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岂会不明白他的意思。
“钱顺,你们几人都是签的一样的卖身契,你现在要娶媳妇了,是好事,回事跟他们说一说,要是他们也想娶媳妇,我也可以帮他们做主。”
“好的,主子,我回去就说。”
“噢!对了,你身上还有多少钱?”
“嗯,现在一共有两百多文了。”
钱顺这话没骗人,他是真的有两百多文了。
“哦!那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你就先成亲,再慢慢还银子。”
“谁要和他成亲了,谁愿意跟他成亲谁就去,我可不愿意跟他成亲。”
姜荷花想死的心都有了,原本是看钱顺年龄最大,长得也不怎样,肯定着急娶媳妇,要他入赘也是没问题的。
再说他跟宋娘子他们关系好,以后说不定还能把做豆腐的方子搞到手,那她以后不就发达了吗?
谁能想到,他居然跟宋娘子签这种卖身契,这不是傻吗?
都答应给她免费做工了,还要还给她钱。再说,就他那二百文,能娶她吗?
“哦!不是姜姑娘跟我说,你喜欢钱顺,钱顺也喜欢你吗?”
“宋娘子,你肯定听错了,钱顺一个长得又不怎么样的老男人,我怎么会喜欢?”
王琳眼神冷了下来,姜荷花这样说就是带着人身攻击了!
“既然姜姑娘如此说,那请问姜姑娘今年多大了?”
虽然在她眼里十八岁也还是小姑娘,但这世道不一样,像十八岁还没嫁人的都会被人说成老姑娘的。
“你、你、宋娘子,这是在我家。”
王琳轻描淡写地问道:
“所以呢?”
姜荷花今天真是气死了,忍不住骂道:
“你们这些外来户,都滚出去,不要再来我家了。”
姜族长连忙制止道:
“荷花,你给我进屋里去。”
“爹~”
“进去!”
姜族长这次也真是气死了,宋娘子是能得罪的人吗?
姜荷花跺着脚跑了。
王琳几人起身往外走,又回过头对姜族长道:
“姜族长,有一句话不知您听没听说过?”
“宋娘子,请讲!”
“子不教父之过,再送您一句;惯子如杀子。您老好好想想,我就不打扰您了。”
姜族长愣在那里,往事一一幕幕的,仿佛就在眼前。
荷花小的时候也是乖巧可爱的,是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私自利、目中无人的呢?
是他没教吗?,他有教过的,但每次都会被老婆子一顿数落。
但每次只要荷花高兴,老婆子就对他特别好,渐渐地,不止是他,就连家中其他人也都哄着荷花。
就是这样,荷花慢慢的变成现在这样子了。
真是应了宋娘子那句——惯子如杀子!
唉!想他还是一族之长,却连自己的闺女都管不好。
就连今天还在跟着闺女一起胡闹。往后他还有什么颜面约束族人呢?
***
回去后就带四娘进了厨房,她要把做菜的那些方法教给四娘。
她的厨艺是真的不怎么样!
而且她还有其他事要做,没有那个时间整天围在厨房里。
四娘自小就是在做吃食中长大的,对吃食那是情有独钟的!
而且她对食物的味道特别敏感,而且人又勤快又不怕吃苦。
关键是还会做生意。
给她开间酒楼那是绝对正确的。
两人在厨房里一阵忙活,三菜一汤就出来了。
想着明天开始盖房子,要准备的午饭,王琳跟四娘打了招呼就往福嫂子家去,见着福嫂子就道:
“福嫂子,我们家房子明天要开工了,中午不是贴一顿饭吗?我们要招人做饭,就做中午一顿,给十文钱,你愿不愿意去?”
福嫂子一听,还有这好事,连忙问道:
“那我早上喂完鸡再去行不行?”
“当然行了,中午做完饭还得收拾完了才能回来,你们中午也贴一顿饭,不过只能吃,不能带走。碗筷得自己带。”
“那肯定的!哪有不收拾完就回来的道理啊!”
“福嫂子 ,要是你有好姐妹,要那种干活勤快的,不偷奸耍滑的。要是有的话,你也帮我介绍过来,还需要两人。”
福嫂子高兴了,这肯定有啊!谁还没几个朋友呢!
“有,我一会儿就去叫她们,”
“好,谢谢福嫂子。”
这边事说好了,王琳也就放心了,不然明天几十个人等着吃饭呢!
***
次日早上,吴岩他们的任务又加了一个买米买菜。
卯时末,荒地那边就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王琳家的新房子正式开工了。
村民们都过来说吉祥话,讨喜糖。大牛今天可高兴了,只见他抱着一袋喜糖边跑边扔,后面跟着一大串小孩子。
王风跟小帆两人坐在桌子后面,登记着来做工的人,今日登记了三十八个,其中有六个砖瓦工。
王琳先是跟砖瓦工在要盖房子的荒地上说着她需要盖的样式,以及所用的材料。
领头的砖瓦工是其他几人的师父,也是五福村人,姓刘,大家都唤他刘师傅。
刘师傅听着王琳描述的房子,类似于现在的四合院,一进院子有三个院子,中间一个院子是正厅,两边跨院各有五间房。
二进院子也是分为三个院子,中间为正院,有三间正房,两个耳房,还有一个小厨房。两边为东西跨院,每个院子各有三间正房,二间耳房。
她还要求每个院子里都要做一个沐浴的小房间,因考虑到味道大,就分别在前后院各做一个茅房。
其他几个砖瓦工就在边上搭棚,用来做午饭。
先把大灶台垒起来,再把昨天买回来的两口大锅装上。
大牛跟钱顺、钱风三人也加入挖地基的队伍里,挥汗如雨地干了起来!
福嫂子带着两个妇人辰时就过来了,也就比做工的人晚来半个时辰,大舅母跟二舅母也前后脚地来了 。
几人一来就开始整理了,接着又开始洗刷刷了,几人边干活边聊着家长里短的,好不热闹!
吴岩把菜买回来的时候,几人也把临时搭起来的厨房收拾好了 。
接下来就是做饭,两人做饭,三人炒菜,做饭得用筐子抬着糙米去河边洗,菜只需炒两个菜,但份量多,要做几次炒呢!
晌午的时候,饭菜也都做好了 ,一个腌长豆角,一个肉炒落苏。
来做工的村民们都需要自己带碗筷,饭管饱,每个菜一人一勺。
村民们一个个都吃得高兴,这宋东家伙食是真不错,不但能吃饱,关键是还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