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一大早王青云三人就将东西收拾妥当,然后就在清河县逛了起来。

清河县位于朔平府西南,县域七成是平原丘陵,小山脉不断,河网纵横,是朔平府的一个中等县。

县域人口10余万,人数并不算多,清河县以河闻名,听名字就知道河清便是最大特色,清河县大小河流有近百条,所以物产丰富,灌溉方便,风景也算不错。

不过历史上却是并未出过什么明人,在秦时这里还是蛮荒,直到大魏立国,人口扩张,版图扩大,这里才被纳入统治。

所以清河县立县不过百余年,县民多是国朝初立封赏的郡兵,也有一些是逃难而来的乡民。

所以很多清河县民都有一套祖上留下的盔甲或者武器。

王家也有两套盔甲,就供奉在祠堂里,据说当时王氏的两个兄弟立功受赏,一人封了50亩地,就把家人接了过来,这也是上河村的由来,然后慢慢开垦,慢慢繁衍才有了现在的上河村。

王青云和李皓在街上慢慢走着,清河县就是很普通的小县城,四周城墙围郭,城墙也不算高大,因为这里也并不是战略要冲,占据价值不大,所以这里也很少受到伤害。

国朝初立,叛乱众多,这里却是少有的受到袭扰的地方。

县城其实没什么好逛的,对于两人来说还不如到书店里看看有什么好书,卖吃食的甚至还不如王母的手艺,也不知道这么多天没回去,青月青雷有没有想哥哥。

其次,王青云想去两个地方,一个是书店,另一个就是卖种子的地方。

而李皓也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完全是无目的的乱逛,只好跟着王青云。

王父则是摆脱二人,去县学看榜了,虽说儿子没考好,但是当父亲的只有看到了才安心,也是不想刺激儿子,所以王父借口去给福田买一副嚼口,所以三人分开闲逛,中午会面,回家。

因为城池不大所以只有一条四车道宽的马路,然后就是“丰”字型的分叉,如果迷路了走回大路就行,所以三人也并不担心迷路。

这是王青云第一次来清河县,却并不是王父第一次来,这里还是有几个王父的经销商的。

所以王青云早早就和王父打听了书铺的位置。

“郑氏书铺”中规中矩的名字,不像上阳镇上的知新书铺。

书铺有两个开间,面积近百平米,也不算小了。

一间里边卖书,一边卖笔墨纸砚,王青云随意翻看了一下,都是很正常的书,没有闲书,更没有小说。

“小哥,你们店里有没有史书啊?”王青云问道。

柜台后边是一个小厮不到二十的样子,嘴唇上刚刚蓄起胡子。

“有《秦传》,《秦时本纪》,《通史》,您需要哪本?”那小哥明显很懂。

“一样来一套吧,再来一刀书写纸,一刀画纸”王青云自从和知新书铺合作以后,零花钱就不再缺了。

有时候,王青云也诧异,鬼神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受欢迎,卖的也太好了,这要是自己卖岂不是要发。

东西有点多,王青云和李皓一人拿了一点,李皓却是没有再买东西,他的积蓄得省着点花,花完的话就要卖母亲陪嫁的首饰田亩了。

然后王青云又询问了一些其他事项,如收不收话本?收不收画作?哪里收话本之类的问题。

不过,无果,因为这里没有大型的印刷作坊,想要大量印刷至少得在府城,而且雕版的价格不菲。

“啊?没有活字吗?”王青云问到。

“活字是什么?”小哥听都没听说过。

这穿越者前辈搞什么?哪个朝代穿越过来的,活字都不发明,故意留给我扬名立万,属实是无语了。

然后王青云又问了哪里卖种子?粮店,你敢信,粮店卖种子,现在没有培育种子的想法,都是自家自留种子,所以很少有卖种子的店铺,粮店里的种子也只是寄售,附带的。

县里粮店但是有几家,但是王青云问了,还没有自己手里的种子齐全,王青云买了一点不知道是什么豆角的种子就走了,时间也不早了,两人回客栈准备收拾收拾回家。

而王父则是一直在县学门口等着,这里的人很多,年轻的小伙,年迈的父母,还有更多的是看热闹的人。

“今年这题太难了?县令……”

“噤声,不想活了,县令也敢指摘?”

“我肯定上榜,第三题我答的连我自己都服,虽然我前两题没写,但是仅凭第三题足矣”有显眼包开始夸夸其谈了。

……

王父听着附近的人议论考题也不知心中是什么滋味。

王父是不认字的,后来也是王青云教了,也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有事没事,王父都会在地上写自己的名字。

对于这三个字王父格外的珍惜。

会写自己的名字在乡野也足够自傲了,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在农村大有人在。

人们还在苦于温饱,哪有时间关心名字怎么写。

糊糊涂涂一辈子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一直等到中午,县学大门才打开,主簿头前走出,后边两个衙役,一个双手捧着红纸,一个拿着浆糊。

热闹的人群迅速安静下来。

主簿没有说话,手一挥,两个衙役上前,红纸在前。

人群往后退了退,给两个衙役足够的空间张贴榜单。

“隆平十二年童生试第一场5人上榜,分别是上阳镇王青云,青山镇张放,陈家庄陈上,清河县东街孟硕,上阳镇李皓,以上五位学子,大后天辰时,县衙进行第二场考试,过时不候”主簿趁着张贴榜单将大致情况说了一遍,中气十足,王父听的真切。

“我中了,我中了,哈哈哈哈”笑着笑着那个考生就哭了下来。

“唉,东街的孟书生考完试就魂不守舍的,如今也算是如愿了”有知情的人说道。

“何故无我?”

“我之大才县令不识,有眼……”紧接着嘴就被别人捂住了。

……

大家各自精彩。

“敢问大人,何故只录五人,寻常不是至少录取二十吗?”有理智的学子开口询问。

“榜单最后有一句话是送给所有考生的”主簿说了一句转头就走,也不再搭理诸位落榜学子。

“榜单末尾?”所有的书生都挤着往榜单那里。

“汝立身之言可立身否,哈哈哈,我懂了,怪不得,怪不得,第三题只字未写仍被录取,哈哈哈,是只录不写的,只录不写的”孟硕边哭边笑,那笑容里更多的是坦然和自信。

而听明白的众落榜学子都羞愧而逃。

王父则是挤过人潮往回赶,“自己的儿子中了,不用回家了,中了中了,我就知道,儿子这么聪明不可能不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