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去年十一月五日,拜谒了桥陵、定陵、献陵、昭陵、乾陵,到二十二日还宫后,大赦天下,免除百姓当年地税一半。
李亨看到李隆基在去年末今年初心情还不错,就决定在正月十七日向他举荐皇甫惟明。皇甫惟明是在前一日,即正月十六日回到皇城的,当时由朱雀门的卫兵到忠王府通报,李亨亲自到朱雀门迎接的皇甫惟明。
正月十七日那天早晨,吃过早饭后,我和四护卫在堂屋门口站岗。过了一段时间,太阳已经很高了,又过了一会儿,皇甫彬来为李亨陪读了。李亨将皇甫彬迎入堂屋,皇甫惟明本来在院子里散步,也一起被李亨请进了堂屋。没多久,李亨和皇甫惟明送皇甫彬出了堂屋。
李亨说:“学生本来还要请老师多坐一会儿的,老师却执意要离开。”
皇甫彬说:“忠王殿下,你刚才说要去面见皇上,向皇上举荐皇甫惟明,事不宜迟,现在去正好啊,此时皇上正在勤政务本楼。”
李亨说:“嗯,好的。”
皇甫惟明说:“皇甫学士您慢走。”
皇甫彬走后,李亨让我和王平凡,陪同他和皇甫惟明一起去了勤政务本楼。我和王平凡在勤政务本楼一楼等候,与牛力高等李隆基的五名护卫站在一起。李亨让皇甫惟明也先在一楼等候,他要一人上二楼面见李隆基。
牛力高让在二楼楼梯口处站立的白小荔,向皇上禀报忠王要面见皇上。白小荔禀报后,唐玄宗准许李亨上去面见他,一袭白色棉衣袍的李亨这才走上了通往二楼的楼梯。
我和王平凡同牛力高等李隆基的护卫们,分成两排站在一楼楼梯口,大厅门口内外还有十几名卫兵。皇甫惟明站在南面的墙边。
李亨走到李隆基面前的书桌南面,向李隆基躬身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李隆基坐在椅子上微笑着说:“朕已经一个多月不去你府上了,朕的小皇孙小豫长得怎么样了?”
“托父皇您洪福,小豫儿长得白白胖胖了。”
“要不要给他找一名奶妈啊?”
“谢谢父皇关心,暂时不用了吧,孩子他母亲的母乳还是比较充足的。您让高力士为我府上提供了一些优质的小米,和新鲜的鱼类,蛋类,儿臣夫妇除了吃御膳房送的饭菜外,还可以自行炒菜做饭,目前孩子的母亲饮食营养还是很充沛的。”
“嗯,这就好,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说,朕发现你不常求朕。”
“好的,儿臣谢谢父皇的关怀。”
“你现在来面见朕,想必是有什么事吧?有什么诉求你尽管说吧。”
“儿臣今日来面见父皇,一是向您请安问好。二是想向您举荐一位朋友,儿臣这位朋友年龄和王忠嗣相仿,也是王忠嗣的朋友。他熟读儒学经典,对历史也颇有了解,拥有一腔报效国家,报效朝廷的热情。”
李隆基微笑着说:“你这位朋友,如果真的有才华,朕一定会任他为官的。不过他如果没有才华,朕就不会用他。”
“儿臣自认为他有一些才华,并且拥有一腔报国热情,今天向父皇引荐他,还请父皇对他进行面试。父皇能慧眼识才,如果他空有纸上谈兵的口才,父皇一定不要任用他。”
“他叫什么名字?哪里人?现在何处?”
“他叫皇甫惟明,安定人,小时候随同父母在长安城市场卖小商品,后来因父亲身体欠佳,全家回到了安定老家务农。他读过几年私塾,后又自学了一些古圣先贤的论述。他现在就在一楼。”
“嗯,请他上二楼面见朕吧。”
“儿臣这就去喊他上来面见您。”
李亨向东面的楼梯口走去。李亨来到一楼,和站在一楼大厅门口的皇甫惟明说了皇上要面见他。皇甫惟明有些激动,他等这一天等了快一年了,是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
皇甫惟明说:“在下谢谢忠王殿下了,要不是你向皇上引荐我,我是很难有机会面见皇上的。”
李亨用右手拍了一下皇甫惟明右肩头:“好了,不要说什么谢谢了。你现在要迅速调整好状态,去二楼,精神饱满地回答我父皇的提问,才能有机会通过我父皇的面试。”
黄甫惟明点了点头,然后跟随李亨到了楼梯口。牛力高拦住了皇甫惟明,李亨让白小荔禀报忠王和皇甫惟明求见陛下,李隆基同意后,牛力高才允许皇甫惟明走上楼梯。
皇甫惟明跟着李亨到了二楼大厅,两人站在李隆基面前的书桌南面。没等李亨说话,皇甫唯明向皇上躬身行礼:“在下皇甫惟明拜见皇上。”
李隆基打量着面前这位健壮的青年,他一袭蓝色棉衣袍,头顶的发髻简洁而干净,国子脸小麦肤色,显得有几分刚毅。
李隆基缓缓地说:“你是忠王和王忠嗣的朋友,自幼读过私塾,后来又经过了自学,是吗?”
“回禀陛下,您说的正是在下的情况。”
“你认为一个国家,在战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在下认为,天时地利人和如果都具备了,获得战争胜利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论述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的文章,出自哪位古人之手?”
“论述天时地利人和的文章,出自继孔圣人之后的另一位儒学代表人物孟轲的着作《孟子》,具体章节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