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03章 盐政议论难分晓(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3章 盐政议论难分晓(五)

蔡京这个办法,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对于大明来说,现在盐政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盐引壅塞,而盐引为什么会壅塞?那是因为大明滥发盐引所造成的,虽然从嘉靖末年朝廷就一直在控制盐引的发放,力求减少盐引的发放。

但是之前所滥发的盐引何止百万?朝廷根本没有能力兑付这些盐引,所以鄢懋卿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将旧的盐引作废,甩掉这个包袱,朝廷才能够大刀阔斧的改革盐政。

而马森等人不同意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样做会极大的影响朝廷的信誉,盐引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凭证,朝廷用盐引提前从商人手中获取粮食、布匹等物资或者银子,然后再支给商人盐,现在虽然盐法壅塞,但是盐引还是有一定信誉的,至少大明朝廷从来没有说过盐引要作废或者怎么办,对于商人来说,只是兑付的时间漫长而已。

但是一旦按照鄢懋卿所说的办法,那朝廷的信誉就会瞬间破产,盐引随时可能作废的情况下,谁还敢开中啊?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而在高拱召集这些人商量此事的时候,朱载坖也在和严世蕃商量有关盐政的问题。

朱载坖很清楚,盐政现在确实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所以朱载坖要先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再处理此事。张居正也向朱载坖上疏陈述有关盐政的事情,张居正是比较支持庞尚鹏的。

而朱载坖也派遣陆绎亲自赶赴江南,查探其中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命令汪道昆密疏上陈他对于盐法的看法,因为汪道昆家中就是大盐商,对于盐政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

朱载坖认为严世蕃对于钱财还是有些看法的,虽然严世蕃经常会整出一些歪招来,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朱载坖所以召见严世蕃,向他询问对于盐政的看法,朱载坖将各处有关盐政的奏疏给严世蕃查看,同时问道:“德球怎么看这盐政的事情?”

严世蕃翻看了一下这么奏疏,其实之前在嘉靖朝严嵩在位的时候也试图整理过盐政,但是当时的整理主要是为了解决嘉靖末年的财政危机,没有想过全面的解决盐政的问题,而现在朱载坖要的是全面的解决盐政历年以来的积弊,发挥盐政在充实军储方面的作用。

严世蕃看了之后说道:“陛下,以臣之见,盐政之弊,弊在囤户也!”

对于严世蕃的这个看法,朱载坖也是认同的,现在囤户已经是是所有盐商集团中最有权势,资本最雄厚的一批商人,囤户是盐商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当然,他们也是反对朝廷整理盐政的最重要的力量。

汪道昆在奏疏中也坦陈,汪家原本是以开中起家的,但是后来由于开中的崩溃,汪家变成了内商,但是受这些囤户的压迫,即使是汪家这样的大盐商也获利甚微。

每年两淮开中九十万引,囤户以一钱七八分买之,以八钱五分卖之,大约平均净赚六钱五分,以此推知,每年囤户约可赚取四十万六千三百六十七两,囤户门凭借自己和盐运司的关系,包买盐引,然后卖给内商,赚取巨额利润。

据汪道昆所知,这些大囤户手中,各收有边商盐引,多者数十万,少者亦不下数万,扬州城内的囤户们的手中握有的盐引,最少也有五六百万引之多,这就是他们对抗朝廷的底气,他们笃定朝廷不敢冒盐引信誉丧失的风险来整理盐政,就是因为之前蔡京搞得那一套直接让大宋的盐钞信誉破产了,大明这些官员绝对不敢这么干的。

严世蕃说道:“关键就是囤户手中这数以百万计的盐引,再这么下去,这些盐引迟早要将大明的盐政彻底压垮的!”

对于严世蕃的这个看法,朱载坖也是认同的,虽然这些盐引大多是超发滥发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上面可是盖着大明朝的官印,别说高拱、李春芳等人,就是朱载坖也不敢冒这个风险使之作废的。

这么多的未支盐钞,已经成为了一块巨石,压在大明的盐政上面,现在已经压的大明的盐政系统喘不过气来了,朝廷既没有这么盐支给盐商,兑现盐引,更没有银子去将囤户手中的盐引买回来加以销毁,而这些盐引就日复一日的压在大明朝的盐政上面,严世蕃认为,不甩掉这个包袱,大明朝是无法彻底的整理盐政的。

无论是庞尚鹏还是其他人的方案,都没有解决如何消化囤户手中的盐引这个问题,就算是按照庞尚鹏的方案,每年拿出两淮盐场三成的产量用于消化积存盐引,要多久才能消化完?十年?还是二十年?

朝廷等不起,朱载坖也等不起了。

朱载坖和严世蕃都很清楚,现在对于大明来说,最痛苦都就是怎么处理囤户手中的这些盐引,不认?那盐引的信用破产,对于整个盐政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认?怎么处理,不是几万,几十万的盐引,是数以百万计,累朝以来超发、滥发的盐引,掏空大明的太仓都解决不了此事的。

严世蕃想了一下,对朱载坖说道:“陛下,要不然就对这些囤户下手?”

严世蕃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掀起大案,收拾这帮囤户,只要将这帮囤户手中的盐引抄没入官,加以销毁,将在市面上流通的盐引降低到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朝廷再颁布法令,旧盐引限期兑付,就可以彻底摆脱囤户对盐政的破坏,对于大明来说,更重要的 就是囤户手中的财产,这些囤户哪个不是富甲一方,要是将其家产抄没,可以极大的充实朱载坖的内承运库。

严世蕃的办法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有点黑,真他们黑,不过朱载坖仔细思量之后,认为并非不可行,而且要解决积存盐引,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