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新民和杨厂长的斗争其实已经是半公开化了,这次出了蒙谭刚的事情,李新民原本打算借机发难,给宣传科争取更大职权,扩大自己的权势范围。

毕竟杨树谭是他的人。

杨厂长虽然是务实派,但却不是只会闷头干活的老实人,手段也很老辣,不然也不会跟李新民斗了这么多年还屹立不倒。

出事后他第一时间跟上级作出汇报,表示之所以出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他早就在着手整改宣传口的沉疴积弊,引起一些守旧力量的反扑,才会酿成这样的后果。

杨厂长表示这不会动摇他改革的决心,他会坚定不移落实文件精神,坚持整改宣传口,换上一批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宣传战士,坚决剔除类似蒙谭刚这样的害群之马。

就是因为他先一步的汇报重新定义了这次事故,原本是杨厂长不重视宣传工作、不落实文件精神的重大工作失误,现在却变成他改革受挫,但依然坚定稳步推进的良好表现。

蒙谭刚之前被处分,反而成了他在改革宣传口的证据。

李新民晚了一步,痛失打击杨厂长的一次良机。

而杨厂长一步先步步先,干脆真的把握主动权,大刀阔斧对宣传科进行改革。

首先是将宣传科这个正科级单位升格为副处级,跟统战科合并,改为“宣传统战处”,部门负责人的级别也从原来的正科升为副处级,并兼任副厂长职务。

只这一招,一下子就打在李新民的七寸上!

没有永恒的立场,只有永恒的利益。

杨树谭是李新民提拔起来的人没错,但李新民不可能把杨树谭放在和他同等的位置上去。

李新民自己都只是副处级干部,他不可能也没资格把杨树谭也提拔成副处级干部。

可杨厂长身为党政一把抓的一把手,他是有资格的。

就算最终决定权不在他这儿,他也需要上报区委,可上级领导部门绝不可能轻易否决下面国营大厂一把手的人事提案,更不会轻易插手下级单位的人事任免问题。

只要轧钢厂的程序合法合规,上面组织部下来考察干部其实只是例行流程,一般都不会出什么意外。

所以,这一个副处级别的名额,相当于拿捏在杨厂长的手心里。

而杨树谭,就需要这个名额!

这个本来就有自己小心思的宣传科科长对李新民根本谈不上什么忠诚,知道这个情况后根本不需要杨厂长拉拢,主动靠了上去,投奔了杨厂长,改弦易张。

由于之前宣传科确实不受重视,所以下面这几个股长也没有李新民的人,甚至像是李登峰和杨为民,前者是杨树谭的心腹,后者是杨厂长的儿子,跟李新民是敌非友。

这样一来,宣传科算是彻底脱离了李新民的掌控了。

一个副处级别的部门就要诞生,但这个部门却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这对热衷于权力的李新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但杨厂长占据了绝对主动权,杨树谭又背叛了他,他在这件事情上还真没什么可操作的余地。

细细一想,他唯一能打出的牌竟只有一张。

就是昨天刚入职报道的特招人才大学生苏援朝!

一个刚进厂的新人能干什么?

虽然李新民觉得苏乙是个人才,但这种级别的斗争,一个新来的小小办事员根本没资格参与!

李新民争的是副处级的盟友,争的是正科级的手下,苏乙的行政级别还差得远呢。

苏乙距离副科还有好几步路要走,有好几年资历需要去熬,何况是正科?

本来这件事李新民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的。

但恰好这个蒙谭刚一走,空出来的是厂报总编辑的职务。

这是个有门槛的职务,不是谁上谁都行的。

蒙谭刚这个厂报总编辑的级别只是办事员级别,空有其表。

一个办事员的职位变化本来只需要部门内部自己决定就行,根本没必要到厂领导会议这一层面去讨论。

但杨厂长既然要改革宣传口,当然不会随便抡一棍子就走,而是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来,才能交代过去。

为了表现自己对宣传工作的重视,杨厂长的第二步动作就是进行机构改革,职权的重新划分。

他认为宣传科以前的各个股室职权划分不合理,没有侧重点,导致“缺乏战斗力”、“一团散沙”。

他提出将宣传科现有的综合办、党建办、文艺股和播音站四个股室和原先的统战科合并为三个科室。

一个是党建统战科,把党建办、和原本的统战科合并成一个科室,因为这两个部门很多工作都是重叠的。

综合办保留原有职权,不过要跟统战科的综合办合二为一,升格为正科部门。

第三个科室叫“新闻广播站”,把文艺股和广播站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科室。

杨厂长还是一如既往的务实,他认为什么文艺汇演、体育活动之类的“玩闹闲事”随便搞搞就行,宣传工作的重点还是政策宣讲和新闻广播,他认为应该更重视厂报的作用,决定改版厂报,厂报的重点要向严肃性侧重,不能再像以前写两句歪诗,写不痛不痒的小故事就应付差事。

因此,这第三个科室的工作重点就是办好厂报,充分发挥报纸的宣传优势。这个科室的负责人,也必须同时是厂报的总编辑。

这个总编辑谁来当?

最合适的人选竟然是沉红彦!

沉红彦本来已经定好了半年后退休,享受正科级待遇的退休金,也就是说,沉红彦科级待遇是已经确定的,任命他为这个新科室的科长,就不用考虑调动其他科的人或者重新从下面提拔干部。

更重要的是老同志做事稳重,这个备受重视的科室交给原本就有这方面经验的沉红彦也更能让人放心。而且沉红彦本人也特别愿意在正科岗位上多干两年延迟退休,这样的话,两年后他的退休待遇说不定会变成副处级,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于是这个本该退休的老同志在会议室当场就激动表态,愿意留下来继续发挥余热。

但他这个总编辑可不像是之前蒙谭刚这个总编辑一样,只是个办事干活的。

他只是负责最后的审批环节,前期的撰稿、组稿、排版、印刷这些具体的工作,依然需要一个专门人才负责实施。

所以沉红彦还需要一个副总编。

这个副总编其实才是办厂报的真正负责人,而这个副总编的行政级别,将会是副科级别!

现有的副科干部中,并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样一来,原本只是一个办事员的工作分配问题,现在却一下子成为了副科干部的选拔问题。

而且现在厂报受到杨厂长的关注,这等于是在一把手这里挂了号的重点工作,所以关于副总编的人事任命,也就成了需要上会讨论的重要议题。

由于还有七天就是厂报发行的日子,所以这个副总编的任命要在明天之前就要上报决定下来,时间十分紧急。

一天时间当然不可能直接提升副科再走马上任,这也不符合流程规定。

所以这个厂报副总编辑的行政级别暂时还只是办事员级别,但在部门内部其实已经是副科领导之实,只是行政级别要到一年后才能正式提拔,在这一年之中,只是部门内部委任,不算正式副科领导,但每个月可以多拿四块钱领导岗位补贴。

这么说吧,只要能当上这个副编辑,副科待遇基本上就已经揣进口袋里了。

但凡对体制内工作有所了解的都知道,这升副科是一道坎,一道很多人一辈子都迈不过去的坎。

虽然按照相关条文规定,只要具有相关学历,科员工作满三年,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并且单位内部的年度考核连续三年拿到优秀,就满足了升副科的条件。

但在实际情况中,就算满足了所有条件,也往往会受到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因素限制而没机会提拔,尤其是在县处一级或者更低的基层单位,干了一辈子都提不上副科的老科员大有人在。

有种说法叫“副科病”,就是指在县乡级单位工作的老科员,他们一辈子的愿望就是晋升为副科级干部,因此而生出的心病。

红星轧钢厂也算是基层单位了,这年代提干虽然不像后世那么严谨,但因为规则的不完善,反而导致一般人想要提副科变得更难。

现在有个提副科的机会就摆在大家眼前,这些有机会竞争一下的人不互相打出狗脑子来才怪。

厂领导紧急会议上,各个领导都在提名自己的人来竞争这个岗位,厂人事内勤科的科长翟保国翻阅了人事档桉,对在场领导的提名人选当场进行了初步的资格审核,最终选出三个人选来。

第一个就是李路程,这个本就符合所有提干资格,原本准备接沉红彦班,却被苏乙横插一杠的文艺干事。

第二个是统战科的一个文秘,叫张春梅,也符合所有条件。

但她学历差一点,只有初中毕业文化水平。

第三个基本是陪跑的,没工作经验,资历也有所欠缺,被提名只是来混个提名资格,方便下次提拔,不值一提。

李路程是杨树谭推举的人选,杨树谭投靠了杨厂长,他的提名也得到了杨厂长的支持。

张春梅是另一个管生产的副厂长推举的人选,得到了原来的统战科长和一部分中立领导的支持。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按理说厂报副主编人选就在这两个人之间诞生了。

但李新民急了。

这么重大的人事调动,他李新民不但损兵折将灰头土脸,现在居然参与都参与不上!

这怎么行?

这件事现在不单单是关乎他的面子问题,还关乎他在厂里的威严,以及以后的职权问题!

人都是很现实的,这次他李新民但凡大举溃败一无所得,跟着他走的那些小中层领导就会人心浮动,生出变化来,搞不好就会重新站队,跟杨树谭一样弃他而去。

一个不好,说不定这次的事件就是他李新民仕途上的一道分水岭,从此他会一蹶不振,再难跟杨厂长竞争。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李新民绝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他必须做出反应,必须竭力阻止杨厂长“攻城略地”,抢占他的地盘。

可仓促间,李新民是真没有合适的人选推举。

这可不是一般的领导岗位,而是需要一定文学功底,有相关文字经验,同时还要满足所有晋升条件的领导岗位。

现在的人普遍文化程度都不高,有文化的人中,有文字功底又符合条件的人选更是稀缺。

李新民尝试提了两个人选,都被当场否决,甚至很多人都露出怀疑和不满的神色,觉得他是病急乱投医,失了方寸。

也就在这时,李新民想到了苏乙。

他就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专业再加上特招人才的身份,这三个条件加在一起,任谁都觉得应该让苏乙去试试,真的很合适呀。

但苏乙的资历是大问题。

他昨天刚进厂,是个新得不能再新的小萌新,如果正常来说,就算再顺顺利利,苏乙也要一年实习期满转正之后再熬三年,才有提副科的资格。

现在的苏乙就是个实习生,根本没资格提干。

但这也不是绝对,毕竟还存在“破格”这一说法,要不然李新民也不可能把苏乙放到沉红彦身边,打算让苏乙半年后接沉红彦的班。

但就算再破格,也不可能刚来第二天就破格的。

这不是破格,这是乱来。

李新民的提议再次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但这次李新民心态稳了。

他慢悠悠反问道:“咱们现在是在提副科干部吗?咱们不是只是在讨论厂报副主编的工作调动问题吗?这个岗位现在难道不是办事员岗位吗?苏援朝是不是办事员?他为什么没有资格竞选?”

“至于这个岗位一年后提不提副科,那也是一年后的事情,需要现在就考虑吗?”

这一击打得精准,李新民反击得很成功!

但也仅仅如此了,毕竟他说破天,也改不了苏乙刚来的事实,领导们不认识他,也自然谈不上信任。而且这个岗位就是准副科,这是心照不宣的,你李新民偷换概念,但大家又不是傻子。

因此局面对李新民还是很不利,不但杨厂长和杨树谭极力反对,就连沉红彦也隐晦表示以稳妥为主,毕竟他这个正科也需要杨厂长拍板才能给他。

但李新民毕竟不是纸湖的老虎,在他一再据理力争下,还是为苏乙争取到了一个竞争的资格。

那就是除非苏乙能证明他比李路程和张春梅更适合做副总编,并且他的能力受到过半厂领导的认可,否则他这个特招大学生,就乖乖去给副总编打下手熬资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