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晴点头,“我一直就是这么想的,可他非得赠一个婉兮,以后私里你们唤我苏晴同窗或苏晴都可以,别唤我婉兮,一听这名就像是‘惋惜’,惋惜什么,珍视眼下,握住当前,就没什么可后悔、惋惜的。”

柳殊一脸佩服,“苏晴同窗很是厉害,那么长的大学能讲得少有错漏。”

苏晴道:“我看了许久,亦学了许久,否则哪能释义,十一是陶大先生的课,你们可得预备好,一顿不吃是轻的,到时候一天不吃……”她笑得意味深长。

谢清雅惊道:“一天不吃……”这也太可怕了。

苏晴道:“时间一长,就知道他的上课风格,他授学子,是填鸭式,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弟子,上一堂课就不能中断,必须一气上完。昨日的功课得努力写好,否则就会失去得他亲自指点文章、学问的机会。”

甲二堂虽是饭堂的部分,但里头亦摆了两张大桌子,另一桌的学子一时间静谧无声。

谢清雅道:“我的文章不够好,对大学、中庸为题的文章,我到现在都是一知半解……”

苏晴默了片刻,“写好了,多改几遍,就像是你应考时写文章一样,今天写了改一遍,明天再抄再改,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改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早餐用罢,一号桌的陆续离去。

苏晴与谢清雅回到女学舍,整理书袋,抱了一张古琴。

抱琴、喜儿、欢儿也要去书僮学堂,但比苏晴他们晚半个时辰上课,听说一堂课只半个时辰,先生也会留作业,到月底还会考核,考得最差的人就会得到处罚。

今儿上午,举人班第一堂乃是琴艺课。

苏晴来得不早不晚,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宇文显扫过苏晴,不多时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从外头进来,身后跟了一个侍童,怀里抱着一方古琴。

众人齐齐起身:“先生安好!”

中年男子抬了抬手,“在下是京城书院的琴艺先生钟毅,得崔太傅举荐,现调入太学任举人班、秀才班琴艺先生。”他展开一幅画轴,“这是一曲琴谱,你们可照之弹奏。”

举人班今日有琴艺课,皇族、贵族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古琴,寒门没有琴的,便与秀才班的学子借琴。

苏晴的古琴是宇文晏送她的礼物,音色好,还颇有些名头。

“记熟琴谱,可照着弹奏。”

谢清雅坐在案前,纤手一动,拨弄起来。

苏晴连看了两遍,在心里轻哼了两次亦记熟了,随着琴曲而动,闭上眼睛,本能地倾注情意于琴弦,她这般样子,直引得宇文显望着她。

他弹琴已久,要像苏晴这样盲弹,自认不能,必须要盯着琴弦才可,她是如何做到的。

一时间,举人班里丝弦声起,隔壁秀才班正在上棋艺课,听着参差不齐、技艺各异,其间更是夹杂着几声刺耳杂音的琴音,简直是苦不堪言。

钟毅的眼睛在谢清雅与苏晴之间游走,谢清雅的琴艺好,可见是下了苦功夫学习,但苏晴的琴技生涩,却能盲弹。谢清雅的琴音自带灵性,而苏晴却赋予了琴音以温婉、宁和的意境,各有其长,苏晴的琴更有发展空间。

他喝了声:“停——”

前面的人停了下来,后面的人又听钟毅喝了一声“停——”。

琴音止,学堂里一片静谧,举人班与秀才班的课程排得颇有意思,举人班上琴艺课必是秀才班的棋艺课,同样的,秀才班上琴艺课时,举人班亦会是棋艺课。

钟毅坐下,“你们先听我弹一遍,注意指法。”

侍童递过古琴,钟毅手指落至琴弦,优雅的琴音飘出,苏晴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弹奏指法,刘翁翁蒙她眼睛,让她熟悉琴弦,当初她学琴苍白如一张纸,陶康教她如何赋予琴弦于情丝,她照着做好,自己的琴音亦有了意境、情韵。

苏晴随着钟毅的指法亦在学习的新的指法,原来那两处不懂的地方,有着精妙的指法,奏琴,有弹、拨、勾、击等,这些基础的技艺她皆学过,只是好些却用不好,她看过刘翁翁弹琴,亦看过宇文晏与苏皇后弹琴,各有各的特点。

钟毅弹罢,“我从三数到一,喊了开始你们便开始弹奏。”

“三、二、一,开始!”

一时间琴音齐拨,早前还能整齐,越到后面越是凌乱不堪,苏晴闭着眼睛,只倾注于弹琴,钟毅走近其他人,示意宇文显不弹,一个又一个地人停下了琴音,最后只余谢清雅与苏晴,苏晴闭着眼,谢清雅则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鹜。

她们的琴音竟能整齐同步,听到耳里,令人如痴如醉,有灵性,有意境、情韵,一时间恍若天籁。

一曲弹罢,苏晴脸上漾着喜色,刚才新学的指法,她能用了,也会用了,不用盯着琴弦就能使出来。

钟毅道:“大公主习得才贤精髓?”

苏晴眨巴着眼睛,“我的琴技先与母后学,后与太上皇学习,再后来是刘翁翁所授……”

陶康只是告诉她如何将苍白琴音赋予感情,并没有指琴技,就像是随口点拨了几句。

杨君然柔声道:“琴艺之中的盲弹乃前朝梅林三贤之中的才贤所创。”

梅林三贤分别被称为智贤、才贤、勇贤,智贤精谋略,江湖人称“神算子”,才贤学富五车,精书画、文章、诗词,勇贤以勇闻名,武功独步天下。这三人都推崇返朴归真,追求真我、真性情,甚至一度觉得人要返朴,不应着衣,就当如野人一般归于自然。

着衣这一点上,不为当时的仕林所接受,觉得人不是动物、禽兽,当有礼仪廉耻,着衣不仅是为了御寒,而是礼仪的一种。

但,这三人在文坛的供献不能小窥,智贤精棋艺、兵法,相传亦撰写有棋谱、兵法留于后世;才贤名篇诗词不少;勇贤则自创了两种武功,无人知道这是两种什么武功,只有传言,三人在茫茫人海中,共同看中了一个聪慧过人的弟子——陶康。

三人约定将毕生所学传于陶康,然,先是智贤病逝,那时陶康不足十岁,第二年又是才贤病亡,勇贤独自一人,止步梅林不出,一心教导三人共有的弟子陶康。

陶康十六岁时,勇贤谢世。

陶康独自在梅林生活数年,直至二十一岁方才迈出梅林,以梅林三贤共有且唯一的弟子而闻名天下,他不仅写得一手好书法,精通丹青,诗词文章亦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