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严大海夫妻在县城的宅子里见到了这个姓程名继康的商人,面带笑容,前倨后恭,一看就是精明的商人。不得不说这个人的商业嗅觉很敏锐,他本是来平安县办事的,在酒楼里吃了豆腐后,发现了商机。平阳县没有卖豆腐的,他想:如果自己花钱买下豆腐方子,在平阳县开个作坊,独家生意应该不错。于是他多方打听,顺藤摸瓜找到了严大海。云清后世做过多年生意,她很欣赏程继康这样脑瓜子灵活的人,价格差不多她就打算跟他合作。寒暄几句后,严大海说:“我把方子卖给你,你只能在平阳县做豆腐,其他县我会另外找人做,你打算出多少钱?”

对方试探地说:“我出200两如何?”

云清说:“豆腐的原料是黄豆,一斤黄豆能做四斤豆腐,质量上乘的黄豆两文钱一斤,而豆腐卖四文钱一斤,加上人工和其他费用,一斤豆腐的成本也就一文半,利润是两文半,我这一个作坊一天做1000多斤,一个月差不多能挣75两,平安县目前我开了两个作坊,那一个月就挣150两,而且这个生意投资很少,无非是木架子、竹筐子还有石磨什么的。您出200两买方子是不是不太厚道?”说完后,严大海领着他去后院的作坊,现场看了看。他也不怕被偷着学了手艺,最关键的是卤水,掌握在自己手里。

程继康看了做豆腐的全过程,挺简单的,心中赧然:“那我再加200两。”云清笑了笑说:“我正在研制另一种吃食,也是用豆子做原料,到时候平阳县的经营权也可以优先卖给你。”于是一番拉锯战,价格定了500两,卤水云清做成固体的,一两银子卖给他五十斤。双方签定契约,并去官府备案。严大海手把手教他做豆腐,程继康屁颠屁颠地跟在严大海身后,学的那叫一个认真,直到他自己能独立操作了。临走之前,云清拿出穆家做的精盐说:“这盐是我用粗盐提纯后的精盐,没有粗盐的苦涩味,用它做咸豆腐和豆腐干,味道更好,你自己尝一尝。”程继康不用尝,用眼睛看就知道精盐色泽洁白,没有杂质,放在舌头上舔了一下,的确味道纯正,不由自主地问:“精盐多少钱一斤?”云清知道他上钩了,不紧不慢地说:“咱们第一次合作,给你个优惠价,外面的粗盐卖60文一斤,我也给你60文一斤,现在我只有200斤。”

“我全要了!”老程很豪爽地说。云清嘱咐他:“精盐的事要保密,咱平民百姓就是想平平安安地挣钱,我可不想惹麻烦。你懂我的意思吗?”程继康立马保证:“我明白,放心吧。透露出去对我也没好处是吧。”

第二天,老程美滋滋地走了,带走了50斤的固体卤水,200斤盐,回家发家致富奔小康去了。

看着到手的银子,严大海很激动:“媳妇,我明天就出发去别的县城卖方子。”云清说:“你一个人出去我不放心,到了外地人生地不熟的,万一出事就得不偿失了,咱们从长计议。放心吧,是咱的钱跑不了。”

严大海琢磨了一下:“让云岭和我一起去怎么样?”云清点头:“也可以,其实我跟着去最合适,现在天热,豆腐放一天一夜就酸了,我有空间,可以保鲜,带点豆腐做样品更方便,否则光凭嘴说,人家能信你?只是咱俩都走了,家里我不放心。我再想一想。”

县城书院里,严大江收到了县丞家的公子的邀请,请他去茶楼一叙。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地来到茶楼。史公子开口:“严大江是吧?县城的豆腐作坊是你哥哥严大海开的吗?”严大江说:“是的,公子。”

“我家里有个庶妹,年方二八,我爹正在给她找婆家,我听说你熟读诗书,文采斐然,有意将妹妹嫁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严大江赶紧行礼:“多谢公子夸奖,我马上回家让我父母托媒人上门提亲。”天上掉馅饼了,岂有不接受的道理。

“不过,我有个条件,要用豆腐方子做聘礼。等你成了我妹夫,你考科举,我也可以帮衬一二。”

严大江明白了,史公子是想要豆腐方子,否则怎么会看上他一个农家小子。于是他为难地回答:“豆腐方子是我哥的岳父家的,况且我哥已经分家单过,不一定能给我豆腐方子。”不得不说严大江还挺有数的。

史公子皱着眉头说:“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你回家和你父亲商议一下,然后给我答复。还有味精是不是也是你大哥做的?”

严大江摇了摇头:“没听说什么味精,应该不是我大哥做的。”

对于史公子伸出的橄榄枝,严大江很是心动。自己读书这么多年,考了两次,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如果能得到史家的帮助肯定会事半功倍。史家可以说是平安县的地头蛇,县令换了好几任了,县丞却十多年一直没换。可以说他在平安县已经是树大根深了。

严老爹听三儿子说了来龙去脉,心中意动:“如果能和县丞大人家做亲家,那这段时间的郁闷就会烟消云散,那他就是大河村高高在上的存在。”但是转念一想,那方子自己说了也不算啊,和穆家关系那样僵,他们不会轻易拿出方子的。严婆子觉着这是天赐良机,一定要抓住机会,她说:“老头子,不如让淑芳去豆腐作坊里干活,多干几天不就把方子学会了?”严老爹点头:“那就照你说的办,我开口了,老大出于孝道也不能拒绝。”

淑芳来到严大海家,立春告诉她:“大哥和嫂子去穆家了。”原来,云清算着时间,山里得枸杞差不多红了。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时候去找枸杞树比较容易。她想去挖些枸杞苗回来栽种,枸杞比较容易成活,每一棵枸杞树周围肯定会有前几年落下的果实长出的小苗,其实她也可以用种子培育枸杞苗,但是那得三年以后才结果,如果能挖些长了两年的苗,明年就能结果,就能见效益。正好这几天收蝉蜕已经进入尾声了,知了猴出土前后也就半个月的时间,过了这个季节就没有了,知了产卵以后也不好吃了。偶尔还有来卖知了的,她把这些事交待给严二婶和立春,本来她也不在乎这点小钱,就是想给村里的孩子找点事干,况且,知了是害虫,它吸食植物的汁液,把知了的吃法推广出去,会有好多人抓着吃,也算是间接除害了。

严大海之前在木匠铺里定做了一条小木筏,放在云清的空间里,到了河边,放出木筏,撑着木筏就可以过河了,现在是河水最多的季节,运送货物必须有个木筏。

这个季节的山里,可以说是满目皆绿,杂草丛生,同时虫蛇鼠蚁也很多,危险无处不在,一般人不敢轻易进山。即使带着防蛇虫药包云清也不敢单独行动,只能跟着穆家人一起。

几天前,穆家人已经采了一拨枸杞了,有枸杞的地方都做了标记,其他人采枸杞,云清和严大海就挖枸杞苗。大点的严大海挖下来,云清就偷偷放到空间里,省时又省力。小点的放在背篓里,顺便把枸杞树周围生长的灌木和杂草清理掉,给枸杞充足的生长空间,这样长出来的枸杞果实才能更大更好。同时云清也建议穆易,挖些小苗栽在穆家周围,或者用树枝扦插也可以,平时稍微打理一下,清理一下周围的杂草,干旱时浇点水,山中腐殖丰富,也不需要施肥,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了,比农民种地容易多了。还有天麻也可以尝试人工种植,穆易也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