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02章 盐政议论难分晓(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2章 盐政议论难分晓(四)

面对鄢懋卿的指责,庞尚鹏立即予以反击,庞尚鹏说道:“焉少司农,边商中盐,一引之价,中纳实粮犹不及三斗。以七十万引计之,官价银该三十五万; 截长补短,计每年实收盐粮,仅得二十余万,视内商余盐银招商籴买岂独倍之?况在边勘合,历年皆有拖负,尤难一概取必乎。故边商内商互相为用, 不容有所轩轾也!”

现在庞尚鹏和鄢懋卿的观点几乎是对立的,鄢懋卿认为,要保障边镇军储,就必须依靠边商开中,而为了保障边商能够顺利开中,就要打击内商,压缩他们的利益。

而庞尚鹏则认为,朝廷要正视现实,边商与内商是相辅相成的,现在的盐商无论其资本或其精力, 都无法像大明初年那样能从开中到行盐一直坚持下去。商业大环境已迫使他们必须向更多的人让利,边商和内商的分化就是这种趋势的结果,朝廷应该顺应潮流,调和边商与内商之间的矛盾,停止河盐与堆盐,让内商包买边引,并确保一定价格,既保障边商的利益,又使得内商能够获得盐引。

同时将纳粮与纳银开中的盐引搭配起来支盐,买边商新中一百引,才允许内商掣旧盐一百引,保证边商纳粮之后的盐引能够优先开中。

但是以鄢懋卿的老辣,当然就一眼看出了其中的不足,虽然庞尚鹏的这个想法,看起来是调和的边商与内商的利益,使得他们和朝廷都能够得益,但是利益不会凭空产生或者消失的,鄢懋卿意识到,如果按照庞尚鹏的做法施行,由于朝廷规定了内商收购边引的价格,同时将边引和内商纳银的盐引搭配起来支盐。

那么结果便是盐引的价格上升,引价转到内商手中,还要守支许多年才能掣运,故即使内商能够忍受,最终仍会导致盐价的上涨。一方面,使官盐进一步失去对私盐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百姓怨声载道,导致各口岸乡绅官吏采取措 施,限制水商的售盐价格,必然会导致水商的反弹。

说白了,这事没有庞尚鹏说的那么轻松,盐政已经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团体,即便是当年的鄢懋卿,有嘉靖和严嵩的支持,尚且铩羽而归,庞尚鹏一个巡盐御史,能撼动这个庞大的团体吗?

显然不可能,他们不仅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在官场上也绝非等闲,朱载坖信重的臣子中,兵部尚书总督蓟辽汪道昆,就出身于盐商家庭,朝廷的官员之中,受过他们贿赂的,甚至在举业上受过他们资助的官员那就更多了,想对付他们可没有这么容易。

鄢懋卿说道:“彼辈奸商,岂可以等闲视之,若如此法,利尽归于囤户矣!”

鄢懋卿想的很清楚,按照庞尚鹏的办法施行的话,要想支盐,必须要有边商的开中盐引,那谁手中的开中盐引最多,就是这些囤户们手中最多,鄢懋卿是总理过盐政的,他很清楚,之期由于边商困于守支,不得不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将盐引卖给这个囤户,而按照庞尚鹏的办法,边引价格固定之后。

得利最大的不是边商,也不会是内商,而是这些囤户,鄢懋卿认为囤户囤积引纸愈多,其势力愈大。某些内商由于资本薄弱不能守支,将银两长期压在官府,于是便会高价从囤户手中购买即将到期支盐的盐引,囤户便利用内商的这种心理,将引纸高价卖与资本弱小的内商,通过这一买卖过程,囤户每张引纸轻而易举便赚取八钱有余。

鄢懋卿说道:“诸位不知道算过账没有,盖国家每岁所取于两淮者,余盐不过六十万,正盐不过三十五万,而囤户每岁所取于两淮者,卖正引之价,淮南六十八万引,每引以八钱五分为率,淮北二十二万引,每引以一两三钱为率,岁卖九十万引,则巧赚国课银,八十六万四千两矣。”

王国光立即拿来算盘,一算之后,颓然说道:“确如鄢少司农所言!”

这下令庞尚鹏无法回答了,他也知道这样做会导致囤户获益,但是庞尚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平衡边商内商之间的关系。

高拱坐在上面,听了鄢懋卿和庞尚鹏的话之后,问道:“鄢少司农可有什么良策?”

鄢懋卿嘿嘿一笑,对高拱说道:“下官确有一法,但只怕高阁老不敢行尔。”

高拱笑着说道:“少司农但请无妨,老夫还没有那么胆小。”

鄢懋卿说道:“高阁老岂不知蔡元长(蔡京)之故事乎?”

鄢懋卿的话音刚落,在场的官员们除了高拱之外都是勃然变色,马森当即说道:“此事万万不可,盐引乃是朝廷信誉,岂可轻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在座的都是两榜进士,饱读诗书之辈,当然知道鄢懋卿说的是什么办法,当年蔡京为相,改盐钞之法,为了防止有人囤积盐钞,蔡京的办法很不当人,蔡相公的办法很简单,不断发行新钞,人为地促使旧钞贬值,再以承担损失为名,向商人收取各种名堂的补贴费,大明这些囤户,要是遇到蔡相公,早就被玩的底裤都当出去了。

蔡京对于这种敢囤积盐钞的,采取的办法很缺德,蔡京用发行新钞,旧钞作废,旧钞加钱换取新钞,新钞又作废,再加钱换新钞的方法,直接掠夺商人的资本,蔡京为之命名为贴纳法和对带法、循环法。

所谓贴纳法,就是通过出新钞,旧钞贬值、旧钞搭带新钞的方式使得旧钞贬值,蔡京规定,并须三分旧钞兼七分新钞支请,如愿全以新钞支请者,不以多少,听从便支请,并且用旧钞支盐,要缴纳贴纳钱,当然也可以不缴,不贴纳钱的旧钞,在领取盐货时排在最后,那就慢慢等着吧。

所谓对带法,就是负钞请盐, 扼不即畀,必对原数再买新钞,方许带给旧钞之半。

循环法,就是已买钞,未授盐, 复更钞;更钞盐未给,复贴纳钱,然后给盐;凡三输钱 始获一直之货。

总之蔡相公的办法就是迅速的使旧钞贬值,盐商必须高价购买朝廷的新钞才能支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