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儒的话,董卓摇着头说道:“哦?并州一个苦寒之地能有什么说法?”
李儒笑道:“就是苦寒之地才好,并州虽然也有太原王氏这种大世家,但却不像关东大部分地区和司隶地区一样中小世家遍布,虽然也有几个家族,却构不成威胁。”
“而且并州足够混乱,有黑山贼,白波贼可以收服,收服其中一部分后就能占据并州中北部的大量郡县。”
“占据郡县刘和怎么可能不来打呢?”
“他打的下来吗?岳父大人带着三千嫡系和五千并州军,并州还有牛辅的两千兵马,再收服了白波贼后,我军人数至少也有数万之众,刘和想要打下来至少也要同等兵力,甚至需要十万大军,现在的朝廷有能力组建如此规模的大军吗?”
“原来如此,可是长安那边还有我的上万精锐部队,难道就这么放弃了?”
“岳父大人放心,我已经让郭泛校尉前往长安军中了,命令他们直接北上,绕路来并州和我们会合。”
“等到大军一到,收服了白波贼和黑山贼后,再联合鲜卑人和匈奴人,就随时都能南渡黄河,兵临雒阳了。”
董卓听完哈哈大笑道:“还是文优做事令我放心啊,不过这次可真是吃了个大亏啊,这个刘和居然在最要紧的关头醒了。”
李儒面无表情的思考片刻后说道:“岳父大人,你说刘和会不会是装的?故意等我们冒头?”
董卓摇了摇头说道:“不太可能,消息是袁隗送来的,下手的人也是袁隗安排的,应该是刘和的人给刘和找到了解药,这才让刘和苏醒,以至于坏了我们的大事,好了,不提这个了,还是抓紧前往并州和牛辅会和吧。”
“嗯。”
雒阳,北宫崇德殿。
刘和接过何太后写好的诏书,看了看说道:“写的还行,我这就派人送过去。”
“对了,之前宦官都被杀干净了,现在也该重新招一批宦官入宫侍奉了,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人一定要靠谱。”
刘和想了想说道:“还是算了,我建议直接废除掉宦官才好。”
何太后皱着眉头问道:“你也想让那些郎官入宫吗?”
“当然不会,万一你看上哪个小白脸怎么办?会有损皇室威严的。”
“那你呢?你做的事就不损坏皇室威严了?”
“那能一样吗?我本身就是皇室之人。”
何太后闻言白了刘和一眼,却又十分妩媚,令人欲罢不能。
“既然你既不想用宦官,也不想用郎官,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用女官吧,分两种,一种负责照顾你们这些先帝的嫔妃和陛下还有陈留王,将来陛下有了子嗣一样由她们照顾,年纪就定在十四岁到二十岁之间吧,另一种便行杂役之事,招收体力较好的女子,年纪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
何太后说道:“还不是便宜了你。”
刘和连忙说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地位再高也是臣子,宫里的女子是我能随便碰的吗?肯定不是啊,对不对?”
何太后故作狠辣的说道:“你要是再敢在宫里招惹别的女人,招惹一个,我就赐死一个。”
刘和讪讪的说道:“知道了,知道了。”
很快,两人就把招收女官的事情敲打,刘和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回头问道:“对了,你那妹妹和侄媳妇好像还在我府上呢?怎么办?要送到舞阳君哪里去吗?”
何太后说道:“嗯,这样也好,要是可以的话,你再帮我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娶她们。”
刘和闻言突然来了精神,开口说道:“干脆让她们俩都跟着我好了。”
何太后怒道:“你敢!”
刘和快速说道:“你妹妹是张让的儿媳妇,那些名士为了自己的名声,肯定是不会娶她的,也就是我愿意了,至于你侄媳妇,她肚子里的孩子我收了当养子,待遇和我的孩子一样,而且还可以跟着你们家继续姓何,怎么样?”
刘和说完后,何太后犹豫了一下,刘和给的理由让她心动了,给尹氏找个好人家倒是不难,关键是尹氏肚子里的孩子。
毕竟那是她们何家的血脉,能姓何肯定都最好的,刘和给的待遇相当不错,何太后也很心动。
还有自己的妹妹,是张让的儿媳妇,现在宦官已经倒台了,那些名气稍微大一点的名士都很难接受,能接受的就未必能给自己的妹妹一个足够优渥的生活条件了。
因此何太后变得犹豫不决,只能警告刘和道:“不许你碰她们,等我先考虑一下,再和母亲商量商量。”
“知道了。”
应下何太后的话后,刘和来到尚书台,发布几个诏命。
因为董卓的逃离雒阳,不知去向,暂时也没法对付他,所以刘和打算先收拾一下当下乱做一团的并州,至少要先把白波贼和黑山贼击败,不能让他们一直为非作歹,再重新将匈奴人压制,并赶走鲜卑人,让并州恢复安定。
而想要实现这些目的,光靠雒阳的兵马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刘和计划从益州调集一些兵力和将领,交给战斗经验丰富的朱儁统领,先从白波贼开刀并逐步稳住并州。
于是刘和下令让吴懿徐晃张合三人率领两万兵马赶来雒阳,并调荀彧为尚书令,荀攸为河南尹,原河南尹王允改为尚书,同时升河内太守朱儁为后将军领河内太守。
不过此刻还有一个难题难住了刘和,那就是益州的掌权者该让谁担任,益州毕竟是自己经营多年的大本营,之前有荀彧在,自然不会出事,可现在自己需要荀彧来中央帮忙,益州就必须找一个合适的人接替荀彧了。
其实让荀攸接替荀彧是可以的,但是河南尹这个位置过于重要,也需要一个自己人掌管,因此荀攸就不能留在益州了。
还有汉中太守卫觊,让卫觊掌控益州也可以,只是凉州一直没有平定,时刻都能威胁到汉中,所以卫觊也不能轻易离开汉中。
这就让益州刺史的人选很难挑了。
其实单说能力的话,朝廷有不少人都可以接替荀彧的位置,关键是其中大部分人刘和现在还不敢用,能用的这几个又很有可能不愿意去。
比如蔡邕,再比如马日磾,他们几个一心想要修史,让他们去益州属实有点为难他们了。
这时,刘和突然想起了历史上和荀彧在同一列传的郑泰,郑泰绝对是忠于朝廷的,而且能力也不错,就是刚刚辞官回家,暂时不再朝廷,不过没关系,荀彧和荀攸没几个月的时间是到不了雒阳的,这段时间刚好把他找回来,回头自己和他见一面再让他出发去益州。
而这只是对益州的调动,刘和今天可不止只有这么一点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