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和腾胜的谈话,风烟并没有参与。
他们一个是大秦的最高领导人,一个是对民生极其了解的内史。
他们头脑清醒,并不昏聩。
他们比她这个后世人更知道,怎样去发展大秦。
更知道,怎样的决策适合大秦。
她只需要给出些后世的思维,提供些这个时代没有的技术、物资,以及偶尔提醒,就足够让大秦不再走上历史上那条,让人遗憾的道路。
两人谈完,始皇帝才转头看向风烟,“棉花可收矣,定于后日,烟同往否?”
棉花可以收了?
风烟算了算时间。
嗯,确实可以收了。
不止棉花,玉米也差不多老了,南瓜怕是都有完全成熟的了。
芥菜和牛皮菜,估摸着也已经出种了。
只有土豆,距离收获的时间还远。
风烟笑应,“大秦棉花首获,烟岂有不去之理?”
待腾胜离开,风烟对始皇帝表明来意。
要一座宅院,于始皇帝来说,只是一件小事。
没有犹豫,始皇帝便同意了风烟的要求。
并且,她住的那条巷子里的房屋,可以任选一座。
始皇帝派来保护风烟的人都住在那条巷子,但他们人少,房屋多,这些护卫根本住不完。
为了便于保护,他们都住在离风烟很近的几座宅院里。
其余的,全都空着。
这看着似乎有些浪费,但若与咸阳的贵族、大臣们的住处比起来,那这就算不上浪费了。
这些贵族、大臣们的宅院,占地面积哪个不比风烟住的那条巷子大?
以风烟对大秦的贡献,始皇帝就算再多空出几处房屋都不为过。
……
风烟选了个离她住处最近,又没人住的房屋作为仲姬的住处。
这次风烟进宫并未花多少时间。
回到住处时也才午时初。
仲姬还未来,她便先去看了看她给仲姬挑的住处。
房子有几个月没住,已经落了灰,院中也有杂草。
屋中空荡荡的,没什么家具。
这怕是还得请工匠做家具。
还得打扫……
风烟退出去,关上门。
她得先把家具的事解决了,要不这房子没法住。
之前两个店铺的装修,让风烟认识了几个工匠。
这还是通过她的烟记‘大总管’——犯,认识的。
风烟目标明确的找到其中一个工匠。
“观女士急切,我有成具,虽不是名贵木料制成,但也结实耐用,若女士不嫌,我带女士一观?”那工匠询问风烟。
至风烟的店里出现桌椅,始皇帝也用桌椅后,桌椅凳子开始风靡咸阳。
且有向周边辐射的趋势。
大贵族家养有工匠,不需要散工制作。
但那些小贵族,和家中富裕的黔首,却需要他们制作家具。
一时间,咸阳未投靠贵族的工匠们,迎来了大批生意。
贵族们用的家具,用料上成,需要雕刻各种花纹。
而黔首就没这个要求了,毕竟用料好,代表着价格贵,雕花刻文,代表着做工贵。
黔首们的家具,只有结实耐用这一个要求。
这样的家具,做起来相对容易,但若是只一个人制作,那一套家具做下来,最快也需要一两个月。
当然,若是像风烟的店铺装修那样,多请工匠,那时间能缩短很多。
这样费时的家具,工匠都会先收订金。
按理说,在这种模式下,家具做好后,是不会有人不要的。
但偏偏,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