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达城就是巴格达,这是唐人的称呼,但波斯商人和学者们则坚持宣称,唐天子、天可汗曾赐大食人居于此城,是为“天赐”,故而缚达就是“天赐”的意思。
这个说法也同样被马灵派出的情报人员收集并传回京师,鸿胪寺的一群官员们遍翻各种书籍记载,都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
最终马灵也没有找到实证,只能解释为波斯人自有信仰,被大食国征服后很是不满,所以造了谣言。
这件事被王伦得知后,王伦当即表示,哪怕没有这件事,我们也要记录成真的,这就是唐太宗时期羁縻西域诸国时下的诏书,虽然相隔了数百年,本朝也不曾保留那份诏书,但这件事就是真实发生过!
皇帝陛下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若缚达城是唐太宗所赐、所命名,那么汉军未来杀过去就更加名正言顺了,我新汉前承宋朝、向上追溯就是继承了唐朝的对外法统,这是波斯人送到手里的宣称啊!
于是鸿胪寺官员们一合计,一部《经行记》就此出现。《经行记》是唐玄宗怛罗斯之战时被俘虏的一名唐军参军杜环,在黑衣大食国内游历,从中亚经西亚进入非洲,然后坐船经印度、斯里兰卡返回广州后所写的游记。
大诗人杜牧的祖父、着名史学家杜佑撰写《通典》,就将这位京兆杜氏族人所写的游记也收录了部分,只是到了前宋,《经行记》就已经散佚失传了。
但是没关系,鸿胪寺与翰林院合作,从《通典》等各类书籍中整理摘抄,再加上马灵以及西域情报人员传回的消息,就重新将《经行记》给整理了出来。
手握《经行记》,王伦就有底气宣称黑衣大食也曾经是大唐的藩属国,毕竟藩属国作乱也是正常的,那么汉军就有了充足的借口杀向巴格达了!
岳飞现在手里就有一部《经行记》,这是他了解西域的最重要的一部参考书籍,眼下嘛,汉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先在碎叶城与怛罗斯城两座城池站稳脚跟。
哈桑狼狈逃回木鹿城,桑哥紧急调集重兵固守乌浒水时,岳飞已经领兵向碎叶城而去。
站在湍急的楚河旁,望着那座黄土砌筑的城池模样,岳飞领汉军在楚河边郑重祭祀,祭祀汉元帝时跟随陈汤杀到此处的前汉大军,祭祀唐朝时镇守此处的中原士兵。
“陛下有令,于楚河畔立碑勒铭以纪功,其铭曰:…”岳飞抬头望去,祭祀的三牲后面,楚河水流不止,历史的长河似乎在一瞬间完成了千年的跨越,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一群说着楚地方言的中原汉人,正在河边戏笑着;又仿佛看到一群来自秦地的关中大汉,持刀睥睨地遥望着远方。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心情激荡的杨再兴带头,众将跟着高喊,参与祭祀的汉军将士们一起高呼,将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挟着草原的风,不断向远处传去。
王伦无法考证汉宣帝“定胡碑”的具体内容,但《后汉书.窦融列传》可是全文记载了窦宪北击匈奴、班固所书的《封燕然山铭》,《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更是明确记载了一件事。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司徒掾班彪上奏天子,文内有言曰: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汉朝有汉朝的气象,新汉也有新汉的气度,岳飞郑重地捧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向众人展示,这是王伦难得亲笔写的一封诏书,一共只有十三个字。
这是皇帝对众将的期望,对西征士兵们的期望,也是对未来天下的期望!
岳飞曾经在读汉史唐书时而兴奋、激动、叹息、愤怒,但现在那些曾经所有复杂的情绪,都化为了对未来的无限展望。
先祖们的壮烈激昂,已经是过去式了,从此时此刻,历史将由他们再度书写,并延续中原王朝的辉煌,延续汉人的壮怀激烈,延续华夏的荣光!
在汉军将士的高呼声中,东喀拉汗国的君臣、八剌沙衮赶来的官员、葛罗禄、康里等诸部落的头领们,都谦恭地低下了头。
塞尔柱帝国虽然四分五裂,但呼罗珊总督桑哥能够威慑帝国的东北,兵力素称强壮,在西域无人能敌,而汉军就在他们的注视下,在不到三个时辰之内,正面击溃,并且不留俘虏,斩首万级。
这可是一万塞尔柱突厥精锐,不是临时召集的民兵,不是乌合之众啊!
岳飞让西域诸国、诸部落再一次见识到了中原王朝的强悍,这样的军队,任谁都不敢轻易得罪!
凭借怛罗斯城外的连续两战,岳飞带领的联军就此在七河之地站稳了脚跟。
所谓“七河之地”,其实是西域百姓的称呼,前汉称之为河中地,唐朝为北庭都护府辖区,这里有亦列河也就是后世的伊犁河、楚河、怛罗斯河等七条河流,北有夷播海也就是巴尔喀什湖,南有热海也就是伊塞克湖。
这里属于农牧业兼有的区域,岳飞便以被俘虏的克烈部牧民为劳力,沿着楚河就地屯垦,一部分从漠北跟随迁徙而来的牧民们则就地放牧,并等候着东面的好消息。
岳飞在金山东南与克烈部的第一次交战时,韩世忠才刚刚领兵抵达居延府。
居延府是朝廷新设的一个虚府,以西夏的黑水城为中心,以前汉的居延海向北延伸,涵盖了阴山西侧的草原。
吴用对漠南的梳理是自东向西的,因为朝廷为了加强与漠北的联系,不断迁徙人口,临潢、大定诸府皆以漠南诸部牧民与北迁汉人、西迁的少量渤海人为混居。
于是吴用继续均田,均分农田和牧场,一路向西梳理到了武川府、云中府、五原府和居延府。
韩世忠出发得晚,是因为漠南又发生了叛乱。
自王伦称帝建国后,天下也不是一直安定的,总有地方豪族、心怀前宋的官员们,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认为王伦以水寇窃取神器,就要造反。
故而小规模的动乱,从开国一直持续到洪武七年,随着中原消灭金国,这种叛乱才逐渐平息。
漠南之所以发生叛乱,是因为在河套平原附近,还生活着唐古、迭刺、乌古、敌烈、小斛禄等诸多小部落,金国追击耶律延禧时,认为唐古部属于鞑靼化的党项人,小斛禄则是北迁游牧在云中府一带的党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