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七零年代开宝箱 > 第141章 拜访小姑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姑林华君,1933年出生,家中兄妹三人中排行老小。1950年建国后,她离开清水大队一个人闯荡沪市,几经波折后还是靠着父亲在部队里的关系进入了沪市棉纺织厂车间做工人。那时为响应领导1966年发表的“六二六”讲话,沪市开始在各工厂车间抽调表现好的工人去进行半脱产读书,学习以后得到医护证书,进入工厂医务室为工人服务。林华君在车间表现出色,被选中半脱产学习,毕业后拿到护士证被调到医务室。成为护士后林华君已经是干部编制,但是由于她是工人出身,在车间缺人手的时候还会去车间上班。

小姑父廖兴安是沪市本地人,和小姑在同一个工厂。小姑年轻的时候看上了作为工厂办公室干事的小姑父,仗着些许姿色在一众年轻女工人中脱颖而出,和小姑父结成革命夫妻。现在,小姑成了医务室护士,而小姑父经过多年打拼,荣升为办公室主任。

两人婚后育有两女一子,大女儿廖云儿比林瑶大两岁今年19岁高中毕业,小女儿廖雪儿比林瑶小两岁今年15岁正在上初中,小儿子廖小阳今年10岁上小学。

一家五口住在工厂附近的工人新村,生活美满、家庭幸福。

以上信息是林爱国从每年林华君寄回去的书信中提取出来的,他将此信息告诉林三寿,林三寿再讲给林瑶听。

林瑶根据小姑家庭情况准备了合适的伴手礼便和林三寿一起来到了工人新村。

杨浦区工人新村,坐落在沪市中心的东北方向,黄浦江的西北方向。五零年代,“工民村”是沪市最早的一批集中居住地。到五零年代末,杨浦区已有40余座大小不等的“工人新家园”。七零年代杨浦工厂路的住宅楼,设备和建筑都很完善,可以说是一个很高级的住宅区。

这里全是一栋栋三至六层、仿苏联模式建造的楼房,住宅区也是绿意盎然,能住在这里的工人已经算是工人的巅峰水平了。

这时候的房子都是厂里分配的,每个月会象征性的交上几毛钱。许多年里,工人新村是沪市城市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些建筑身上保留着城市巨大历史变迁中留下的印记。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人新村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场,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林瑶和林三寿根据信中所写的地址,沿着一条种满乔木的水泥路慢慢的往目的地走去。

路上遇到一个壮年男子埋头弓腰地拉着一辆很大很长的木板车一个劲儿地往前跑着,车上坐着老妇人、妇女和小男孩,妇女怀里还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宝宝。车上还胡乱堆放着几根长竹竿、几块木铺板和几大包行李。

这样的长途跋涉、拖家带口,他们不但不知疲倦,反而是一路欢快。应该是刚刚准备搬进工人新村的家庭。

在这个年头,能住进工人新村,绝对是一大快事,这个浪潮影响了千千万万沪市家庭的命运。

深入新村,外面玩耍的孩子渐渐变多,有的在楼栋下面成群结队大呼小叫地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在整个新村里漫无边际四处奔跑地玩“社安抓小偷”。

时不时有骑着自行车的人形色匆匆的驶过,挎着菜篮子的妇女慢悠悠的走在路旁,遇到认识的人还停下来闲聊几句。

一处小花园里,还有几个老人围在一棵大树下的棋盘边,双方横马跳卒,车攻炮轰,你来我往, 难解难分,杀得好不热闹。

美好生活的宏大叙事中,包含着每一个具体、现实的人所构成的故事。工人新村不仅有一栋栋的楼房,更有普通人连接起来的温度。

来到一栋四层住宅楼下,灰色的墙体,尖尖的屋顶。

这栋楼一梯四户,除了一楼,每一层楼均铺有木质地板。每一楼面四户人家,1室、2室、3室均为一室一厅,4室为内套的两室一厅,走廊里有两个卫生间、一个浴室供公用,一个大灶间足可放下四户人家倚墙而立的煤球炉,外面还有一个七八平方米含一大水斗的公共阳台。

据说这种房型的设计在当年是独具匠心的,既可解决工人住房的困难,又能让工人时时感受到灶间、卫生间、浴室和阳台四家合用的“集体生活”。可谓面面俱到,足以体现政府的人性化关怀。

当然,长时间的“集体生活”,各种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个时代,家家户户的人都很多,为了更好地使用房子,有些房子还会被隔开,里面有几个小房子,可以容纳好几个人。

小姑在三楼的4室,一家五口住小两室,在这个时代条件已经算好的了,还是因为姑父是办公室主任才能分到这个房子。林瑶两人沿着阶梯向上来到了304室,房门是打开的,但是没有见到里面的人。

“砰砰砰……”林三寿上前礼貌的敲了敲门。

里面没人回应,倒是旁边的人家听到隔壁有人敲门出来观望。

“林护士,林护士,你家有客人来了。”隔壁邻居大婶操着宁市口音大声的喊着。

“欸,来啦。”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虽说是鲁山人,但是由于出来久了,林华君的鲁山口音已经听不出了,取而代之的是沪市话的轻柔语调。

随后,一位40多岁的妇女从旁边的灶间出来。她身材稍显丰腴,穿一件花衬衣系着围裙,虽说是在忙活家务,但是头发依然梳得很整齐,能见到少许白发缀在发间。

“谁啊?”林华君打量着林瑶两人。

“请问是林华君吗?”这个时候林瑶就缩在林三寿身后,林三寿负责对外沟通交流。

“是的。”林华君用右手捋了捋头发,又扯了扯卷边的围裙,显然是很注意外在形象的中年妇女。

“小姑,我们是清水大队来的,我爹是林爱国,我叫林三寿。”

“小姑,我是林瑶,我爹是林建设。”知道找对人了,林瑶也礼貌的跟林华君打招呼。

“哎呀,原来是大哥二哥的孩子。快进来坐,快进来坐。”林华君听到林三寿如此说,赶忙将人让进屋内。

“这次来沪市办事,我爹知道了就让我们顺路来拜访您。”林三寿将带来的伴手礼递给林华君。

“来都来了,还这么客气。”林华君嘴上说着客气,手上丝毫不见推拒的将东西接过。掂量了一下分量,将东西放好后才开始端茶递水的招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