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十三年 > 第70章 赣榆特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骆养性一时思绪飞转,跪在那里想着“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片刻之后他再次稽首说道:

“经臣连日侦查,可以确定刺杀厚世伯的人员是建奴与北京城内的某些人内外勾结所为。

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想阻止厚世伯前往赣榆救灾,并建立大明国第一个特区。

至于是谁勾结建奴做下如此骇人听闻之事,锦衣卫会严密关注追查。”

骆养性这段时间已经再次将自己的心思,全部都放在揣测崇祯身上了,所以在听到崇祯的置疑后,他立刻就秒懂了其中的用意。

见他如此善解人意,崇祯很是满意的让他起身回话。

骆养性站起后很是迟疑的轻声说道:

“启禀皇上,近日京城锦衣卫发现厚世伯的新军行为异常,每日都会向通州码头运送大量物资,因为没有得到皇上的授权,锦衣卫未敢去查证。”

崇祯不以为然的说道:

“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厚世伯已向朕上过奏本了,就由着他自己去折腾吧。

但赣榆那边你要加强监督,日后如有异常,要及时向朕汇报。”

骆养性真的搞不懂崇祯为什么会如此信任朱喜明,却还又如此的忌惮他,那不就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吗?

可是他不敢向崇祯询问,就只得领旨谢恩后退了出去。

朱喜明在进紫禁城向崇祯辞行后,正准备随最后一批新军离开驻地,这时负责在通州第一码头驻守的王新回来向他汇报:

“伯爷,皇上让户部拨下的5000担粮食和5000两银子,还有800匹良马都已到位。

漕运司共调集了大小料漕船30艘,拉上这里所有物资后,随军家属和人马就装不下了,您看是不是再向漕运司找些船来?”

朱喜明想了一下后,说道:

“就不麻烦漕运司那些官老爷了,我懒得和那些当官儿的打交道,物资上船,随军家属全部租用民船,银子可以多给一些。

新军骑马走陆路,还可以顺便练练马术上的训练科目。

物资已经全部都拉出来了,通州一号码头那里一定要严防死守,不能让外人混进来,你明白吗?”

王新一个立正敬礼,说道:

“伯爷放心,末将已经设置了三层明哨和暗哨,连只苍蝇也别想混进去。”

两个时辰后朱喜明随着最后转移的一批物资人员向通州一号码头行去。

路上朱喜明对已经拆了药线,正在恢复期间的杨贺说道:

“让你坐车,你却非要在外边坐这竹兜子,这灰尘漫天有啥可看的?”

杨贺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却很是感激的看向朱喜明表示感谢。

这时朱喜明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随即问道:

“那个马致远,我怎么好久没见了,他跑到哪里去了?”

杨贺收起笑容后看向了一旁的孙国良,朱喜明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也同时看向了他的孙大管家。

孙国良微微一笑说道:

“伯爷有所不知,那马千户做人很不地道,看伯爷入了诏狱。

我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太监,在看管那些物件儿就心生歹意,晚上摸到了老奴的房中,被老奴给解决了。

随后杨千户也赶来了,还好他是来帮忙的,把那个马千户埋葬在火器局后院儿那棵大枣树下了,只是不知明年的枣是甜的还是苦的?”

朱喜明这才知道原因,为马致远的下场心虚不已,又问道:

“魏叔,你武功怎么这么厉害?”

孙国良笑道:“我们魏家祖辈都是靠练武出身的,我叔父魏忠贤更是武术大家,只可惜报国无门。”

朱喜明若有所思,好像无意之中又解开了一道自己认知上的历史谜团。

他沉默了一会后,又接着说道:

“魏叔,今日我们离开这北京城了,你也改回魏姓吧,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咱爷们了。”

魏国良很是感激的对朱喜明笑道:

“那老奴谢过伯爷的关心,恭敬不如从命了。”

北京通州一号码头上,经过半日多的忙碌后,由80条各类料船组成的船队终于起航了。

驶向大明的第一个也是这一时代世界上第一个特区—赣榆。

朱喜明站在船头,看着两岸的景色慢慢的向后退去,心中充满了离开京城这是非之地和即将建设特区的喜悦之中。

良久之后在魏国良与杨贺的陪同下他转身进入船舱,与同船伴随的陈子龙、杨子玉、吕烈还有被崇祯批准告老还乡的毕矛康等人相见。

朱喜明在运河行船的十日时间里,与众人就赣榆特区的建设展开了讨论。

第一个讨论的问题是关乎温饱的农业。

他把在后世所了解的农业知识,如草木灰提炼碱液杀虫,沼气液杀虫、石灰水杀虫都做了讲述。

现场还示范了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特别说明防止病虫害是农作物高产的根本。

还将所知道的打井抽水、水库引水、番薯、玉米、马铃薯种植等知识,全部都一股脑的讲了出来。

听得众人对这位只有12岁的小伯爷佩服不已。

朱喜明也听取了众人对农业发展方面的看法,经过讨论后制定了《特区农业发展计划》。

第二个讨论问题是救灾。

朱喜明先把自己所知道的灾后防疫自救,以劳代赈银粮分配想法讲给了众人听。

经过众人讨论《特区救灾计划》也随之诞生了。

第三个讨论问题是军事。

重点是与魏国良、毕矛康、吕烈三人讨论火器局的建设问题。

朱喜明在综合了众人的讨论意见后,将火器局建设重点放在了火器创新、人才培养和改进制造工艺上。

赣榆因当地无铁无煤,只能靠从外地采买购进,就无形之中制约了火器局,不能搞太大。

朱喜明就将这个讨论结果定义为《特区科技发展计划》。

最后众人又讨论了建立盐场、建立海港、建立船厂等相关海上发展事项。

可是众人对此都不是很特长,只好又是简单的制定了一个海贸发展框架。

朱喜明将其称之为《海洋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