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农人会想,刘邦在隐藏身份时,不但没嫌弃他,还帮他干活,干的还是最累的活,那他当官也必定会是个好官!
把平民放在心间的好官难见,遇见这么一个稀有的人,农人可不得为他宣传一波。
名声也就随之而来。
这个时代贵族豪富不怎么在乎自己在平民中的名声,但刘邦不是贵族。
寒门想要往上爬,除了能力实在出众又运气好外,那就只有靠名声。
只有名声大了,才会被人看中举荐其为官为吏,从而施展才华,慢慢的往上爬。
刘邦虽然已经被风烟举荐给了始皇帝,但他清楚,他根基薄弱,到咸阳后是斗不过那些贵族出身的官员的。
官场复杂,一个政策出台有人会赞成,也有人反对,为此会牵扯出许多利益斗争。
再加上官位争夺……
他不是风烟,有即使改朝换代也可以让新朝不敢明着杀她的功绩在,也没有始皇帝绝对的维护支持,更没有朝臣贵族对她那‘背后势力’的忌惮……
他必须想办法弥补自己根基薄弱的缺点。
其中结交与自己政治理念相同的官员是一个方法。
但这一方法并不稳定,官场上的交情并无法长久,有可能这时他们是朋友,但在某一刻就可能成为了政敌,甚至是仇人。
那么他就还得做打算。
用名声吸引寒门子弟,或落魄的贵族子弟,或百家中有才之人投奔他,成为他的门客是另一个方法。
待他在朝中有了官职,得了始皇帝的信任,便可以根据始皇帝的需要,举荐投奔他的门客。
一但举荐成功,那他举荐的人就会成为他的人脉,他立足于朝堂上的根基。
而举荐之恩,也就成为了他的保护膜,就算后期有政治理念不同的情况出现,对方也会顾忌恩情不对他下死手。
风烟把这些弯弯绕绕掰开了、揉碎了讲给韩信听,期望韩信能长些在政治方面的头脑。
韩信听得张大了嘴巴。
他倒吸一口凉气。
这官场听起来怎么比打仗还要复杂!?
风烟没指望韩信把政治思想这方面提升到及格线,她只需要让他明白政治场上的波谲云诡就好。
只要记住了,才不会疏忽大意,才会在关键时刻做出能保命的选择。
也或许……
今后的大秦不需要他做出选择了。
……
楚地多种稻,农人按照农官所教授的方法先耕田……育秧……插秧……
方法是风烟带来的。
始皇帝的巡狩队伍等不到农人把秧苗育好,更等不到插秧的时候。
但前期准备工作也能看出很多事情。
歇息时,刘邦带着掌犁的那农人来到了风烟坐的这棵大树下。
那农人看到风烟和韩信,踟蹰着不敢上前。
刘邦见此,一把拉住那农人走了过来,“无事,女郎面善,必不为难我等。”
那农人:……
人的性格如何,哪里是看脸就能看出来的?
你这行为会害了我!
农人正想挣脱刘邦的手,却忽见坐在树下那一看就是贵族的女郎,对他露出了和善的微笑。
“老丈进前饮些水罢?”
说着,她还从身侧拿起水壶远远的递出。
农人:……
这,还真能从脸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来?
还不待农人回神,刘邦就已经拉着他走到了风烟面前。
刘邦接过风烟递过来的水壶,一把塞到了农人怀里。
“快饮,莫辜负女郎好意。”
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