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明强一行一行的逐个字的看过去,从格式到内容,以自己商学院专业的角度看,算是入门。

“你上面的数据,是从哪里获取的,可信度如何?”初略过了一轮。

张森坐在椅子上,挺直身子,清晰的回答。

“一个是省府公开信息,一个是省人社,还有就是工商的公开信息。时间有点急促,数据还没校对。”

刘院长点了点头,跟着计划书问了几个问题,张森都一一作答。

“你对于整个项目的可行性评估,是基于数据还是什么来核算的?”刘院长加码。

“数据应该是占了四成,剩下的是基于我这学期的课堂知识,和我这半年的创业经验来评估的。”

张森决定将自己公司情况也坦白出来,毕竟信息也是公开的,用在这里可以增加说服力。

“哦,说说。”这是刘院长没有掌握的信息。

一旁的王璇敏也惊住了,她也没有留意到,只是以为张森在兼职,没想到是老板。

张森大概说了一下自己店铺和公司的情况,以及对接供应商和工厂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信息。

都说是就业率低,但是另外一头,工厂和企业都存在用工荒的问题,媒体的报道也是以其中一方来放大吸引眼球。

“所以,我评估可行性的基础是从社会人文的角度出发的。”

“劳动力输出地缺乏专业、可靠和稳定的信息载体,工厂和企业用工方也没有专业的服务机构能够承接这方面的资源,两者存在很大的信息鸿沟。”

“同时,企业和工厂逐年用工成本上涨,原先的工人随着经济收入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刺激,产生了不稳定因素,频繁换工,导致了用工荒和就业荒的问题。”

“如果我只是创建一家普通的职业介绍公司,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杯水车薪,而且公司也不一定能持久。”

张森诚恳的凝视着刘院长,说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以学校团委身份加持,这些问题不敢说迎刃而解,至少能够获得终端双方的认可和支持,具有了可持续的可能性。”

“最关键的是,我们管理类学生,能够拥有一个专业研究的基础平台和产学研的闭环链条。”

张森给这个项目加上了人文功能,就看这一点能否打动面试官了。

刘院长没有继续询问,也没有说明,继续翻阅着手里的计划书。

终于,双手将计划书合拢,刘院长看着张森。

“商业计划已经非常的详尽了,相关的预算和来源,我也知悉。但是这个决定,需要上会讨论,才能给你答复。”

“不管学院办公会能否通过,我都建议你能够坚持去尝试。对了,你刚才说的校外的项目,会不会受到影响?”

张森理解,回复刘院长,“运气不错,已经上了正轨,目前有专业的团队配合我运营,不会影响我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的。”

刘院长听完,赞赏的看着张森,说下周一之前,会给张森一个明确的答复。

同时和办公室里的学生干部说:刚才的的讨论内容,保密,在没有文件出来之前,不要讨论。

同时,给张森打了预防针,不管结果如何,这个项目都是张森的。

“啪”刘院长走出办公室后,张森后背挨了一掌。

“可以嘛,这计划书都唬住院长了。”王璇敏笑的很开心,自己这个伯乐寻到了一匹好马。

是不是千里马还不知道,但至少知道了,是好马。

“是书记,都说了是我们团委的书记咯。”张森故作认真的辩道,气的王璇敏举手欲打。

学校同意,就去尝试,如果学校不愿意下场,那就算了,张森嫌麻烦。

告别了办公室里的小伙伴,张森电话发了短信,将这边的结果告知班导。

回到公司,和吕安宁还有刘浩说明了一下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看两人有需要的话可以找学校申请一下。

罗青看到张森,跟着进了老板办公室。

“老板,几个设计师都面试了,这个是面试结果,你看下要不要安排复试?”

罗青递给张森一叠简历,最上面放着一张表格,标注了姓名,分数和面试评价。

示意罗青坐下来,自己接过简历,一一细看。

“兼职的可以坐班的,都安排进来,你这边做一下时间排表,安排到四楼。”

“这四个应届生,你安排一下周六过来我进行复试。”

将简历看中的,分在一起,没选中的反过来叠一起,递给了罗青。

“好的,我和小颖说一下。”罗青接过资料。

罗青刚出办公室,姜晓明也“咄咄”的敲门进来。

“在二楼办公还习惯不?”张森示意坐下。

“这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我们主要也是在外面出来,回来呃也主要在仓库选货比较多。”

“老板,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开的都是连锁bc店,单店考不考虑开拓?”

姜晓明签了苏铂超市的合同后,又继续开了两家本地连锁商超,已经有五家连锁商超了,总店数超过了五十家。

连锁超市的量比较大,管理也方便,但是回款压力相对也大很多,姜晓明想开拓单店分摊回款压力。

张森没有回意,叫了一声唐颖。

“小颖,现在玩具、文体的库存还有多少?按零售价来算,不含网店的安全库存。”

唐颖说要看看,跑回去工位上。

“等小颖的数据出来看看,如果库存量能支持,可以尝试一下,如果库存量不足,就等到年后再拓展吧。”

张森让姜晓明沉淀渠道的管理,将商品陈列和氛围给搞起来,春节收割狠一点。

“老板,库存按零售价来算不到一百五十万了。”唐颖给了一张库存表过来。

年底了,五十多家店压力太大,必须稳妥,保证资金链的安全。

“好的,那我就先维护现在的渠道,先不开拓。”

姜晓明没有争取,毕竟真的拓展,需要增加人手,老板也需要考虑成本。

张森来到隔壁财务室,问李梅线下商超有没有回款。

“除了万民超市要到十五号回款,其他几家都回了,报表刚准备给你,看到小明进去了就还没给你签。”

张森接过报表,苏铂回款了二十万,进了公户,这系统不错呀。

另外一家超市,万盛超市,二十来家店,才产出十二万,还需要努力。

剩下两家都是小超市连锁,加起来不到十家店,八万多。

“这些超市的资金,麻烦梅姨盯紧,一旦没按时回款及时提醒我。”

张森对过账户金额,签批报表给李梅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