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文拿回文件之后,从老丈人这里离开就去找刘秘书。

一路开车疾驰到了海子,到了‘熟人’这。

两人也是简单的寒暄两句,刘文直接就把文件递过去。

‘熟人’也是看了一会后,就回道:“哎呀!这个事我也做不了主,文件先放我这里,我也得上报!”

其实‘熟人’对毛熊的了解比刘文还要清楚,他毕竟直接在毛熊军中待了那么多年。

刘文只是比较了解,毛熊的女人而已。

此时‘熟人’的心里也非常清楚,就毛熊的吊操行!

他们出兵突袭报复我军,那是百分之百肯定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就是他也不能直接擅自做什么决定。

最后‘熟人’看着刘文说道:“你先回去吧!有消息了我给你联系。”

刘文有点急了,马上回道:“可是我们就是不增兵,也可以让西北边防对此多加注意啊?最起码万一毛熊突袭,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熟人’听了刘文的话,一时没有说话。

刘文又说道:“您也知道,以毛熊的势力,一旦对我边防巡逻队埋伏偷袭,我们边防巡逻队的战士,很有可能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这时‘熟人’觉得刘文的话,有点过重了。

立刻出声阻止道:“刘文!你这话有点重了,我们的边防战士们,没你想的那么不堪,注意你的言词!”

刘文也是心里急,他是知道前世西域的摩擦结局如何。

看着自己的建议没人支持,历史有可能即将重演,才心急顺嘴嘟噜出来了。

此时刘文也是真的感觉,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

除了在战争里,或许能改变一点危局。

在大多数的决策面前,个人的影响力就像湖面上溅起的小水花,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刘文也看出来‘熟人’的无奈,也只好转身离开。

也许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就要顾及大局,自己是真的看不太懂!

反正自己已经尽力了,该做的都做了!

此时自己也做不了什么,就静观其变吧!

转眼又过去了很多天,刘文这些天一直在特战队里值班。

他让政委和伍万里,都回去歇几天班。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京城已经是春暖花开。

刘文交上去的东西,上面也一直没有回话。

今天周末刘文轮休回家,就带着一大家子人出去春游。

因为这次他们要爬山,鲁奶奶就没有跟着。

刘文和周晓青,带着俩孩子还有郑家姐弟。

一起来到了古北口长城,古北口长城位于京城密云,古北口镇东南。

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

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

1933年古北口抗战在此进行,360余名阵亡将士遗体合葬于古北口长城脚下,建古北口阵亡将士墓。

整个古北口长城,并没有在近代被修过,非常具有沧桑感。

而残破的城墙和弹眼,更是让人仿佛处身,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而且现在的“天气”里,没被破坏就不错了。

刘文带着一家子,这一百多公里的路跑了两个多小时。

车子直接在卧虎山停下的,随后刘文一家人就开始登上长城。

刘文一家人刚刚登上卧虎山长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站在长城上向北方眺望。

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兴奋,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郑向东兴奋地喊道:“哇,好高啊!”

郑红雪也跟着喊道:“是啊,我们站在长城上,就像站在天上一样!”

刘文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

他就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吗?长城是我国古代修建的一道防线,用来抵御外敌的侵略。它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孩子们听了刘文的话,更加兴奋了!

想要更多地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刘文也很乐意给孩子们讲解,他告诉孩子们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明清等朝代的不断扩建和修缮,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长城上有很多烽火台和了望台,可以及时发现外敌的入侵,并传递警报。

长城还有很多关隘和城堡,可以用来防御外敌的进攻。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

他们觉得长城真是太神奇了,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还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郑向东又问道:“小文叔,我们能不能走到长城的尽头看看?”

刘文笑着说:“当然可以,不过长城很长,我们要走很久才能走到尽头,你们要有耐心啊!”

孩子们听了刘文的话,都鼓起了勇气。

他们跟着刘文一起沿着长城走去,一边走一边欣赏着长城的美景。

他们看到了长城上的砖石和烽火台,还看到了远处的山峦和河流。

他们觉得自己好像走在了历史的长卷里,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了一个多小时,孩子们终于走到了长城的尽头。

他们站在那里,向远处眺望,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郑向东兴奋地喊道:“小文叔,我们终于走到了长城尽头了吧?”

刘文笑着摇摇头回道:“没有,这里只是长城的一段而已!”

郑向东又问道:“小文叔,为什么长城没有连着啊?”

刘文解释道:“我国的长城总长度都加起来,有大约.18千米,其中历朝历代都在修缮。”

正在这时郑红雪在一段残垣断壁处,发现一枚弹头。

她捡起来交给刘文,并说道:“小文叔,你看我发现了什么?”

刘文接过来一看,这是小鬼子的有坂6.5毫米步枪弹。

看到这刘文摸着这枚锈迹斑斑的子弹,对着孩子们说道:“这是小鬼子的子弹,看来当年小鬼子在这个位置,和我国的军队再次发生过战斗。”

前世网络上对小鬼子的,三八式步枪褒贬不一!

还有鼓吹老m的m1伽蓝德步枪,八发子弹和三八式一比占尽优势!

抛开持续火力先不谈,其实个人认为小鬼子的三八式步枪。

从重量和手感上,都是优于m1伽蓝德步枪的。

老m的m1伽蓝德步枪,设计本身就是按照西方人的体型标准设计的。

我们亚洲人使用起来,多少有点偏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