烟就已经死在了宿州。
看着眼前满地的尸体,在不久前,他们还是活生生的人......荣飞烟心里渐渐有了想法。
等到任家军追过来时,荣飞烟便直接拦住一人。
“我是荣家人,我有要事找谢渊!”
******
被拦路的士兵一开始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但荣和谢两个字他还是不陌生的。
不管真假,还是先禀报给上级。
在得到副将的确认后,便派了一小队人马秘密护送荣飞烟前往盛京城。
谢渊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看各地调查盐行的人送来的情报。
“荣飞烟?”
“是!她在路上拦了剿匪的士兵,任小将军确认过身份后,便派人将荣小姐送回了盛京,不过人没有进城,如今就在城外的庄子。”
“她倒是命大。”谢渊淡淡道。
当初要害苏晚晚不成,反被他送了出去,却没想到她居然有这个能耐回到盛京来。
谢渊缓缓起身,“既然她说有要事,本王便去看看,你让封二去竹家将此事告知苏小姐,若是她也要见荣飞烟,便将人带去。”
“是。”
谢渊到了庄子上,见到荣飞烟时已经与印象中的不同了。
他作为苏晚晚的时候,见到的荣飞烟是嚣张跋扈的,如今的荣飞烟却是隐忍冷静的。
到底是环境影响人,宿州这一番遭遇,倒是叫这位荣小姐变化颇大。
谢渊开门见山:“找本王有何要事?”
荣飞烟也不拐弯抹角,“王爷,我知道你一直想给荣家定罪,我这里有你想要的东西。”
谢渊倒是没想到荣飞烟会这么说,只淡淡道:“你是荣家人。”
荣家人说有给荣家定罪的东西,说出来怕是叫人觉得在戏耍人。
荣飞烟苦笑,“王爷在盛京,想必已经知道我被剔除族谱,在荣家人眼里,我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谢渊道:“但你身上还流着荣家的血,若是你回去哭诉一番,说不定又能将你的名字添上。”
荣飞烟惨然一笑,“名字添上也回不去了,都已经将我除名,显然是不管我的生死。”
说到这里,荣飞烟眼中渐渐蓄起了恨意,“既然他们都不顾我的死活,我又何必管他们的!”
她在外面走了一遭,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只知道仗着家族势力,在盛京城横行霸道的荣家小姐了。她知道了荣家的作为对大楚的伤害,她从前做了许多错事,她没办法回去改变,现在只想借机弥补过错。
“而且我不想看到大楚百姓再受荣家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