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24

    +
  • 恢复默认

不过在这个时空,因为科技树的提前点亮!

现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的科技和工业水平,已经发展八十年代初期阶段了。

导致我国前世仿制失败,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支奴干使用的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太高,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我国航空工业的实际能力。

涡轴发动机的研制难度,甚至还要高于战斗机使用的现代涡扇引擎。

而支奴干使用的t55涡轴发动机,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要想仿制自然难如登天。

二是串联旋翼布局设计的系统难度太大,同样超出了我国航空工业当时的能力。

要知道即便是结构,要简单一些的黑鹰直升机。

我国也是到直20出现,才能说吃透了相关技术。

而支奴干要比黑鹰复杂数倍,所以当时放弃仿制也在情理之中。

好在这个时空还有刘文这个外挂存在,从系统里兑换资料也好。

在交趾战场上去顺m军的也罢,那都不是事!

后面m军的好东西还多着呢!

等再过几年,去交趾战场给我军炮兵兄弟,弄个m军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

也省得花钱再买了不是,前世我们在和英美“蜜月期”的时候。

就买了不少武器装备,像大名鼎鼎的黑鹰直升机。

还有炮兵兄弟用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

1980年我国与约翰牛,签署了一揽子军事技术合作协议。

这其中就包括了FA No.15 mK-2 cymbeline炮兵侦查雷达,不过与051S、歼-7m这些大件相比。

“辛柏林”简直不值一提,它的单价只有24万英镑,4部合计96万英镑,在当时约合223万美元。

其实引进“辛柏林”,也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

在“两山轮战”时期,为了应对交趾军的游动炮击。

我国才耗费巨资,从约翰牛进口了2部“反炮兵雷达”。

结果还让交趾人炸坏了1部,最后不得不把仅剩的1部紧急调往前线。

事实上这个说法,只说对了一半。

当年我国进口雷达,确实有应对边境冲突的考虑。

但是考虑的时间,可要比“两山轮战”更早一些,而且引进“辛柏林”的花销并不大,数量也不只是2部。

前世在84年我军收复了边境的老山、者阴山等骑线点阵地。

开始转入防御,当地地形复杂,高低落差大,因此越交趾使用最多的重火器就是迫击炮。

交趾军经常利用地形,制造假目标、假发射点,诱使我军浪费炮弹。

以至于我军上报的摧毁的迫击炮数量已经超过了敌军装备的数量,但敌军仍在继续向我军开炮。

我军也经常派炮兵侦察人员,携带观瞄通信器材,潜入敌人后方为我炮群指示正确的目标。

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炮兵侦察人员也要冒很大的风险。

从约翰牛买了“辛伯林”炮兵侦察雷达,部署到前线之后,表现非常出色。

实战表明“辛伯林”雷达,对81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可达10千米。

对120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可达14千米。

\/

通过探测敌迫击炮的弹道,并进行解算。

就可以精确判断出,敌军迫击炮阵地的位置。

从而引导我军火炮进行反击,打得交趾军很是狼狈。

交趾军在大口径榴弹炮方面,也被我军完全压制。

其迫击炮兵本来伴随步兵活动,能发挥机动灵活的优势,也被我军完全压制。

这使得交趾军在两山前线基本失去了炮兵火力的支持,处于绝对劣势。

因为“辛伯林”雷达,完全压制了敌军迫击炮兵的活动。

也成了交趾军的眼中钉,有的说交趾军并没有针对“辛伯林”雷达展开袭击活动。

“辛伯林”雷达被袭,而是源自一个意外。

前世我军开战之初,刚刚经过了十年大风天。

战斗力有所下降,就单兵战斗素质和武器装备而言。

交趾一方并不比我们差多少,差的只是国家整体实力。

不过客观地说,交趾军的战斗力确实可以,韧性也比较足。

在1964年交趾军把零散的特工小分队集中起来,扩编成交趾第305特工师。

其中还分成特工、水下特工和空降特工,对应执行各种任务。

不久以后,交趾军成立“特工部队司令部”。

特工部队成为交趾军的一个独立兵种,直属于交趾军总参。

交趾军特工部队规模最大时,总兵力达到2万人。

他们都是交趾军最精锐的士兵,装备着最为精良的武器,成为交趾军的一把尖刀。

当他们在发现正面战场,不是我军的对手以后。

交趾军马上转变思路,干起了“老本行”特工作战。

其实所谓的特工作战,就是特种兵作战。

但是那时我们还没有特种兵的概念,所以便把交趾这些执行渗透、斩首、袭扰等特殊任务的部队称为特工。

后来由于我们从约翰牛,买的“辛伯林”反炮兵雷达,在中Y边境实战中的出色表现。

在84年7月4日的深夜,交趾军821特工团。

406营7连的一个特工排,潜入我军阵地后方,并开始抵近侦察。

很快交趾军就确定了袭击目标,他们十分大胆。

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还把一个特工排分成4个小组。

一个小组负责接应,一个小组袭击我军迫击炮阵地。

另外两组袭击位于,白石岩附近的“辛柏林”雷达阵地。

“辛柏林”雷达是我军的宝贝,全天24小时都有哨兵守卫。

但恰好在那天,雷达阵地上的岗哨掉了链子。

哨兵在深夜站完岗后,没有叫醒接班的战士就匆匆去睡觉了。

就这样重要的“辛柏林”雷达阵地竟然没有设防,交趾军的特工轻易便趁夜摸了上来。

交趾军的特工,并不知道辛柏林雷达是什么,也不知道长成啥样?

从战后我军截获,交趾军内部的电文。

他们称自己炸毁了一处通讯站来看,交趾军大概也以为这只是一台通讯雷达。

此战我军阵亡10人,伤49人,迫击炮阵地和“辛柏林”雷达阵地遭到破坏。

而敌人只付出了1人阵亡,10人受伤的微小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