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508章 分封诸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祁钰缓缓说道:“朕招他们进来,是想将他们分封到大明之外,让他们独立建国。”

“独立建国?”王直低头沉思了一下,双眼瞬间闪出一道精芒,惊喜道:“对啊,独立建国,当年太祖怎么就没想到呢!”

大明藩王向来是朝廷的累赘,太祖朱元璋生下了整整二十六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和幼子朱楠没有分封、赵王朱杞早夭之外,剩下的全部分封到了国内,也就是说,从太祖那会儿分封出去的藩王就有二十三位。

建文帝削藩,逼死了潭王朱梓,太宗朱棣起兵靖难,夺了朱标一脉的皇位,藩王减少了一个,变成了二十一位。

朱棣还好,只有三个儿子,其中汉王朱高煦起兵谋逆,被侄子朱瞻基活生生烤死,赵王朱高燧老实一些,于是大明的藩王又变成了二十二位。

仁宗朱高炽虽然只在位八个月,但是他的年纪可不小,所以有整整十个儿子,登基之后自然将除了好圣孙朱瞻基之外的其他人也都分封为了藩王,大明的藩王舒良一下子变成了三十一位。

朱瞻基生前南征北战,再加上死的早,只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英宗朱祁镇和如今的皇帝朱祁钰,倒是没有再增加藩王数量。

但问题是,现在说的这三十一位藩王全部都是亲王,而这些亲王在封地里没有什么权力,闲来无事只能生孩子玩,像是比较少的谷王朱橞、齐王朱榑之类只有六七个,多一些的如辽王朱植甚至生下了整整二十个儿子,所以如今大明又增加了一大批郡王和镇国将军等等。

既为大明亲王,自然要接受朝廷供养,太祖钦定,亲王每年的俸禄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这样一来,朝廷每年需要付出的俸禄就要上百万石,虽然不多,但这些俸禄在政务院诸理看来,都是白白花掉的粮食,压根没有必要出。

现在朱祁钰想要将这些藩王分封出去独立建国,那这些藩王就不再是大明的地方藩王,和朝廷的关系也就变成了宗藩关系,大明朝廷自然就不用继续支付给他们俸禄了。

相信这个消息一定可以让金濂兴奋不已。

只是这样分封出去的话,也不是没有问题。

首先就是这些人的身份都是皇亲国戚,若是起兵谋逆的话,在身份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更容易召集各地将领,在形成一个稳定平衡之前,大明的边境可能会乱上一段时间。

另外一个就是,这些皇亲国戚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在皇室绝嗣的时候可以快速挑选出新皇继位,确保天下的稳定,如果全都分封出去的话,那肯定会产生一些麻烦的。

不过这一点王直倒是不太担心,毕竟朱祁钰有儿子,而且还这么年轻,过两年再给他采纳一些绣女入宫生孩子就行了。

朱祁钰看着脸色变幻不定,但仍旧有些兴奋的王直,笑着问道:“怎么?王首理对朕的这个想法没有什么意见吗?”

王直立刻道:“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分封诸王于境外,这也是一件好事,只是臣担心会有人行不轨之事,引起天下波动。”

朱祁钰点点头,说道:“这个问题朕也想到了,不过朕以为,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果朕的后代占据中央,手握天下大义,却仍旧被人推翻,那就说明他是个废物,既然是废物,还有什么必要坐在皇位上?”

“而且即便是那些藩王举兵反抗,学太宗皇帝起兵靖难,那至少也能说明他们有足够的胆识,这样的人即便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有这样的人坐上皇位,我朱家的社稷江山也能更稳固一些。”

王直点点头。

对于这一点,他是理解的。

一个人能以偏僻之地起兵,击败大明中央,那至少说明他也是个太宗那样的明君,这样的明君不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不嫌多的。

但是王直还是有些担忧,不禁问道:“那如果那些藩王引异族入侵,到时候要怎么办?”

朱祁钰笑道:“那是你们政务院的事情。”

“啊?”王直一愣,这事儿怎么就成了政务院的事情了?

朱祁钰看他不明白,解释道:“只要你们将引异族入华夏和叛国牵连起来,再多说说异族入主中原之后屠杀的事儿,朕相信到时候一定不会有人能容忍此事,区区一个藩王,引天下藩王攻之,是什么很难的事情么?”

好吧,王直算是服了。

朱祁钰这个皇帝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这种主意?这绝对可以阻止那些藩王引入异族,要知道,这年头可不是蒙元那会儿,更不是五胡乱华那会儿,天下是以汉人为主的,只要多宣传宣传那些异族屠杀汉人的事情,那肯定就不会有人敢做这样的事儿,因为谁敢做,谁就是几千万汉人的敌人,即便是抢到了皇位也不可能坐稳,早晚得被人推翻。

朱祁钰继续道:“而且最关键的是,朕将他们分封出去,也是为了咱们汉人的疆土,所以很有可能不会出现外族入侵的事情。”

“为了汉人的疆土?”王直想了想,突然问道:“陛下说的是周天子分封?”

朱祁钰笑着点头道:“对,正是周天子行分封之事。”

对于这件事情,王直自然清楚得很。

当年周朝击败商朝,定都镐京,为了巩固天下,周武王姬发论功行赏,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了鲁、齐、燕、卫、宋、晋、虢等七十一个诸侯国,这些地方基本上都不是汉人的地盘,但是经过了周天子的分封,由各地诸侯国独立管理,移民实边,汉人的土地瞬间扩大了一倍有余,而后经过了数百年的战争融合,彼此合并,最终由秦国一统天下,彻底奠定了如今汉人的版图。

如果朱祁钰将天下藩王分封天下,那么下一次再次统一的时候,分封出去的地盘就会彻底成为汉人的土地。

王直都有些不敢想,那时候的大明得有多强。

王直忍不住恭敬行了个礼,然后道:“陛下圣明,臣为天下汉人,多谢陛下的谋划。”

朱祁钰笑着说道:“瞧王首理这话说的,好像朕不是汉人一样。”

王直也是呵呵笑道:“对,对,臣糊涂,说错话了,请陛下恕罪。”

朱祁钰摆摆手,道:“王老爱卿多替朕操持一下朝廷政务就好了。”

“陛下放心。”王直面对这种情况,如今已经激动万分,立刻点头回答道。

朱祁钰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一件事情,朕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去做,不过眼下时机已到,朕打算动手了,还希望王老爱卿带头支持朕,替朕分担一些压力。”

王直面带笑容说道:“陛下尽管吩咐。”

朱祁钰收敛起笑容,缓缓道:“朕打算动一动这嫡长子继承的法子。”

“动什么?”王直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听进了耳朵里,脑子却没反应过来。

朱祁钰再次确认道:“朕打算动一动嫡长子继承制。”

王直这才听清楚朱祁钰具体说了什么,脸上露出大惊之色,说道:“陛下,您为什么要动这件事情?这可是要掀起轩然大波的。”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制度,是维系朝廷礼法的核心制度之一。

先秦时候,嫡长子继承制已经出现了雏形,只是主要表现王位的继承上,但是自从周公治礼作乐之后,嫡长子继承制就被彻底确立了下来,并且随着儒家而发展壮大,如今早已深入人心,朱祁钰对这个制度动手,毫无疑问是要与天下儒生为敌啊,不掀起轩然大波才怪呢。

不过朱祁钰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惊讶,而是淡淡道:“王老爱卿何必惊慌,朕又不是要废了这嫡长子继承制,而是进行简单的修补,主要是针对皇位传承之事的。”

王直这才松了口气,不过旋即又反应过来。

皇位传承那可是涉及到了太子之位啊,难道皇帝有意向要废太子了?

虽说立谁为太子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但是王直身为朝臣,肯定也是要在这件事情上发表意见的,作为文臣领袖的他,只要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便是朱祁钰也不得不考虑,或许这就是朱祁钰今天要和自己说这件事儿的目的吧。

王直直接问道:“陛下可是要换太子?”

朱祁钰摇摇头,说道:“换太子之事朕暂时没有考虑,朕考虑的是朕的继任之人能否胜任这个皇位,是否会是一个好皇帝。”

王直这下子又懵了,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朱祁钰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王老爱卿,你说句心里话,若是当年父皇传位之人是朕,那如今的大明会是个什么样子?”

王直想了想,回答道:“不瞒陛下,臣以为,陛下胜先皇远矣。”

朱祁钰点点头,说道:“是啊,若是继位的是朕,那就不会有奸宦王振乱政,也不会有土木堡之惨败,三大营会完好无损,甚至英国公也不会惨死在土木堡那个地方,这是先皇最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是,为什么继位的是先皇,而不是朕呢?”

王直刚想说话,朱祁钰却是自问自答道:“很简单,正是这嫡长子继承制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几十万人战死,数十位文武官员殉国,我大明,不,是我汉人损失惨重啊!”

王直立刻插话道:“陛下所言甚是,但是这嫡长子继承制也确保了家族传承有序,否则早已天下大乱,世间再无礼法了。”

朱祁钰摇了摇头,道:“不,王首理错了。”

“管晏列传上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简单说来就是,百姓要家有存粮才会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遵守礼节,要吃饱穿暖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受辱。”

“但凡是乱世,仓廪一定是不实的,所以百姓才会卖儿卖女,易子而食,起兵造反,天下才会有那么多违逆礼法的事情发生。”

“衣食一定是不足的,所以才会有衣不蔽体的事情发生,才会有可以任人欺辱的乞丐出现。”

“这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去,才会有希望,有未来,不然太祖当年为何要跟着滁阳王起兵造反,还不是蒙元太过残暴,闹得天下生灵涂炭,太祖没饭吃了,那些所谓的救万民于水火,都是太祖拿来糊弄百姓的,归根结底还是太祖没有饭吃。”

“那么,朕如果不希望后世再出现个吃不饱饭的太祖皇帝,就必须确保皇位上的皇帝有足够的能力掌控朝政,给百姓一口热饭吃,一间屋子住,一套衣服穿,免得再出现赵高那样的权臣蒙蔽皇帝那样的事情。”

“臣以为这样的权臣不会出现吧?”王直猜测道。

朱祁钰看了他一眼,直接说道:“王老爱卿要是想蒙蔽朕,难道真的做不到吗?”

王直大惊,立刻翻身下跪,道:“陛下,臣绝不敢行此不忠不义之事。”

“朕当然知道你不会做这种蒙蔽圣听之事。”朱祁钰说道:“不过你不会做,你能保证以后的政务院首理都不会做吗?”

王直沉默,这一点他是真的没办法保证。

唐朝太宗时候有长孙无忌,但是玄宗时候也有李林甫。

宋朝神宗时候有过王安石,但是徽宗时候也有过蔡京。

继任者到底是什么人,这个谁都不敢保证。

朱祁钰继续说道:“王首理不必担心朕会裁撤了这政务院,因为即便不用这政务院,天下文人也有办法做到蒙蔽圣听。”

“这不太可能吧?”王直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

文臣内斗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宋朝开始,文臣之间的内斗又上了一个台阶,即便是养望三十年人望天下无敌的王安石,最终都没有熬过党争,不得不落下一个黯然致仕的下场,更别提其他人了,在如今的大明,王直认为这种事情更加不可能发生,即便是现在的自己都没办法一统所有文臣呢!

“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朱祁钰说道:“只要天下文人将各地的政务全都把控在自己手上,就可以轻松做到此事。”

“别的不说,就是现在,你们这些文臣也都在借着太祖给读书人的免税田偷逃赋税,这些事情朕都知道,只不过不愿意揭穿罢了。”

“在这件事情上,你们这些文臣已经做到了蒙蔽圣听,从来没有人上奏过朕这类的事情,一次都没有!”

王直被朱祁钰说得无言以对,只得重复道:“陛下恕罪。”

朱祁钰摇头道:“王老爱卿,自古法不责众,所以朕暂时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出手,但是朕必须要确保,未来的皇帝对于天下大事都有个基本的了解,一个愚钝懒惰的昏君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这才是朕想要调整嫡长子继承制的根本目的。”

朱祁钰将自己的目的说出来,王直顿时冷汗直冒,面前这位皇帝实在有些可怕,即便是在大明这种政治制度之下都想出来如何做到蒙蔽圣听这件事情,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王直不敢继续在这个话题上再纠缠下去,立刻问道:“那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对嫡长子继承制进行调整,需要臣做什么呢?”

朱祁钰缓缓道:“自古以来,嫡长子继承制讲究立长不立贤,这样可以保证家国天下的有序传承,降低了出现叛乱的事情发生,但是这样做,也注定了一个朝代不会一直传承下去,总是会在前几任明君之后出现几个昏君,快速消耗掉本朝国力,等朝廷没钱了,便再也压制不住野心之辈,继而出现朝代更替的情况发生。”

“而且朕观读史书,发现绝大多数明君都有在民间生活的经历,太祖起于民间,太宗也被分封到京师,知道民间情况,仁宗在位时间虽然短,但是他也在太宗靖难之时居于民间,朕的父皇宣宗皇帝虽然出生便是受人瞩目,但是也对民间的事情极为了解。”

“后来先皇登基,虽然他有大儒教导,但自他小时候就生活在宫中,几乎对民间一无所知,这才有了王振乱政的情况发生,自己也是翻下了弥天大错,早早便追随历代先帝而去。”

“所以,朕决定,将十位近亲藩王世子接入京师,陪伴太子读书,接受和太子一样的教育,然后待其出师之时定下继位的顺序,太子不贤,直接更换掉便是,再招其他藩王之子补位即可。”

“如此一来,皇位传承仍旧有序,而且还可以避免太子顽劣的事情发生,毕竟有了竞争就有压力,有了压力就有读书上进的动力,还能让那些藩王有一些盼头,减少一些举兵谋逆的事情发生。”

王直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那这样一来,皇家的竞争会不会太过残酷了一些,到时候恐怕会有人行什么不轨的举动吧?”

朱祁钰大手一挥,道:“那又如何,一朝天子,若是连自己都保不住,那凭什么让人相信他能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再说了,小时候见识一下阴暗的手段,总比长大了没办法识别出阴暗手段要强得多吧。”

王直点点头。

朱祁钰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养蛊,通过竞争养出来的太子,其自身素质肯定不会太差,一定能在最大程度上保住大明的社稷江山。

不过王直还是有些不放心,不由得问道:“那若是最后出现的是隋炀帝那样的人物呢?”

朱祁钰冷笑一声道:“隋炀帝怎么了?他的所做所为不过是太过心急了一些,其本质也是为了大隋好,别的不说,就是这大运河,就不是一个昏君可以做得出来的。”

“如果出现了这种人物,天下人再奉迎一位天子不就行了?反正外面那些原本就在继续序列里的藩王还活着,手里还有权有兵,不是隋朝那几位藩王可以比拟的,他们可不会束手就擒。”

“只要他们不死,难道政务院能眼睁睁看着杨广那样的昏君搅乱天下吗?”

“此事万万不可。”王直立刻道:“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说,政务院也有了废立皇帝的权力?这不就是让政务院成为权臣吗?”

朱祁钰笑道:“王老爱卿莫不是忘记了,政务院之人一任五年,最多两任,十年之后就必须上疏致仕,告老还乡,政务院之中还有副理数人,即便政务院首理想要做权臣,又如何做得了呢?”

好吧,王直这回是彻底理解了。

朱祁钰说的对,如果自己这个政务院首理想要做权臣,那估计金濂高谷等人也绝对不会同意,大家都是差不多的资历,凭什么都听你一个人的,自己手里又没有兵权,也没有三法司,没办法强逼其他人听从自己,这样的首理即便想要做权臣,那恐怕也是做不到的吧。

“那陛下是要臣做什么事情呢?”王直出声问道。

朱祁钰缓缓道:“朕过阵子会大宴藩王,分封诸王出国之事,朕会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清楚,相信他们不会不答应的。”

“但是,如果他们全都分封出去,那朕建立继承序列的事情就泡汤了,因为他们出国就藩的时候,肯定是要带着自己全家的。”

“所以,朕希望王首理到时候出面,要求合适的藩王将符合继承序列的子嗣留在京师作为质子,陪伴太子读书。”

王直点点头,旋即道:“陛下,既然这些藩王都要分封到国外了,那他们的家产要不要贡献给朝廷?”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还是算了吧,这个要求不要提。”

“他们毕竟是出国,到了那些地方属于外人,人生地不熟的,手里怎么都要有些资本,否则连立足都做不到,朕还分封他们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