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了,只是这并不代表风平浪静,朝廷之上每天都是议论纷纷,争吵个不休。
只是这争吵的内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处理这东瀛王国。
处理东瀛王国与以往打下领地治理,差距可太远了,东瀛从来没有处于过华夏战区的统治下,根本没有这个传统的习俗,而且人口也是众多,最让他们头疼的是那里的反抗情绪太重了,虽然东瀛王国已经是宣告覆灭了,甚至于所谓的天皇现在还在京师里呆着,但是不代表那里已经是安然无恙了。
但那里的支出根本没有少上多少,一直在打治安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一定是困难重重。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东瀛之土,当分置郡县以治之,丈量土地,分置郡县,由朝廷派遣流官,一如其余诸省。”
“不可,若全然如此,其难度之艰巨,必然是无可想象的。”
“难道就因为困难就不去做吗?”
“这位大人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以为这东瀛之土,尽皆化外蛮夷,强行以流官治理,定然反抗不断,那东瀛王室在那些蛮夷之中素有威望,不若选那东瀛王室一人复归东瀛而治之……”
那大臣侃侃而谈,说了很多晦涩婉转的话,不过大家都是东瀛王室之中选一傀儡罢了。
“不可!此举……”
刘鸿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事实上到了现在他已经很少在这朝会上发表什么看法了。
不是因为什么,而是他作为开国皇帝威望实在是太大了,无论他说什么只要一句话下去,那么所有人都不会有反对的意见。
这样下去可不好,现在还好说,他自认还算是个明君,如果以后老了,自己变得昏聩了,却还是习惯性的乾坤独断,那问题可出来了。
就算他老了也依旧英明神武,但是这样的一个传统留下来了,那后世之君呢?绝对一个个效仿,权力的滋味他太懂了
能够乾坤独断,身为天子,又为什么要把权力分给别人?恐怕这样的想法就会在后世之君之中留下,根深蒂固。
所以到了现在,哪怕他真的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想要说的,也都会暗示心腹或者几位大臣开口,无论实际情况如何,至少形式上,要做到足。
反正以后真要论功绩,未来世人评价也绝对不会少,他一分,哪怕是臣子的意见,最后执行下去的不也是明君吗?功劳最后还是得算到他的身上。
“启禀陛下,臣有一法!”
差不多的时候,诸葛亮走了上来大声的说道,到了现在,张居正已经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下去了,换上了诸葛亮,倒不是因为做错什么,而是因为算算时间,那张居正已经在当了十年的首辅了,根据刘鸿定下的规矩,内阁首辅十年一届,若非立下如挽国之将倾这样的盖世奇功,不得连任,纵使连任也最多两届。
“爱卿有何良策?”
刘鸿淡淡的开口,殿上的臣子们,也一个个安静了下去,眼神交换间,瞬间就明白了一些事情。
能够混到这个份上的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哪一个不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其他的才能有多少暂且不说,但是却察言观色的本领那绝对是顶尖的。
诸葛亮与刘鸿之间只有两句话,只是从那神态语气之中所有人都明白,这也不过是皇帝的自问自答罢了。
“启禀陛下,东瀛之土距离我华夏本土实在是太近了,且其如同屏障一方能够护佑我国东方,却也是拦在东海的一堵墙,当为重中之重,无论是遣东瀛王室以治亦或是分置郡县朝廷派遣流官皆为不妥。”
“那爱卿以为当如何是好?”
“臣以为,这东瀛之土如此险要,不若将其分而治之!”
诸葛亮再拜,接着说道:“以臣之构想,东瀛北部可设都司由朝廷,中部可设一藩国,使东瀛王室回归东瀛不妥,可遣一皇子王之,九州岛当为徽王殿下所管辖。”
说完诸葛亮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也不回到自己的队列中。
刘鸿环顾四周,缓缓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以为首辅的提议如何?”
嬴希同率先跳出来,说道:“听首辅之言,如醍醐灌顶,实为良策,臣附议。”
既然有人做带头了,其他的臣子还说什么呢,只是一个个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
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刘鸿的暗示下迅速达成一致,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数道圣旨出乾清宫,一立大皇子刘安为东瀛王,青木端为东瀛国相,根据拟定的宗室条例,待刘安十五岁时就藩。
二设征东都司,以白起为第一任征东都司都指挥使,管辖北海道、东北等地,肩负教化之责。
三再提九州岛徽王,至此原东瀛王国三分。
圣旨一出,传遍天下,东瀛玩家暴动更为剧烈,因为刘鸿分割东瀛的意图已经是毫不掩饰,只是在正面战场得不到的东西,想在所谓的治安战里实现,恐怕是难吃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