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里下了一场不算小的雨,早起空气不错,也早少了一些暑热的闷气。
今儿个是大姐来送早饭的,手里还带了一束香水百合,“我看庄逸出差之后,你房间的花半个多月都没换了。 ”
哦。
黛玉看看大姐换下的已经枯萎的花儿,可不嘛。
以前庄逸天天都带花来,她也习惯了。
庄逸不在,她自己在家,吃饭都是能凑合就凑合,要么就是拿去客厅或是书房,连吃边看书或者看手机,都没怎么在餐桌上吃过饭。
也就没注意花儿。
打扫卫生她就是扫一下地,两天才拖一遍。
别的就没做啥了,家里有啥变化,注意不到很正常。
“大姐,你们是不是快开学啦?你还这么有时间啊?”
“嗯,专科老师,提前一周去备课就行,也不坐班。开学要军训,也没我啥事儿。”
哦,“高中也有军训呀?”
“早都有了,你不知道啊?”
“不知道。”
“也不知道欢欢军训怎么样了,他那个体格,南边儿又热,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姥姥姥爷都热得去二舅那边避暑去了。妈跟我说,她跟爸整天的离不得空调房,外面热不算,还粘乎乎的,特别不适应。就吃的还行,那边儿北方人特别多,东北菜馆可多了,啥菜也都能买到。”
清欢开学早,已经开始军训三天了。
“他是瘦,不是弱,别人能行,他肯定没问题。再说他那是医学院,有啥事儿就地就能解决,不用咱操心。每次打电话,我看他还挺适应的。姐,不行你劝劝爸妈,不适应就回来呗。欢欢是男孩儿,别这么手捂手按着的,也该让他独立了。别再把他们熬病了……”
“我也是这个话。妈说等店里生意稳定稳定的,她觉得欢欢适应挺好的。等店稳定了,她跟爸就回来。不过我听爸那个意思,好像是发现新商机了,不太想回来呢……”
儿子不一定能留住人,钱,还是能把人留下的。
“啥商机啊?”
黛玉都好奇了。
“山货。说是那边儿山货店可挣钱了。他给玉山大哥打电话让给发了一点货过去,要在店里试着卖一卖,看看销量。我听他那话,要是卖得好,想租个店面卖山货呢。真开了店,又不知道啥时候能得空了。”
哎哟,这怎么还钻钱眼儿里去了呢?
黛玉也是服气,“咱爸可真行。咋就不嫌弃累得慌呢?钱挣多少是多呀?多歇歇享享福不好吗?”
海红叹气,“哎……咱也得理解一下他们。县里的店给大哥干了, 京城的卤菜馆,你三姐管着。他们都是拿分成,这是心里没底呢。非得自己干点啥才行。”
“别人都信不着,就能信着自己呗。”
海红就笑,“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不过快了,再有两年,咱妈五十五,就能领退休金。能月月领工资,他们心里就有底了。上辈儿人,最大的安全感就是退休金,旱涝保收,一个月发一千,也比做买卖一个月挣十万有底气。”
这个话说起来,还得感谢王聪他爸呢。
最早就是他目光长远,觉得该有个保障,他家又有公司嘛。就给学习小组的家长里,没有社保的,全给挂靠到他公司里交社保。
从最早的一个月交几十块,到后来交两三百,又涨到一千多,各家都一直交着呢。
后来秦筝的公司一成立,能交社保的时候,就把岳父母的社保转到她公司了。
秦筝讨好老丈人老丈母娘,给交的都是百分之八的最高档。工资基数也是按管理层报的。
按照现在的退休标准,贾敏五十五退休,每个月能开七千多。
比贾大舅和大舅妈两个人的加起来开得还多。
再过几年,等林大力六十岁退休,能开一万多。
能月月领退休金,他们心里就稳当了,不用老想着挣钱,觉得孩子们都不靠谱,大手大脚的,万一钱不够花了,他们没啥补贴的可咋办了。
“我就是不明白,多挣点钱,存银行里吃利息,也比退休金高呀。怎么就那么迷信退休金?”
黛玉是真的不明白。
有家产在手里,不比啥都强?为啥非指着发钱?就跟那钱是白给的似的。可明明那退休金也是自己先交了几十年的,领的也是自己的钱呀。
不知道那个账是怎么算的,就觉得那钱是天上掉下来的,白得的。能领退休金的就高人一层,腰杆子就硬。
完全理解不了。
“做生意有挣有赔的,哪赶领工资稳定啊。你还小,不知道以前在农村的时候,谁家里有吃红本的,领工资的,多让人羡慕。要不咱俩大舅妈咋一直在娘家那么硬气呢,还不是大舅一直有工资,日子好过嘛。后来进城还给她安排了工作,也能开工资了,更牛了。你看现在咱妈兄妹仨,是不是大舅家年收入最低?但是人家幸福指数最高,最轻闲。
你看有利大表哥和嫂子,前两年那么忙活,这两年手里有点儿底了。那日子,多逍遥。在县城里,过的就是最上等的生活了。
咱们算是好的。你换个人家看看,别的不说,就隔壁王叔家。虎子没考上大学,也没正式工作,现在省城打工,听说处了对象要结婚,在省城买不上房子,家里愁得什么似的呢。
他们家也是俩老师呢,是不是跟大舅家就不能比了?”
哎哟,“大姐,你这人在京城,对村子里的事儿咋还知道那么多呢?”
海红听出了黛玉调侃她,白了她一眼,“王伍叔给爸打电话张罗钱,妈跟我在电话里说的。虎子跟你同岁,你看看人家,都要结婚了。再看看你,还天天得家里给送饭呢……”
要么怎么说同人不同命呢。
当初上小学,黛玉跟虎子同一天去的,就在冯老师的班上,还是同桌呢。
“小虎子还怪厉害的,都要结婚了。啥时候结呀?我给包个大红包。”
海红看黛玉装傻当听不懂她的意思,到底也没说啥。
老四,男朋友都没影儿。老五,好歹有个指向。
真不是她婆婆妈妈的催婚,主要是,长辈们说不听她们,老找她,觉得她这个大姐的话她们能听得进去,让多劝劝。
咋劝呀?
不缺吃不缺喝的,自己高兴就行呗。
反正话她是说了,完成任务。
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