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年多来,萨珊,可萨两地经过越王,韩王尽心竭力的治理,秩序肉眼可见恢复,经济死灰复燃。

纵然两地少数区域还残存着少量萨珊,可萨贵族,王族聚集的武装反抗力量,他们对外采取铁血杀伐的武力手段镇压,对内不惜一掷千金,高价悬赏各方势力的首领,当家头颅。

数月间,陆续拔除萨珊,可萨各地乱臣贼子,牢牢控制两地军政财三权。

再者,他们从迁徙过来的百姓中,流放过来的贵族中,选拔贤良之才,效仿大唐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府兵制。

今各自手里控制一支全是唐人的两万精兵,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最大依仗之一。

等待中,突然瞧见北方黑云压城,沙尘铺天盖地,一支规模庞大,气势狂飙的骑兵,以风驰电掣之势浩浩荡荡南下,为首的将领,俨然正是神策军将领高侃。

两翼,全是黑色具装骑兵,即重骑兵。

骑兵驰骋,地面震动。

不过,在滚滚扬尘中,他们依然瞧见让两人魂牵梦绕的皇旗,皇旗前方,李世民披甲戴盔,一身戎装,不免显得英姿勃发,神采飞扬,把马上帝王的气势彰显的淋漓尽致。

呼。

越王李贞,韩王李元嘉面色涨红,双方情不自禁深呼口气。

他们接管萨珊,可萨,陆续接手军务,偶尔也领兵平叛,奈何同马背上夺取天下,堪称大唐第一战神的父皇,皇兄相比,好似萤火之光同日月争辉,依然相形见绌。

敬佩之余,更多是思念之情。

皇帝率领百官从长安出发,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最终风尘仆仆赶来。

他们深知沿途坚信,本以为分封萨珊,可萨,此生再难见到父皇母后,皇兄,皇嫂,孰料对方千里而来。

高侃领兵抵达,骑兵下马维护秩序,形成密不透风的保护屏障。

烈烈摇曳皇旗前,李世民,长孙皇后一行徐徐抵达,越王,韩王上前半步,面孔笑意浓浓,躬身作揖行礼:“孩儿李贞,臣弟李元嘉,参见父皇,皇兄,吾皇万福。”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韩王,越王行礼后,旁边,百官,百姓,纷纷躬身作揖行礼,声音洪亮,震耳发聩。随之,再度向皇后,赵牧,李泰等行礼。

久别重逢,李世民龙颜大悦,上前快速搀扶韩王,越王,神色满意的拍着两人肩膀,嘴角露出和善的笑容。

当初,尝试分封二人来萨珊,可萨,他不免担心两人年轻气盛,缺乏经验,身在他乡,难以治理经过战争机器毁灭的两大帝国,西巡以来,特别是踏入萨珊境内一来,途经萨珊各处重镇,要塞,亲眼目睹各处城池,要塞战后有序恢复经济,巩固城防,安抚百姓,事情比他预想的更好。

关键没有发生本土百姓和当地百姓的直接冲突。

双方不光有国仇家恨,还有文化冲突,种族冲突,甚至于信仰冲突,各种矛盾难以调和,久而久之,挺容易爆发内乱。

再者途经昭武九姓故地,收到西面过来的商人陆续汇报,他清楚韩王,越王全力支持李道宗,李绩,苏定方,柴哲威等将领征战之余,在两地施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策略。

同时,从迁徙过来的百姓中招募兵勇,派遣到各处城池驻扎,已经稳定在萨珊,可萨两地的统治。

李世民抓着韩王,越王的手,夸赞说:“表现不错,没有让朕失望。”

闻言,李贞,李元嘉受宠若惊,欣喜万分。

得到父皇,皇兄认同,称赞,这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几年来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

这时,李世民徐徐走到百姓中央,瞧着激动,发狂的百姓,面孔噙笑,高声询问:“大家跋山涉水而来,辛苦了,是否分到田地,是否获得房屋,迁徙过来的家人是否安康?”

促使他西巡,除想亲眼目睹下在域外打下的万里江山,他也特别想瞧瞧迁徙过来的百姓。

西迁。

沿途究竟多困难,亲自走过方知其中艰辛。

何况早期迁徙过来的百姓,在道路不通畅的情况下,走的南方瓦罕走廊,那里多高山,多不毛之地,沿途所遇更是前所未有的事儿,他们为大唐付出太多了。

再者说,经过朝廷上下几年齐心协力的推行,约有三四百青壮年和少量年轻女子迁徙过来,他势必要亲眼瞧瞧大家的处境,以免地方上报有误,而迁徙者多死于迁徙途中。

最后,若是冒着生命危险,付出艰辛迁徙过来,没有获得宣传中的土地,房屋,连自己的家人也身死,他必须问责韩王,越王和各地的官吏。

一名而立之年的中年作揖行礼,出声道:“禀陛下,我们有土地,大量土地,比在河北道更多,也修建了房屋,家人抵达萨珊后,也全部安康,

小人还担任衙役,负责城内部分治安,美中不足,家里人口太少。”

迁徙的过程充满各种危险和苦难,他亲眼目睹过随着大军迁徙途中,依然有人不适应高原气候生生病逝,但是,成功迁徙过来,收获同样异常丰厚。

河北道,早年经历隋末之乱,人口急速下降,但武德以来二十余载,频繁的战争消失,取而代之人口急速恢复。

相较于人口稠密的河北道,经过数次大战的萨珊,可萨,人口异常稀少,遍地无主良田,十室九空,他们抵达萨珊,可萨,即获得越王,韩王分配的大量土地和房屋,甚至服兵役,奖励双倍土地。

这才两年,他摇身一变,从以前普通的佃农变成有六百亩良田的地主,还担任衙役,有钱有身份,还纳了萨珊两名小妾。

若非两地来往不变,他肯定写信让家里几名弟弟也迁徙过来。

但是,也向他说的,家里终究是人丁稀少,即使买回萨珊,可萨,昭武九姓的本地人做家丁帮忙,依然出现良田来不及耕种的现象。

总之,生活质量和在河北道相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