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年。
他兴许率军远征。
如有巨炮协助,定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于西域之地,彰显唐军兵锋。
侯君集说完,捋着胡须望向赵牧,改日,必须找赵牧促膝相谈,争取弄来几尊巨炮。
诸将内,唯独李靖神色淡定,李孝恭,李道宗,程咬金,尉迟恭等将领面孔表情狂热,兴奋,斗志昂扬。
陆陆续续上前进言,建议朝廷爆兵,再爆兵。
等诸将七嘴八舌说完,李靖低声进言:“陛下,此物杀伤力过于强横,容易造成严重伤亡,臣以为,慎用。”
虽说行军打仗免不了死人,但他观察此物威力,寻常兵勇中弹,地面肯定皆是残肢断臂。
冲锋陷阵的战场,不免沦为修罗之地。
李世民轻轻点头。
此物是过于霸道,颠覆以往作战方式。
但有此物,攻城掠地必是无往不利,夺取四方疆域犹似探囊取物。
李世民道:“朕会考虑的。”
他神色傲然的捋着短须,瞥向禄东赞等邦国使臣,发觉禄东赞等面色惊惧,好似惊弓之鸟,深秋时节,额头依然汗珠滚落。
李世民面色一喜,旋即阔步走上去,正色说:“此物乃中书令打鸟炸鱼之利器,诸卿无需担心,更不必惶恐和无端联想。”
打鸟炸鱼。
骗三岁幼童吧。
禄东赞等不敢不联想啊。
携带此物征战,任何坚不可摧的城墙防御力全骤然减弱,所有所向披靡的骑兵沦为炮灰。
巨炮一出,谁与争锋。
以后无端招惹大唐,与大唐为敌,等着承受巨炮的怒火吧。
禄东赞思绪飞转,快速考虑应对之策。
南诏国使臣惶惶出列,九十度躬身行礼:“陛下,南诏的琅琊公主恰好适婚年龄,才貌无双,颇有贤名,外臣提议公主来长安,两国永结同好。”
打不过,唯有加入。
和亲,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兴许保证南诏安危,
李世民闻之,拍着南诏国使者肩膀,朗声说:“和亲,挺不错的建议。”
“谢陛下夸赞,外臣返回南诏,率先向我王建议,尽早促成此事。”南诏使者战战兢兢的说。
顿时,禄东赞等使者,不经意的白了眼南诏使臣。
这软骨头,哪有半点使臣的尊严,屈服速度也太快了,不给他们半点考虑的机会。
下一刻。
高句丽使者踏步而出,急声说:“高句丽愿把公主送长安,望两国结秦晋之好。”
一步错,步步错。
高句丽断然不能像以前那样得罪大唐,得罪李世民。
大兵压境时,必是高句丽灭国之日。
禄东赞面色惆怅,不安,附和说:“陛下,外臣以为和亲乃最好的选择,外臣以为两国应该签订盟约,保证双方互不侵犯。”
大唐内,赵牧,李靖,李绩的盖世名将,已非常棘手难缠。
竟有神兵利器横空出世。
与之为敌,等于把吐蕃健儿推进火坑内。
必须设法签订盟约,保护吐蕃安危,免遭唐军兵锋侵犯。
听着禄东赞的表态。
李世民面不改色,内心却极度高兴。
四方臣服,八方来贺,这才是天可汗该有的样子。
达成目的,李世民叮咛说:“诸卿,今日不谈政务,不谈军务,大家移步帅帐赴宴。”
赴宴。
大唐诸将兴趣高涨,几名外臣哪还有吃饭的念头。
他们想回家。
希望第一时间内,把巨炮之事汇报给各自的君王,以免自家君王做蠢事,无端得罪大唐,为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
下午。
宴席在喜忧参半中结束。
皇帝回宫,神武军恢复往日平静。
巨炮之威,却已传遍长安。
大街小巷,酒楼茶肆内,百姓议论纷纷,各个添油加醋,把巨炮吹的天花乱坠。
赵牧,俨然成为大唐雷神。
皇宫内,李世民直奔长孙皇后所处的立政殿。
走廊内,太监宫女纷纷行礼。
“赏。”
“有赏。”
李世民一路前行,一路赏赐。
走廊内,庭院中,花园里,陆陆续续跪着谢恩的宫女太监。
众人不知皇帝遇到何事,但肯定是前所未有的喜事儿。
跨进立正殿内,宫女忙欠身行礼,李世民高声说:“传朕旨意,今日各宫妃嫔,不论贵妃,昭仪,美人,皆有赏赐...每人千贯钱。”
“喏!”
宫女领命。
“且慢。”
长孙皇后狐疑的走来,阻止宫女离去。
欠身行礼后,皇后好奇的询问:“陛下,前去军营,遇到什么喜事儿了?是赵牧锻造的巨炮大显神威吗?”
昨晚,李世民兴奋的半夜未眠。
今早特意早起,戎装前往军营内。
这会儿龙颜大悦,大肆封赏妃嫔,昭仪,美人,肯定遇到意外之喜。
“喜事儿。”
“是喜事儿。”
李世民兴高采烈,跨步上去,亲吻了下长孙皇后,直接抱起佳人向榻上走去。
突如其来的亲密,长孙皇后猝不及防中芳容大羞,焦急说:“陛下,陛下...这怎么好呢。”
一直以来,皇上做事稳重,举止有度,他们相敬如宾,今日...今日...怎么...
殿内宫女太监见状,吓的连忙垂首。
坐于软榻上,李世民向伺候的宫女道:“去备些小菜美酒来。”
“喏!”
一名宫女恭恭敬敬退去。
李世民攥着长孙皇后柔荑,兴致勃勃的道出军营所见所闻,龙颜大悦的说:“今日之后,朕的威名必然传遍四方。”
“这赵牧,经做些阿谀奉承之事。”长孙皇后耐心聆听李世民叙述,她能感受到李世民多高兴,柔声说:“不过,驸马也终于奉承陛下一次。”
“谁说不是呢?”李世民说:“铁树开花水倒流,头一遭啊。”
说罢,命丫鬟去传旨意,封赏各宫妃嫔。
“陛下英明神武,自有贤臣良将来助。”长孙皇后答谢。
整个下午,李世民始终向长孙皇后倾诉,畅谈自己的远大志向。
快黄昏时,才起身前去书房。
这时,李世民萌生了两个念头,争取批量生产巨炮,来年发兵高句丽。
越早灭掉高句丽,越早实现杨广没有完成的宏愿,他宏图霸业,帝王声誉将越早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