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炒好了白果将要巡田的时候,尹土欣提着个挖猪菜的小篮子从西边的大路拐上了银杏顶。
“土欣,又来听恩之讲故事呀。”老爹说道。
“今天不听了,恩哥受伤了。我是挖猪菜顺便来瞧瞧恩哥的。”
“嗯,你们说话,俺去巡田了。”
恩之弯下腰去,把一个凳子递给了尹土欣:“腚肿得还是不敢坐凳子。但比起昨晚,好很多了。”郑恩之弱声弱气地说。
“那个哮喘病秧子真是太狠了。就算偷几棵黄豆烧着吃是错,也不能这样毒打啊!俺哥说,幸亏你这个苦瓜扭似的'小瘟'勇敢地跳水了,要不,生死难料哦!”
郑恩之点了点头,马上又沉浸在昨日不堪的回忆中,并有身体微微地震颤了一下。
“哎吆吆,恩哥,对不起,对不起啊。”尹土欣突然一脸愧疚的表情,“我无意中误说你的外号了,以后要注意了,以后可要注意了。”
“土欣,我不介意的。你不要往心里去。”
“你真的不在意啊,太好了,太好了,多好的恩哥啊!”尹土欣又高兴起来。
“对了,你哥哥尹土月怎么样,今天上学了吗?“郑恩之问道。
“也很厉害,不过,他还是坚持去学校了。不说这个伤心的事儿了,不说这个伤心的事儿了。”尹土欣赶忙转移话题,“恩哥,到东边那片湿地捡薄荷吧?”
“捡薄荷?”郑恩之缓缓地翻了一下眼珠,表示疑问。
“秋天蚊虫多,把薄荷叶拧碎,糊在蚊虫叮咬的地方,凉飕飕的,能止痒,还能消肿,可好受啦。说不准把它糊在你的受伤处,不光舒服,肿还消得快呢。”
“你知道的怪多嘛,听谁说的,土欣?”
“听中心地郑心子说的。郑心子又是听他娘讲的。”
“嗯,嗯。春月婶子赤脚医生嘛。还有,心子还说,他娘给他讲了薄荷的故事呢。”
“薄荷的故事?”郑恩之眼睛亮了一下,“说来听听?”
“恩哥,这是希腊国家的一个神话传说。”尹土欣讲道,“说冥王哈迪斯,喜欢上了长得很俊的精灵曼茜。哈迪斯,是一个长胡子、持鸟头杖、带有三头犬的神。精灵呢?说是类似于我们说的仙子。冥王的妻子叫佩瑟芬妮,她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气愤和嫉妒。为了使冥王忘掉曼茜,佩瑟芬妮发了狠心,她将曼茜变成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长在路边任人踩踏。”
“嗯,心是够狠的。变小草已经狠了,还是任人踩踏的小草,就更狠了!”郑恩之插了句话。
“嗯,嗯。可是内心坚强善良的曼茜变成小草后,她身上却拥有了一股令人舒服的清凉迷人的芬芳,越是被摧折踩踏就越浓烈。虽然变成了小草,她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人们把这种草叫薄荷。罗马人与希腊人都很喜欢薄荷的味道。”
“很美的传说,也很激励人。”
“是啊,是啊。对了,恩哥,你听说心子家来了新疆人了吗?”
“听说了,还有月乙哥家也来了。”
“新疆那么远,他们到我们这儿干什么?”
“听说苏联要和我们国家打仗了。把新疆的人撤往内地,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担心新疆会成为主战场,也是为了不到万一向侵入的敌人投放原子弹、氢弹。”
“为什么在我们地儿上扔原子弹、氢弹呢?”
“土欣,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扔的。万一扔了,得向世界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呀,这个解释就是在自己新疆的土地上试验了核爆炸。别人还能说什么呢?”
“嗯,嗯,是呀,是呀。但最好不要扔,说扔了人会变成冰凌凌,人还会被射线穿死。”
这里说明一下,中苏原来是好朋友。但自一九五九年苏联撤回援中的专家后,两国关系每况愈下,甚至到了苏联要动用核武器打战争的程度。一九六五年我国原子弹试验成功,虽然苏联最终没有大面积侵入我国,但一九六九年发生了非常有名非常激烈的“珍宝岛反击战”,并产生了全国着名的战斗英雄孙玉国。此战之后,双方进行断断续续九年的谈判,关系逐渐缓和。新疆部分人撤来内地,就是核战最浓云密布的时候。而且,当时关于原子弹和氢弹的传说,即使在农村,也是妇孺皆知。
“嗯,嗯。”郑恩之表示同意,然后继续说,“土欣,我不去捡了,就也甭去捡薄荷了吧,那里有个大汪塘,不安全的。“
“我会小心的,恩哥。”
尹土欣知道郑恩之伤还没好,不大愿意到哪儿去,其实,就是郑恩之没有伤,他也比较懒得动弹。所以,尹土欣就自个儿去了。她在想,捡到了薄荷,给郑恩之送些过来。
目送着尹土欣提着个篮子走向大汪塘边捡薄荷的背影,郑恩之突然想起,听人家说的、木月乙所做的、令孩子们骄傲的事情来。
去年,遵照国家“反对大闹经济,仍然要全力地抓革命、促生产“的相关通知,生产队遵照上级指示,准备棒蜀黍与紫云英间作套种,用紫云英肥田增加产量的事儿。玉蜀黍或棒蜀黍,是当地人对玉米的称呼。
棒蜀黍与紫云英怎样间作套种才会让棒蜀黍产量更高?当时禾十川和很多庄人认为最好的方案是:玉蜀黍按照往年的种植密度不变,长出高苗后,在行距间撒上紫云英的种子。这样的话,利用豆科植物紫云英的固氮增加土壤的肥力,就可以实现增产。
因为尹良的缝新补旧,来来往往于尹良家的人,难免议论起这一种植的改革。但因为大家从来没有在棒蜀黍中套种过紫云英,其实,不要说套种过紫云英,就是紫云英是怎样的植物,都没有看过,名字也是第一次听说过,所以,大家对怎样套种确实心中无数。大家担心,万一套种不能成功,导致棒蜀黍减产,这对粮食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庄人来说,那可是雪上加霜啊。
尹良的儿子木月乙听到庄人这些担心的议论后,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一个周日的上午,木月乙不知道去了哪里,直急得尹良心里冒火。中午的时候,木月乙回来了,尹良问他去了哪里,木月乙就是不说,而且下午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屋里,也不出来。
晚饭的时候,木月乙说:“俺娘,队里设计的棒蜀黍与紫云英的间作套种不行,那样不光不能增产,还要减产。”
“你一个孩子家,对农事能懂什么?”尹良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儿子。
“俺娘,不瞒你说,我上午去县城新华书店了,我买了本有关农事的书。”
“乖孩子,你去买书跟娘说一声娘也让你去呀,干嘛不吭一声,让俺担心。那书上说没说怎样间作套种最好?”
“说了。娘,你带我去见一见队长吧,我把书上的道理讲给他听听。”
尹良觉得儿子的要求合理,毕竟是为了庄人的温饱嘛,所以就带着木月乙来到了栗树顶禾十川的家。
“良姐,什么风把您吹来啦,你可是稀客啊。有什么事儿吗?”
“他表叔,无事不登三宝殿呢。儿子月乙说,棒蜀黍与紫云英间作套种的生产队法子,可能会使棒蜀黍减产,他让我带他来给你说一说一种可以增产的方法。”
这个时候,禾十川脸上掠过一丝难以觉察的不悦。他心里在说:“一个小屁孩懂什么,还来教我农事。孩子不懂,你尹良也不懂吗?还带孩子来瞎掰掰。”但看在木三衣公社干部的面子上,也看在威信很高的尹良的面子上,还是愿意与木月乙进行一番交流。
“月乙,你认为生产队将要采用的间作套种的方法会导致减产?”
“表叔,是的。”
“棒蜀黍和原来一样的种植方法,一棵没少,还有紫云英肥田,怎么会减产呢?”
要知木月乙说出何种原因,请看下章分解。
正是:
土欣关心问恩之,
月乙书店买书习。
十川小瞧月乙小,
套种之争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