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十年前白小乙覆灭了大乾王朝,中原腹地陷入了长期的战乱当中,各地大小势力相互倾轧吞并,建立了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
其中在大陆东部沿海地区,有一个名叫稷国的小国,立国数年,以盐铁渔农业而兴盛,国主也算贤明,治理有方,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难得的过上了几天太平日子。
而在稷国南部平田郡东郭县愧树村,有一户贫苦人家。当家的陶老妇带着一个大儿陶二狗,以及一名生得如花似玉的闺女陶小妹一起生活。
却说一日,陶二狗务农回家,途经一处乱葬坟岭,便见十几只乌鸦盘旋在一棵枯死的槐树上空不住盘旋飞翔,嘎嘎叫唤不止。
心中疑惑:这些黑鸟转个什么劲?莫非下面有什么东西?
好奇心起,便扛着锄头朝那处坟地行去,随手捡了几颗石子甩手丢出,将乌鸦打散飞走。
嘴里喊着:“去去去!”
到了枯树下,赫然看到一口陈旧有些腐烂的箱子藏在枯树的一个裂洞中,一时大为惊奇。
“哪来的一个箱子?”
看那箱子也不大,约有两块砖头那般大小,铁锁锈迹斑斑,好像在土里埋了许久时间。
他左右张望,四下无人,连个畜牲也没有,便大起胆子走上前去将箱子掏了出来,用手轻轻一扯铁锁,锁头便脱落掉了下来。
再将箱子打开,刹那宝光晃眼,箱子里面竟然装满了各种宝物,什么珍珠玛瑙翡翠玉石黄金手镯大银元宝应有尽有,简直把他的双眼都要看得掉出眼眶,心里好似锣鼓敲打咚咚狂跳。
好一阵才回过神来,连忙重新将箱子盖上,生怕别人路过看到。
又左右张望了一眼,没有发现有人路过,再次将宝箱打开,确认一遍,狂喜不断。
最后他脱了自己上衣将宝箱包裹起来,紧紧抱着往家中狂奔。
一路上都没事,顺利回到村头,遇着十几个闲着没事的村民正坐在百年老槐树下聚谈,见他赤着上身怀里抱着衣服裹着东西慌张跑过,有人打趣道:“二狗子,你这是捡着什么好宝贝了?看把你紧张,不如拿出来给俺们看看!”
别人本是随意一说,哪知正中要地,陶二狗当场便无比慌张起来,结结巴巴道:“没……没……没什么,我……我……我在河里抓的鱼。”说着便要往家里跑。
其他人见他如此模样,更是好奇了,有人起哄道:“怕什么,拿出来看看,俺们又不会抢你的!”
说着话,便有两个游手好闲的村痞子追上前去,往他怀里的衣服抓去。
陶二狗自是不给,极力护住东西,并语气凶喊:“你们欺负人!别动我东西!走开!”
他越是挣扎,那两人越是好奇与亢奋,一番撕扯,惹得旁边围观之人哈哈大乐。
突然又冲出一个村痞笑嘻嘻着一脚飞踹在陶二狗的屁股上,直接将他踹倒在地,往前扑了个狗吃屎,手中宝箱“啪嚓”一下飞了出去,滚落在地,里面珍珠玛瑙黄金白银散了出来。
现场当时忽的变得寂静无声,所有人看着那些珍宝眼睛都在冒光。
还是三个痞子眼疾手快,飞速抢上前去欲捡珍宝。
其他人一见有人先动作了,立马也跟着狂奔上去争夺。
一边抢还一边兴奋的叫:“好多宝贝!这个金手镯是我的!滚开别和我抢!”
“你滚开,是我先拿到的!”
又有人捡起一个银元宝揣怀里拔腿就跑,也不贪多。
也有两人同时扯一条珍珠项链,“我的!我的!”项链顿时断裂散了一地,两人连忙趴在地上捡珍珠。
……
陶二狗流着鼻血趴在地上,看着众人当面将他的宝物抢劫一空,很快就逃走不剩一人,伤心得捶地大哭流涕,“呜呜……呜呜……还我宝贝……”
村里一间破落的瓦屋外,陶老妇与陶小妹正在干着活事,一个在编草鞋,一个则在铡猪草。
这时,一个十来岁满身污垢的女孩匆匆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大叫:“陶大娘!陶大娘!不好了!”
陶老妇放下手里的活,看着跑来传信的领家小丫头,问:“臭丫,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丫头气喘吁吁指着外面,道:“二狗……二狗哥不知道从哪里抱回来一堆宝贝,路过村头时被村里的许多人都抢光了!二狗哥正趴在老槐树那里哭呢!你快去看看吧!”
“什么!”
陶老妇与陶小妹闻言大惊,以为所谓的宝贝大概也就是土特产之类,被村民一哄而抢欺负了,忙丢下手里的活,朝着村口跑去。
三人紧赶慢赶来到村口,果然看到陶二狗正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陶老妇忙上前询问:“二狗子,你这是咋了?为何坐在地上出此丑相?”
陶二狗见老娘和亲妹来了,便抹着眼泪哭诉道:“我在乱葬岭捡到一箱宝贝,都被他们抢光了!猫胖、瘦猴、三瘪、老三爷、老五叔、三姑六婆……”说了一堆人名,又指了指地上那个空荡荡的烂木箱子。
陶老妇转头看去,果然见一个腐烂的空木箱丢在地上,还有一件被踩得满是脚印的上衣,认出正是大儿的衣物,便走了过去拾起衣服,抖了几抖,拍了几拍,重新披在陶二狗身上,宽慰道:“儿呀,算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坟地捡来之物多半不吉利,由着他们拿去吧!随娘回家去!”
陶小妹心地纯良,见不得亲哥如此模样,也跟着泪眼汪汪,说道:“哥,咱们回家!”
事到如今,陶二狗也没的办法,若说一一找上门去追讨,别人死活不认,联合起来,他又能如何?如今王朝新立,法不下乡,即便告到官府去,县太爷一问,你那么多珍宝哪来的?他也说不清楚,到时反诬赖他偷盗更是自找苦吃。
没的奈何,只能跟着老娘和妹子满怀怨恨的返回家去。
到了半夜三更,村里莫名飞来许多乌鸦嘎嘎叫唤不停,特别是陶二狗家屋顶,围转飞了上百来只,叫得人心烦气躁,难以入眠。
陶老妇与陶小妹同睡一个屋里,忍无可忍,陶老妇便掌灯起来道:“这哪里来的许多黑鸟叽叽喳喳吵得人不得安宁,丫头,陪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好的,娘!”
陶小妹穿好了外套陪着陶老妇走出屋去。到了屋外,正见陶二狗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外面拿着竹杆驱赶乌鸦。
“二狗子,你这是在干什么?”陶老妇出声问道。
陶二狗一边挥舞着竹杆,一边说道:“娘,俺正在赶黑鸟,吵得人睡不着!”
陶老妇便站在一旁看他赶了一会,那些乌鸦就是不离去,想了想,道:“如此赶法也是无用,不如你抱些干柴来在外面升个火堆,想来它们便不敢靠近。”
陶二狗丢下竹杆,依法抱来一堆干柴稻草,用火一点,红红火光冲天,果然惊走了乌鸦。
三人才安心返回屋内继续歇睡。
陶小妹躺回床上,迷迷糊糊间便进入了睡梦。
“陶小妹,出来接婚帖了!”屋外响起一个声音。
陶小妹见有人叫自己,便走到门前,将门打开,“谁呀?”
哪知门一开启,便见三个恐怖的丑八怪正站在门外,把她吓得尖叫了一声“啊!”连退数步,跌坐地上。
这三个怪物头似山形,瘦骨嶙峋,黑不溜湫,眼如铜铃,嘴冒獠牙,手拿骷髅棒。
中间一个怪物手中多拿了一件红色的书帖,写着一个“婚”字。这怪物说道:“陶小妹,你家陶二狗接了我家大王的彩礼,便要将你许配给我家大王!三日后,大王便要来迎娶你,望你家速速做好准备,将你葬下,如若延期,全村遭殃!”
说毕,将手中红帖递给她。
陶小妹早吓得害怕不已,哪敢去接呀?连连摆手叫道:“我不嫁!我不嫁……”
……
“我不嫁!我不嫁!”陶小妹躺在自己床上闭目不断叫喊着。
陶老妇忙起身走到近前摇了摇她身子,唤道:“丫头!丫头!醒醒!”
陶小妹这才从噩梦中惊醒,看了看老娘,直接就扑到怀里哭泣。
陶老妇拍了拍她后背,一边安慰一边问:“你这是做了什么恶梦了?看把你吓的,出了一身汗!”
陶小妹一边哭着,一边讲述道:“我梦见三个小鬼上门送婚帖,说是哥拿了他们彩礼,便要将我嫁给他们大王!娘我害怕!”
陶老妇听罢,大吃一惊,因为她也做了同样一个梦。心里不禁忐忑不安,疑思:莫非这事是真的?
口上安慰着闺女:“丫头,那都是梦,作不得真,一会天亮了你也就忘干净了!”
哄了一会,又走去右偏房找陶二狗,拍了拍门,叫:“二狗子!”
陶二狗打开房门,奇怪问道:“娘!有什么事吗?”
陶老妇走进陶二狗房间,将噩梦之事一说,陶二狗也是惊吓一跳,面色难看的道:“娘,俺也做了同样的梦,你说这事是不是真的?那可如何是好?”
陶老妇也是慌惶不安,发了好一会呆,忽的想起一个传闻来,眼睛顿时一亮,说道:“俺听闻县城里有一座太乙堂,里面一个郑师傅很有本事,传言有降妖伏魔之能,为人慈悲善义。外边天色已然拂晓,你火速赶去求他来解救!但有需求我们全部满足,哪怕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陶二狗精神一振,保证道:“好,我马上出发,一定将郑师傅请来!”
陶老妇又嘱咐:“带上一些昨晚的剩饭,捏几个团团路上裹腹!”
“我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