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十三年 > 第19章 双龙玉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面色显得很是沉重,良久之后才缓缓开口道:

“朕内宫之中,已再无金银之器可熔了,粮饷之事还需诸位爱卿从长计议。”

“骆养性朕命你稽查京城戒严期间,城中有无违法乱纪之事,你可有什么要向朕禀报吗?”

骆养性没想到崇祯的思维会跳跃到自己身上,慌忙稽首道:

“回禀皇上,近期京城各府官吏和城中百姓都能安守本分,锦衣卫巡查并未发现有扰乱国法之狂徒。”

崇祯看着跪在地上的骆养性心想:

“我的意思他难道真不明白吗?还是真如厚世伯所言,他已经不再是朕的利刃尖刀了?

真是可恶!”

“据报近期城中骚乱不断,你却一无所知?

还跪在那里干什么?真是越来越没有用了。”

崇祯将心中的怨气毫无保留的都送给了倒霉的骆养性。

骆养性闻言身体一颤,心中暗想:

“皇上怎么突然之间如同变了一个人,竟然当众斥责起了自己。”

慌忙稽首道:“臣惶恐,这就回去安排严查戒严事项。”

朱喜明见崇祯被粮饷之事闹得心乱,便开口说道:

“皇上,朝廷府库和内帑没钱,那就向全国募捐好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太傅韩爌闻言后,对他问道:

“厚世伯是想向谁募捐?

全大明的百姓,还是大明的文武功勋或是商贾巨富?”

朱喜明用不解的目光看向韩爌说道:

“都可以啊,有钱捐钱,无钱出力,共保大明江山社稷。

如果建奴肆虐大明北方,那大家可都要跟着倒霉了。”

“这成何体统?

朝廷怎可向升斗小民行乞?”

韩爌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对朱喜明进行反驳。

周道登也附和说道:

“厚世伯可不能想当然儿,向百姓募捐那是柯捐杂税。”

东阁大学士温体仁这时也附和道:

“朝中官吏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发过俸银了,很多官员之间都是相互拆借过度日;

百姓更是艰辛食不果腹;

商贾巨富早在战事一起,就都纷纷离城而去了。”

太傅韩爌再次开口道:“厚世伯太轻率了,国事艰难就更应该谨慎行事。”

周延儒见几人一起为难朱喜明就说道:

“厚世伯为君父分忧,有些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诸位大人应该多多扶正才好。”

朱喜明早就知道会有如此结果,也没有急恼,就继续说道:

“皇上,前几日臣向皇上禀报的那份南粮入京畿,可加倍换盐引一事,也是可以解决目前的困境。”

闻言内阁首辅周道登立即说道:

“皇上,此议案内阁已经议过了,没有通过,这有违祖制。

本朝也无先例,恐会引各大盐商集体抵制,使朝廷税银减少,令本就空虚的财政更加雪上加霜。”

“如今建奴已经兵临城下,粮饷不足,开个先例又有何不可?

只要能安定民心军心,解决当前的粮饷问题就是好办法。”

朱喜明继续据理力争,希望能有人出来支持自己。

崇祯见众臣子又开始互掐了,就十分恼怒道:

“好了,天天争议,却天天议不出个办法来,你们回内阁去议吧,厚世伯留下。”

众臣见崇祯震怒纷纷稽首拜退而去,大殿之内只剩朱喜明和崇祯二人。

朱喜明见崇祯满面愁容,便微笑道:

“皇上,没有必要为这些事气恼,后世历史上的今天就是这个样子的。

文官集团天天互掐,却都是为了各自的那些私利。

只要咱们制定的计划不变,方向不变,这天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崇祯皱着眉头深深叹息了一口气,问道:

“厚世伯你今日也看到了,这制定的计划还怎么进行?”

“皇上,您忘了吗?

是两个办法同时进行才会有成效的。

骆养性不顶用了,可我还只是个孩子,孩子惹祸了,应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朱喜明的笑容开始变得有些玩味了。

崇祯一愣,当即正色道:

“厚世伯是朕的近臣,是朕的子侄,天大的祸事,朕都给你撑着。”

“那臣就先谢过皇上了,近日臣外出次数会很多,而现在京城内正在戒严,您能给臣一个通行证吗?”

崇祯想了一下,便从腰间取下一块碧绿的龙形玉佩道:

“此双龙玉佩乃朕之御用,出示此玉佩如朕亲临,大明各级官员见到都须行稽首礼。

凭此双龙玉佩还可调动天下兵马、锦衣卫、东厂各司,今日你暂且拿去用吧。”

王承恩双手接过玉佩,转呈给朱喜明。

朱喜明接过后仔细观察了片刻,问道:

“做工这么精美,应该能值不少钱吧?”

王承恩陪笑道:

“厚世伯,这双龙玉佩可不是钱所能衡量的物件儿,还是好生保管吧。”

崇祯闻言也嗔怒道:“厚世伯,此乃公器不可胡闹。”

“这真是一件好宝贝,我知道的。

皇上我这就去惹祸了。”

朱喜明嬉笑着说完后也不再停留,转身就跑出了大殿。

崇祯在后边气的一拍御书案道:“是拿去办正事儿!”

朱喜明当天就带着四名锦衣卫和小宫女张凤换了便衣,。

大摇大摆的出了紫禁城,向北京城北边的军器局而去。

他虽然知道明朝火器制造还是靠工匠手工打造,但还是想亲眼看看这一时代的火器制造工艺到底如何。

朱喜明一行六人到达军器局所在地后发现,军器局院落占地极大,围着高墙走了好一会才绕到了正门。

看见两名懒散的兵丁百无聊赖的靠在门垛内闲聊。

杨贺上前对两名兵丁说道:“快去里面通报,厚世伯前来视察。”

一名兵丁闻言知道是来了个伯爷,不敢怠慢便急匆匆向院内跑去。

不一会儿,就从门内涌出来了几名官吏。

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监越出人群,稽首并自报家门道:

“奴婢军器局监造孙国良拜迎伯爷大驾光临。”

朱喜明看着眼前这位略显老态的孙国良说道:

“你起来吧,带本伯进去参观参观你们的军器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