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教‘语文’,下午教数学。
大秦语言虽然不止一种,但却不需要学‘外语’。
仲姬的课程,还算轻松。
申时过半,风烟就让仲姬回家。
天黑赶路可不好。
明日不授课,留给仲姬搬家,她可以晚一点来。
翌日一早,风烟又进宫了。
目的,是要房。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有时候臣子讨要赏赐,才能令他安心。
始皇帝或许不在此列,但以风烟的功绩,想要一处住宅,他是绝对不会拒绝。
风烟进宫时,内史腾胜(内史腾)正在殿中。
或许是因为风烟给始皇帝的种子都是腾胜在种植管理,又或许是腾胜汇报的事与风烟有那么些关系。
总之,这次始皇帝并未让风烟在偏殿等候,而是直接宣了风烟入正殿。
风烟行礼后,始皇帝让风烟坐下,便接着与腾胜谈政事。
腾胜管农事,也管民生。
这次,腾胜与始皇帝讨论的事,是‘炕’。
秦普通黔首冬日的取暖方法最有效果的是火堆,而贵族,除了有各种动物皮毛,还有火盆、壁炉,以及火墙。
秦的壁炉和火墙历史上记载不多,但咸阳宫遗址却留有痕迹。
大秦壁炉的模样,和现代人了解的古代壁炉没什么两样。
而秦时的火墙,就有些先进了。
由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内,然后与灶相通,这就是火墙。
也是火炕和现代暖气的雏形。
如果不是火墙与秦人来说造价太高,那普及到民间,倒是能在冬天救↓许多人。
不过,秦现在有了带着外挂的风烟。
她把火炕的搭建方法,带到了秦朝。
风烟自己不会搭建火炕,但……
她献给始皇帝的书里,有火炕的搭建方法。
腾胜:“大秦各地,现已开十座煤矿,若冬日售些许煤与黔首,加之黔首自储柴火,黔首依火炕过冬,今年冻死者必减八成……”
煤炭的开采,战国时期就有记载,但却未受重视。
因为此时的贵族,多用木炭。
上层不重视,自然难以传播。
用煤者少,人们难以发现煤炭的好处。
这就导致了这时候的人冶炼金属多用木材,无法制出上好的铁器。
而底层百姓……
他们用不起昂贵的木炭,也无便宜煤炭可用,只能依靠木材取暖。
风烟献上的书里,提到了煤的作用,始皇帝这才重视起煤炭来。
目前,大秦冶炼兵器,用的就是煤。
管理民生、农事的腾胜,在了解了火炕后,就把主意打到了煤矿身上。
只要始皇帝同意把煤卖给黔首,那今年的冬日,黔首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始皇帝自然知道煤于黔首有多重要,但是……
秦开采煤矿不久,其数量连给大秦冶炼金属,制作兵器和农具都不够,若是再售于黔首冬日御寒……
始皇帝手指敲击着桌面,半晌,道:“煤取三成售于黔首……”
六国已归秦,暂时可以不动兵戈,秦将士的兵器,不用一次就换掉。
那,煤就可以售于黔首一部分。
之后还要开煤矿,三成的煤,再加上黔首自己储存的柴火,应该够过冬了。
而后,始皇帝又和腾胜商量着如何售卖煤炭给黔首,无钱买煤的又该怎么办?
是以工抵钱,还是借贷,或两者同施……
又或者用其它方法。
至于免费发放?
不说秦朝没这国力,就是有,也不能这样做。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在国与民之间也很适用。
更何况,大秦黔首民智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