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帝不顾身份保密大忌,命埋伏在幽州的暗探联手,试图再次暗杀秦君屹。

然而他收到的结果,却是多年部署的暗探被连根拔起,一网打尽。

眼看秦家势如破竹,他再也坐不住,不顾朝中人心动荡,将秦家叛乱的消息告知众臣,并命他们进谏将才,讨伐秦家叛军。

然而一众大臣除了口诛笔伐,却束手无策。

第一个举旗造反的果郡王还未彻底剿灭,北狄又摸清了边防实力,大举入侵边境。

内忧外患之下,根本无力再调兵讨伐秦家军。

到了这时候,有朝臣忍不住会想:要是皇上没有卸磨杀驴就好了,若秦家依然掌控镇北军,既不会轻易谋反,又能威慑北狄。

只要秦君屹在西北,北狄王朝绝对不敢如此轻易地撕毁刚签订不久的合约,强势地卷土重来。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帝王之心,不在乎你有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你有没有谋反的实力。

秦家战功赫赫,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年迈的先帝担忧继承上位的孙子根基不稳,无法制约抗衡,就联合外敌设下陷阱害死秦君屹的父亲。

此时先帝在弥留之际,作为遗言告诉给了还是太子的新皇。

有了杀父之仇在,新皇与秦君屹之间,再没有君臣合契的可能。

在与北狄签订止战合约后,新帝不想大肆封赏,助长秦家声势,就迫不及待地借着赐婚麻痹秦家,暗中出手构陷。

只是新帝没想到,自己的举止,将秦家硬生生地逼到谋反的道路上。

见他们不支持对战,新帝怒斥一番后,发出圣旨,让与幽州相隔的冀州大营出兵讨伐秦君屹。

多日后,冀州大营统帅朱将军收到出兵圣旨,一时犯了难。

冀州作为幽州防守的后盾,兵力约有三万,比起幽州八万大军少了大半。

朱将军曾经痛失三千战马,却不见幽州牧抢夺,对秦家军颇为忌惮。

据他的情报显示,秦家兵力已有五万有余,又占有地利之便,真要前往讨伐,胜算渺茫。

即便朱将军依然抱有忠君报国思想,却也不忘正视敌众我寡的局势,提出增援兵力和粮草的诉求。

然而朝廷国库空虚已久,战争资源大量倾注在西北边防上,根本无法再输送资源给冀州大军。

新帝让他们以战养战,还道只要剿灭秦家军,那些改良麦种、先进农具,就都可以传至冀州及天下,造福百姓了。

朱将军紧密关注幽州时局,知道秦君屹每攻下一座城池,都约束将士不骚扰城中百姓,还推广燕云县的新政,深受平民百姓拥护。

除此外,他还不忘守护辖地的边关,有力打击扰边掠夺的外敌,保当地百姓平安。

说实话,他朱将军私心并不愿与秦家军对上,一面借着哭穷迟迟不发兵,一面暗中修书一封,送往秦府。

幽州,秦府。

正在陪伴妻儿的秦君屹收到朱将军的书信,展开一看,不由微微哂笑。

苏云宛随口一问:“谁来的信?”

“冀州的朱将军。”秦君屹走近,将信纸递给苏云宛看,“皇帝命他率领精锐,前来幽州平叛。”

苏云宛接过信纸,“哦?那他此举意欲何为?”

“他想阳奉阴违,借故不出兵,卖我们一个好。”

谈话间,苏云宛看完书信,大致意思是,朱将军想卖给秦家一个人情,借机获取麦种。

秦君屹见她折起信纸,又道:“就算他真的发兵前来,也毫无胜算。”

自皇家暗探拔除后,他就预料到会有朝廷大军讨伐,故而停下扩张的步伐,将兵力部署在西边与冀州的边界,并广建防御工事。

无论谁来讨伐,绝对讨不了好。

苏云宛的神色风轻云淡:“你告诉朱将军,咱们的良种只有一次增收功效,不能当自留种。我们的原则,只供给咱们辖地的百姓。他若想要新麦种,自己看着办。”

秦君屹笑了笑:“朱将军也有家眷留在京城,不会轻易改旗易帜,俯首称臣。”

“有了你这卸磨杀驴的先例摆在眼前,若他视而不见,愚忠不改,那也无话可说。”

若苏云宛处于朱将军的位置上,早在秦家拿下幽州府城时,就能想到早晚有一日,会受到皇命驱使,讨伐幽州。

然而冀州饱受多年干旱之苦,早已没有多少军粮。真要是与秦家军对抗,并无胜算。

就算他九死一生,成功收复幽州,一力执掌两个州的军队。

秦家的遭遇,未必不会成为他的来日。

与其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获得如同催命符一样的战功,不如良禽择木而栖,投靠秦家。

朱将军有示好之意,却还没有投靠的决心,拖延并非长久之计,端看他最终如何选择了。

这封来信很快被苏云宛遗忘在脑后,令她在意的是,坐月子即将告罄。

其实她的身体早已恢复健康,但架不住秦君屹以防万一,软言软语让她多多休养身体,按世人常规做足月子,以免留下隐患。

三日后,秦府举办双胞胎的满月宴。

北岭村城门大开,宾客携带女眷而来。秦府府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内院,秦家众女眷、赵氏姐妹俩、尹若姝等人全都来了,还有其他官员将士乡绅的女眷们,齐聚一堂。

两个躺在摇篮里呼呼大睡的宝宝成了主角,被人争相围观。好听的话像不要钱似的,一串又一串地往外蹦。

“瞧瞧这小公子,长得多俊呀!”

“是啊,还有这小千金,漂亮得简直就跟画上下凡的仙子似的。”

“这两宝宝,长大一定会是人中龙凤。”

“......”

众人纷纷夸赞着,一时间,屋子里笑声阵阵,说不尽的喜庆。

初为人母的苏云宛,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夸赞声,脸上的笑容几乎就没下去过。

忽然,门口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便见一个嬷嬷凑到苏云宛耳边,悄声道:“夫人,您的娘家携重礼而来,主上让人引到偏院,单独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