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和勾结黄巾贼的证据!你是说袁家还和黄巾贼勾结过?”
“对。”
“袁家为什么要勾结黄巾贼?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因为党锢,党锢之祸让无数清流名士得不到重用,甚至都得不到任用,而名士和名士之间又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党锢在最后影响到了所有世家,这就逼得作为世家领头羊的袁家必须想办法打破党锢。当然,勾结张角的不止有袁家,还有其他几家,我们得一个一个收拾。至于我是怎么知道的,是张角亲手把证据交给我的。”
“现在在哪?”
“在我府上呢。”
“你快派人去拿来啊。”
刘和看了何太后说道:“不着急,就算取来了,袁家的人也不能全都杀掉,更何况现在得先对付董卓。”
“为什么不能全部杀掉?”
“袁家的能量和影响力太大了,现在各地刺史郡守都有自主权,有兵有粮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和袁家关系亲近,一旦将袁家全部除掉,势必引起这些人的反弹,若是被有心人利用的话,关东地区再不归朝廷所有。”
“我记得,袁家这一代最出色的袁绍已经逃离雒阳了。”
“可明明是袁家先勾结黄巾贼的,他们凭什么反弹?”
“凭借舆论和势力,虽然我们有证据,可是百姓不知道啊,百姓是具有一定的愚昧性的,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往往都会顺着当地读书人的思路去拓展,而现在的朝廷,根本没有能力影响到这些地区。”
“那又怎么样?只要杀掉冒头的就好了。”
“你说的轻巧,怎么杀?谁去杀?凉州还未收服,并州有黑山贼,有白波贼,时不时还有匈奴人和鲜卑人入寇,光是应付这两州的事情就已经足够让朝廷焦头烂额的了,一旦关东地区因为袁家的灭门而大举反弹,朝廷就真的要玩完了。”
“可是...”
“你听我说,荀子中记载过孔圣人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就是再说百姓的重要,所以,现在还不能全部杀掉,以免有心人借此鼓动百姓反叛,不过,如果只杀掉一部分人的话还是可以的。”
“杀一部分,其他人不会报仇吗?”
“当然会,但如果杀了袁家这一代的家主和下一代家主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会怎么样呢?”
“剩下的人,势必会争夺袁家家主之位。”
“对,毕竟袁家家主代表的可是世族的领袖和数不清的政治资源。袁隗活着都做不到完全压制袁绍袁术这两个野心家,更何况他死了之后呢。”
“现在要杀吗?”
“收拾了董卓再来对付袁隗,到时候再制造点意外,让袁术跑掉,让他去和已经逃离雒阳的袁绍争夺,我们则趁着这段时间收拾掉凉州和并州的乱局,之后,集结凉并益三州和司隶地区的力量,就能重新压制所有关东刺史和郡守,慢慢的收回朝廷赋予他们的权力。”
“听着好复杂啊。”
“放心吧,有我呢,我会处理好这些的。”
“之后呢?”
“什么之后呢?”
“重新收回权力之后呢?你还想做什么?”
刘和笑了笑说道:“你不会以为这种事情是几年就能解决的吧?我告诉你,等到一切重归安定的时候,我应该已经死了,不过会有一个比我更出色,更忠心的人来完成剩下的事情。”
“谁?”
“别问了,他还是个孩子呢。”
“好吧,那就不问了。”
“不对劲啊,董卓怎么还没有动作?”
何太后靠在刘和怀里低声说道:“怎么了?为什不对劲?”
“董卓想要翻盘就必须抓紧控制住皇宫,尤其是陛下和你,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攻打皇宫,真是奇了怪了。”
“皇宫没事不是好事吗?”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现在不动手一定是有别的目的。”
“那该怎么办?”
“先按照我刚刚说的,写赦免诏书,拉拢了吴匡再说。”
何太后抬起头,皱着眉头问道:“真的要写吗?我听说他杀了我哥。”
“我知道,但现在必须拉拢他,何苗的仇先放一放,等我慢慢夺了他的兵权,他不就任由我们炮制了吗?”
“好吧,我这就写。”
“嗯。”
很快,何太后坐在龙椅上写起诏书,刘和站在一旁思考如果自己是董卓现在会如何行动呢。
就在这时,赵云突然跑入殿内,对着何太后和刘和说道:“太后,将军,董卓跑了!”
刘和闻言猛的睁开眼,一字一字的说道:“往哪里跑的?”
“斥候回报说是往西逃的。”
“西?”
“对,往西逃的。”
“奇怪,难道是董卓疯了?怎么会往西跑?”
这时,何太后也写好了诏书,抬起头说道:“往西怎么了?他的旧部不是在长安吗?往西不是很正常。”
“没错,他的旧部是在长安,可是长安还有皇甫嵩,还有盖勋和关羽,他们三个加起来差不多有五万兵马,只需要快马加鞭送一封诏书过去,董卓就不可能和自己的旧部会和。而且就算董卓真的和自己的旧部会和了,也不能是他们三个人的对手,往长安逃只是死路一条。”
“而且我在你大哥死的时候,就做了准备,潼关的一万兵马已经朝着雒阳赶来了,董卓往西逃一定会在肴涵古道撞上他们。”
“子龙,你派人再去查,董卓数千人的踪迹是不可能抹去的,找到这支兵马后,必须想办法确定董卓是不是在里面。”
“诺。”
随后,刘和又派人快马加鞭前往长安,一共两个命令,一个是给甘宁和贾诩的,如果董卓真的往西跑了,让他们务必拦住董卓,和自己完成夹击。
一个是给皇甫嵩和盖勋的,让他们想办法吞并董卓的旧部。
与此同时,雒阳西面的董卓军突然调转方向,往北而去。
董卓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女婿李儒,他本想和刘和拼死一战,胜了,他就能登上权力的顶峰,败了,最多也就是一死,可李儒知道后,非要让他逃走,而且路线也是李儒定的。
终于,董卓还是忍不住问道:“文优,咱们为什么要往北逃?长安还有我的旧部,咱们不应该过去召集他们吗?而且凉州还有叛军,刘和要是真的往死里整我们的话,我们还可以和韩遂合作啊。”
李儒说道:“雒阳的东面和南面是关东地区,咱们去了肯定会受到当地势力的针对,西面虽然有岳父大人的旧部,但也有皇甫嵩的部曲,以皇甫嵩的性格,一定会和岳父大人为敌,往北就不一样了,北面可是并州啊。”
“那又如何?”
“岳父大人有所不知,这里面的文章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