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377章 封关令后引非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这道令的发布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目的只有一个,事关大唐粮食安全。

而皇帝令的发出是因为要将这两地作为大唐的粮食基地。

也就是李长河穿越而来时候带的麦种。

经过繁衍,到现在第三批都快要成熟了。

要知道第二批成熟的时候,其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六十四点五三斤。

比李长河原先预估的五十七点八斤整整多了快七斤。

那么预示着第三代成熟,那产量可破万斤。

有了这万斤当种子,那么第四代就可以直接上餐桌了。

不过这麦种的生长周期还没完全确定。

全因这麦苗在冬季时候生长缓慢,大概需要快四个月,来年三月中旬便可收获,但这样生长出来的小麦味道绝佳,李长河曾小批量尝试过。

而后,冬季一过,新的麦苗开始了狂飙模式,在水热适合的情况,下仅仅两个半月便可收获,不过味道就差了很多,没什么滋味。

而后到了六月份夏季,麦苗更是疯狂生长,比之上一生长期更加快速,李长河估摸着,这一次肯定更快,那就意味着大概八月底或者九月初能再收获一季。

到时候种下,到十二月再一季。

算下来,一年能达到四季?我去,不愧是经历过穿越的麦种,实力就是强。

不过这也是理想算法,实际上可能经过几茬时间和产量都会下降。

但目前,留给李长河预备的计划时间不多了。

所以,需要快速将汉中和南阳进行封关处理。

而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地方,原因无他,地理条件非常优越,水文条件也是绝佳,还有就是两地地理位置。

在还没有完全拿下北方劲敌情况下,这种高产麦种决不能流出资敌。

那么汉中之地,有何优势?

汉中,南临巴山,北临秦岭,只有东西两边贯通,其沃野千里,乃东部季风迎风面,水量充沛,光照充足,更是汉家祖地,龙兴之地。

再看南阳盆地。

这个盆地位于大唐腹心地带,被群山环绕,北部为伏牛山,东部为桐柏山,西部依秦岭,南部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

虽然南阳盆地边缘也有分布一些波状起伏的岗地,但这些岗地海拔在140~200米之间,岗顶平缓宽阔。

而盆地中部为海拔80~120米的冲积洪积和冲积湖积平原。

其盆地内河流众多,加之南阳盆地的气候温和,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这就预示了这一定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

当然地形依旧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只需要少量的人员管理,便可以封锁住这两个地方,不让这里的麦种流出去。

而这个皇帝令背后的真实原因,也只有政事堂的中央官员知晓。

而他们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瞬间也是明白背后意味着什么!

良种,一个可以打破任何时代平衡的麦种,一年多熟,产量惊人。

从这几个字中就知道意味着什么。

于是没有什么反对声,全票通过,并下严令。

而为了保护这麦种不流出,未来前往封关的将士也都需要严格筛选,这件事,事关帝国未来,决不能马虎。

而这道先遣令就是立马将封关消息带给这两地,将其升为国家级特别管理区。

告诉两地官员,从七月一日开始,两地许进不许出,胆敢有人不听令,格杀勿论,无论任何人。

所以想要想要离开的人,立马现在离开。

而消息很快传到两地,两地中的世家大族瞬间慌乱起来,难道朝廷又要对他们汉中和南阳世家大族出手了?

其他地方的世家大族也是惴惴不安,以为李世民又要开启新的一轮剿灭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