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再怎么折腾,终究是小打小闹。
说起来,他们运气还算是好的。
今年县里在商业街组织了夜市。
往常都是自发的小打小闹,哪里都有,傍晚人多的地方总有那么三五个小摊贩摆摊。
今年是统一划出来一条街,摊位不收费,每天交一块钱卫生费。
人都好热闹,夜市一出,很快就开始人山人海。
同学们这不是人多嘛,男生也不能晚上出去修电器去。
有人提早就占地方去,女生在家里做水果捞,沙冰。做好了,拿孙运家的倒骑驴推着到夜市上卖。
一块钱一碗冰,两块钱一碗实实在在的水果捞。
有点小贵,吃的就是一个新鲜劲儿。
县城里没有嘛。
最开始海燕也没敢多做,用的保温大桶还是跟学校食堂借的。借了俩中号的,一样做了五十碗。碗也是学校食堂借的,还买的一次性的软塑料杯子可以带走。
头一天确实没卖完,剩下二十几份儿,同学们自己吃年了。
赔是赔不上,水果是从二舅妈那儿批发的,冰是李子木家冰柜换冰箱,那旧冰柜就给他们先用了,电费都是他们家出。
第二天,开始有回头客。
海燕的手艺是真的好。
东西也是真好吃。
第三天就全部卖掉了。
之后开始越买越快,男生们中间还得回去取一次水果,取一次冰。
现场看着做,吃着也放心。
虽然小贵,但是一两块钱,尝个鲜,谁家都能花得起,给孩子买了,大人跟着尝一口,正常了。
男生们还在摊子边儿支个小黑板,写上修电器。
还真给约出去一些生意。
反正是折折腾腾一暑假,成本只有水果和配料以及一次性杯子钱。
一算总账,挣了七千六百块钱。
黛玉的意思大家平均分。同学们不干,非说是帮她干,帮她们家一把的。
那咋办?
最后没办法,等王聪也回来了,开学前,拿出其中六百块,买了好些个海鲜啊,肉的,海燕下厨,请大家在楼顶露台吃的饭。
这年头儿,二舅家四口人可劲儿吃一顿烧烤才不到才十块钱的消费水平。六百块,十几个孩子,咋能吃得完吗?
家长们开学前每次也要聚一聚的,就一起了。
这不是,提到孩子们能挣钱了,还是相当大的收获,既锻炼了自身,又帮到了同学,都挺高兴的。
要按人头人,一人能分七百块钱,哪家都不差这个钱,还不如这样儿呢,都觉得挺好。
林大力两口子一下的感谢。
“老林啊,咱楼下三楼的王明你见过没?一门的。”
桑楠爸不让林大力两口子一起谢来谢去的,插开话题。
“是那俩小年轻吗?男的胖乎的,能顶媳妇儿俩那个?”
贾敏那交往能力,只要遇上必能打听个一二的。
“是是是,就是他们。”
“咋突然提起他们了?之前遇上过,就是打个招呼,没细聊过。”
听说是刚结婚的,不可能有孩子要找小玉补课吧?
“王明他爸是瓦工出身,他毕业之后在咱市里的工程公司干过几年。现在自己出来包活儿了。商贸楼后身儿不是正在开发步行街吗?就是他干的。我觉得步行街前景差不了,不行你们在那儿整个门面干点儿啥呗?钱不凑手,我先给你们垫上,啥时候挣回来再说。干点啥儿不比在家种地强啊,瞅瞅你俩累的。”
啊,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苏杭妈妈也说叫呢,“你俩又不是不会做买卖。咱别的不说,就开超市也行啊。去年市里的万年兴超市不是开到咱县里了吗?你看人家火的,卖那么贵,还总有人好奇进去买东西。你们本来就开小卖部,干那个指定差不了。我都在物色门面,准备要开一个大点的带着批发的超市呢。”
“就是,可别种那点儿地了。再挣钱,把身体累坏了,不值当。进城里就近能照看着孩子,一年哪怕少挣上三千五千的呢,我看也行。要不然这么着,我在校办工厂里给嫂子找个活儿,钱不多,能交养老保险的。多少有点儿保障。行不行?”
张超爸也帮着想法子。
林大力搓个手,一脸的纠结,“要说开店吧,租个门市也能租成。就是本钱太大了,再一个,这么些年了,靠着种地翻过来的身,我扔不下那点地儿。舍不得。老觉着别的不如地牢靠似的。”
这说的也挺气人,邹娜爸跟他熟悉了,说话没那么多顾忌,“可拉倒吧,种地就牢靠了?你看看今年这个情况,牢靠在哪了?你要觉得进城心里没度,那要不,你跟我一起收菜吧?你有拖拉机,能拉菜,咱也不走远,就往省城送。你一年少种点地,行情好呢,多挣点。行情不好的时候,赔也赔不多少……”
嗯,果然,还是跟地打交道,林大力更动力。
一直没说话的田雪爸爸看出来林大力的心思了。
“我这里还有一个消息,咱们实验中学搬迁之后,原来的场地要改建批发市场,很可能将来很多年都是县城最大的批发市场了。老林,你跟嫂子完完全全可以买或者租一个门市,搞食品批发嘛。你收粮常在乡下走,还有车,现在基本上每一个屯子都有小卖部,你就往小卖部送货上门。一样的批发价,不用他们来回折腾进货,这买卖肯定差不多,还是你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业务。”
哎?
两口子眼睛一亮,这个确实行。
“那市场啥时候能建起来啊?”
“快,下学期新学校就能建好,春节前后装修完。来年开学就搬过去。这边儿开春就能在四周建门市,二层的门市,要干也快,地基浅,俩月就完事了。”
哦,也就是还能有大半年的时间呗?
“行,这个我觉得行,不耽误今年的地。”
得,林大力这一说,其他家长都翻白眼儿,跟他们两口子说了这么多,他还是舍得这半季的庄稼呗。
大家还都跟田雪爸竖大拇指,果然还得是领导啊,这人心把握的,忒准了。
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大家本来都在给林大力两口子出主意。
他们两口子没相中的项目,别人可有相中的。
接下来的一年,孩子们辛辛苦苦的准备中考,家长们也都没闲着。
几家都开发了新业务,开超市的,买门面出租的。
围着新实验高中,几乎家家都有投资。
林大力两口子收完了最后一季庄稼,把秋菜卖完。
原来种着各家的地,都还给各家了。自家的地,开春也都租出去了。家里的鸡鸭鹅猪啥的都不养了。钱也偷着卖了两根金条,准备出来了。
家里的小卖部,让二婶接手。他们一家四口搬到前院住。后院他们原来的房子锁起来。
他们是这么准备的。
再是没想,批发市场那块地让王聪爸和孙运爸给买下了。
王聪爸不差钱,但是有家里的大生意要照看,没时间总来县城管生意。孙运爸要人有人,要时间有时间的,刚刚好。
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勾搭上的,反正是合上伙了。
一个出钱,一个出人管理。
那这个情况,他们俩盖的市场,林家要买还是要租,还不是咋说咋是嘛。给挑了大门口第二家,五米的大门脸,二十米深的,单层一百米的大门市。
说啥也没让交钱,只说准备那钱先进货吧。
挣出来再交租金,一样的。
整个市场,第一期建了七十六个门市,一家没卖,只租不卖。
别人是十块钱一平米的月租。
贾敏都打听过了,没跟他们说多少钱,他们是打算那么跟的。
之后两口子把欢欢扔家里给林爷爷看,一趟一趟的往市里的批发市场跑,看货源。还在批发市场里扛了半个月大包,就为了了解情况。
等市场建好,批发门市嘛,也不用装修啥,原来水泥墙就水泥墙了。
花上几百买几组货架子,摆样品加零着卖。再花两百做个牌子,就能开张。
这忙得钻头不顾腚的,哪有时间管孩子是不是中考呀。
去年海橙中考就没人管,就中考的三天,贾敏在家给做了几天饭就是全部了。
考完出了成绩,知道考上了就行。
然后到日子开学,自己就上学去了。
今年黛玉中考,更没啥可担心的了。
店里都忙活完,开业了,刚开始,货走得慢。
林大力把拖拉机卖了,换了个二手的破面包,天天开着往乡下跑市场。
贾敏在家里时间多一点。
才有功夫管管孩子们的伙食。
“玉呀,准备得咋样儿了?”
还有半个月要考试了,当妈的才想起来问问闺女,准备啥样了。
就这,海橙还在一边儿酸得不行的语气念叨呢,“哎哟,看吧,果然还得是人家宝贝老闺女,偏心眼儿一辈子。姐,三儿,咱都是捡来的,没人关心,没人问呐。欢欢,别看了,你也是捡来的,你都快四岁了,还在家混呢,但凡是亲生的,也得给你送幼儿园。我们班主任家的儿,十三个月就送幼儿园了。”
把贾敏给气的,哪有这样儿的熊孩子吧你说说!
“是是是,你们全是壕沟捡回来的,再气我都给你们扔回去。”
大的几个肯定不害怕,小的不行呀。
欢欢哇的就哭出来了,上去攥着他妈衣服不散手,“我不走。”
一边儿可怜巴巴的看着他传说中唯一爸妈亲生的五姐,“姐,好吃的都给你,我不走。”
黛玉是又有点儿小得瑟,自己是被偏心的孩子,又是被姐姐弟弟闹腾得头疼。
“一个两个的,就只会挤兑我,再这么样儿,以后有什么事儿,我也不管了。”
哼。
仨姐姐一看,真生气了。
又上来挠她痒,“小白眼狼,还想不管我们?你再说一个我看看,再说一个……”
黛玉一边躲,一边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直讨饶,“再不敢了,再不敢了。”
贾敏一看,这又闹一块儿了,起身往阳台上去摘菜,不管了,心累!
欢欢跟屁虫似的跟着她,很怕被送走的样子。
看着柔柔弱弱,快四周岁了还没有三十斤的儿子。
哎,更愁了。
“把眼泪憋回去,大老爷们儿动不动就哭,丢人不丢人。”
清·爷们儿·欢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