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出差的老师和同学回来的日子,估计下午才能到。
张森上午继续陪着女友,回公司办公,顺道看下财务那边的回复。
听着李梅的汇报,张森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没有插话。
珠江新城的写字楼空置率达到了28.6%,吸纳量从07年的11万平降到了6万平,梅姨不是很看好。
但是张森做了决定,而且这边呢的操作,也的确是颠覆了李梅的想象。
所以,李梅也只是单纯的介绍,而没有给到张森的任何建议。
其实按这个月财务收入,个人加公司的款,张森全款拿下是没有压力的。
但不管是张森,还是李梅,都不计划和不建议这么操作。
“那就按六百万来申请吧,看有没有问题。也不用转抵押了,直接按三年经营授信贷款做。”
张森不想为了省那么几万块钱,搞的太复杂,有需要的再安排就好。
“三年,一个月十几万,按目前的经营情况还是很良性的。”
负债率为零,这次贷款六百万,综合下来公司的负债率估计也在30%左右,还是很稳的。
至于对方说的,抵押房产一类的,张森表示不要去考虑,除了占用资金,没有额外的好处。
“那我这边就安排去申请贷款,然后联系代理去沟通写字楼?”李梅再次确认。
“嗯,五百万预算出去了,就没有写字楼的计划了。我个人的三百万,你让代理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楼盘。”
“对了,争取这个月能够落地,新楼盘,不要二手的。”张森连忙补充。
过了元宵,文件应该就差不多出来了,三月份开始回暖就没这么方便了。
李梅确认张森要的住宅要求,确认不用贷款,就离开了。
下午回到学校,清远的队伍已经回到,在交接工人的资料。
包括个人档案、身份证复印件、当地基层开的介绍书,还有一式三份的劳动合同,一人一个档案袋封装。
王璇敏安排了留守的学生干事将资料符合,录入oA系统,然后再让大三大四的同事用另外的电脑确认信息。
“哟,不是说留守学校嘛?怎么回到学校看不到人。”
看到张森进来,王璇敏嘲笑道。
张森没有理会,笑着打了个招呼,往楼上院长办走去。
不能这样简单的退去,争取点实际的利益。
“咄咄”
在听到刘院长的请进后,才进办公室。
“来,坐这边,等下座谈会你也要参加。”
刘院长从办公椅上站起来,走过来沙发这边,招呼张森。
“谢谢院长。”
“又忘了,叫我老师就好了,简单点。”刘院长再次改正张森的称呼。
“老师,有个事情,需要再报备和确认一下。”
说到正事,刘院长也换了坐姿。
“我们之前规定了工资转我们的公户,再发给工人,现在有个问题。”
“要不要统一给所有的工人办银行卡,学校或者领导有没有指定的银行。”
张森提道,然后瞄了眼刘院长。
这个问题,刘院长是真没想到,太细节了。
“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不过我们需要将这些工作做到前面来,不能等工人发工资了才一个个的去办理。”
刘院长一边说,一边思索着张森提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
“你有没有建议?”试探张森一下。
“没有,你知道我有公司的。不过我公司的合作银行比较远,在市区,注册的时候代理机构帮忙选的。”
张森坦诚的说,刘院长也有点懵了。
不过这银行只要是正规,不至于有什么影响,而且自己和顾问老师也在盯着。
“那就你这边,再花点心思和精力,将这个事情给处理好了。”
刘院长没有想到什么坏处,便直接让张森去处理,这样才知道张森有什么想法。
接着,就是师生闲聊,等待人齐准备开座谈会了。
四点多,所有带队辅导员和王璇敏,还有学生干部都到齐了,才移步到会议室进行座谈会。
很正式的,安排了一个文书在记录会议内容。
会议结束后,所有参会的人员,还有在办公室的学生,一起到饭堂弄了个庆功宴。
张森拉了一下王璇敏,将自己和刘院长沟通的事情,传达给了学姐。
“银行好像离我们这里都挺远了,就Atm也办不了卡啊。”
王璇敏觉得学弟这是给自己添堵,哪有一出差回来就安排工作的。
张森指了一个方向,就学校不远,临街大道。
“那边不是有一个银行的网店吗?平时没有留意到吗?”
“那个什么城市商业银行?是不是正规的啊,不会是李鬼吧。”王璇敏咋胡。
“当然是正规的啊,本地自己人的银行,你找人问一下嘛。咦惹。”
张森嫌弃到,但没有直接介入进去。
去接女友的时候,顺道和梅姨打了个招呼,说学校这边有计划办劳务派遣的银行,将这个人情送过去给陈主任。
陈美玲听到能开一千多个户,惊呆了。
幸好张森也有和李梅聊过这方面的事情,将大致的情况告诉了陈美玲,要么自己上门找人谈,要么等张森安排。
“我还是等张老板的通知吧。”
这礼节问题,陈主任可不会犯。
果然,第二天王璇敏便找到张森,一起去找网点沟通。
出发前,张森编辑短信通知了梅姨,陈美玲早早就在行长办公室对着窗户给行长介绍。
“哦,男的就是张先生咯,这女的是谁?”李行长问。
“张先生在校办公司挂常务副总,那个是总经理。”陈美玲已经好李梅确认过信息。
张森陪学姐和咨询台的小姐姐说要批量给工人办卡,小姐姐就电话让陈美玲下来接人了。
过程太顺利,幸好学姐是不清楚,换成刘院长,估计就想明白了。
李梅提前和陈美玲打了招呼,沟通比较迅速,相关资料给到王璇敏,回校找院办盖章签字就行。
相关的身份证复印件,统一在学校复印好,再和资料一起送来银行。
“你们也可以开个基本户在我们行嘛,这么操作方便很多。”
行长借故进了接待室,客气的建议两人。
“公户账户这些都是学校财务部在跟,这个涉及到工人的,才是单独操作,不好意思。”
对方给了这边便利的开卡配合,王璇有点不好意思。
李行长没有继续推销,给了两张名片两人,就出了接待室。
“公户是公户,基本户是基本户,你可以和学校建议一下吗。”
“我看你是法人,还是”陈美玲还想继续说啥。
张森打断了,还是没长记性啊。
“那个没什么了,我们就先回学校,麻烦陈主任了。”
“哎,好好好。”陈美玲尴尬的笑了笑。
回校的路上,王璇敏说没想到会这么方便,自己办张卡没有一个小时办不下来。
私人办卡和企业办卡,那是一回事吗?还这么大的规模。
“规模大有规模大的好处,就算不赚钱,只要不亏损,就天然的拥有了成绩。”
张森感慨道,这应该是新世纪最后一波有胆量就能赚钱的机会了。
再往后走,要么钱生钱,要么就是有足够的技术了。
自己这种纯扣嘴皮子的,就这一班车了。
张森没跟学姐回校,到了校门口,拐到了公司去了。
刘院长得知王璇敏回来后,问了这趟行程的情况和细节,也没有发现张森在中间起了什么作用。
算了,不管了,专心等接下来的人员就位了。
-----------------
正月十六,返校学生刚报到,大下午的刘院长就组织了人手准备迎接工人。
开学了,社会车辆不方便进入校园,还是这么多人。
找了领导帮忙,在区体育馆借了半天的场地,中午全部学生干部赶过去帮忙。
学院的学生会,也给安排了任务,张森统筹协调,王璇敏协助。
一千多人,纸上就几个字,但到人了就哗啦啦的乌黑黑的一群。
张森安排所有的学生干事套上袖套,负责客车秩序,引导一台车一台车的下客人。
在没有得到通知的时候,车门不开,一车一队。
一队工人进场,下一队再下车拿行李。
然后大三大四去招聘的学姐学长,按地区和姓名,对应分配的企业安排到不同的区域签到,签派遣协议知情书还有银行卡签领。
简单的讲了一下话,边安排工厂接收工人,并确认驻点联络人员。
一家厂,安排一个大四的实习生驻厂协助管理和联络,安排两个大三的学生进行课余协助。
工人坐车比较久,长话短说,就让联络员跟车带着工人登车转场。
校报的摄影师和摄影社团的摄影师,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
市里也来了领导,省台的记者现场录制新闻,张森功成身退收到幕后,用对讲机指挥。
王璇敏给退出来,配合着校长、院长和刘院长一起接受领导为赞誉和记者的采访。
终于结束了,这一次活动完成,就能行成相关的流程记录,后边就会轻松很多了。
陪着同学一起收拾设备,张森也再次更改计划,再转回以自己公司为主的生活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