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天会年间。
完颜晟对于太上天平国的转折也有些唏嘘:“合格的统兵之才可不好找,也不好培养啊。”
虽然目前的大金看起来好像没有这个问题,但是在大金的那些个彩蛋之中——大金可是同样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就是没有太上天平国这般严重罢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金当时的人才储备之中还有这样的统兵之才,一方面是因为对面的宋国着实给力……但是,这也不能掩盖大金当时确实出现了问题的事实。
当然,纵观中原的那些史书,其中的每一个王朝,在开国的那一代过去之后,或多或少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无一例外。差别就是一些王朝的人才储备更丰富、培养人才的速度和机制更加优秀一些,能够尽快地填补上空缺。
而太上天平国的人才储备和培养机制……显然是不怎么合格的那一种。
“太上天平国明明还处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帅才将才上却已经断代了……陈藤丕没了,竟然真的找不出一个临时顶上的人选,就剩下一个李文寿。”完颜杲也道。
按照太上天平国现如今的天下局势讲,无疑是处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但是,太上天平国现在的将才帅才的状态却像是已经面对人才断代的、过了开国一代的王朝一样——正常而言,争夺天下的势力,应当正处于将领人才井喷的时期。
尽管那些征战天下的人多半没有经受过什么教育,没有读过几本兵书,但是他们却偏偏就是有着出色的战争天赋,不是帅才就是将才,堪称是王朝整个历史中最高光的一段时间。
而太上天平国……完颜杲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进入金京之后那段时间的争斗对现在的状况有着巨大的责任。
明明还不是整个天下的主人,明明胜利的最终果实还没有获得,内部就已经爆发了内讧……为此,还搭进去了一堆元老。
而这些元老——不仅是杨龙嘉和魏名志,还有他们各自的部下将领士兵们——不论到底是什么程度的军事天赋,最少也是从起兵之时一路走过来的人,按照一般情况来讲,他们就是开国的基石之一。
更不要说,还因此丢出去了一个史当达和他的部下。
“虹仁秀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煽动人心统合人心的人,但是他在天下大局上还远远不够。”完颜宗干做出判断,反正,根据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在太上天平国进入金京以来,虹仁秀实在是没有发挥出什么正面作用过。
不仅没有起到多少正面作用,反倒是发挥了一大堆负面作用。
太上天平国在进入金京的过程中,死伤了一批人,比如那个同为元老的封乙光;在进入金京之后,由于上层的结构失当、虹仁秀的处置错误,又死伤了一大批人……后来的陈藤丕和李文寿,这两个对后期的太上天平国至关重要的两人,还是史当达那边出来的。
而有了这两个领兵统帅之后,太上天平国高层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居然没有着手培养一些有可能的统兵人才。
虽然这种帅才也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还真的需要看天赋,但是,拉上几个苗子试一试、让他们能够在真的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临时顶上一顶,还是可以的吧?
最少,不至于让李文寿一个人在遍地烽烟之中四处奔波啊。
明朝,永乐年间。
虽然神迹话语中对史当达所部的遭遇言语寥寥,但是在画面上还是播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包括他们计划渡河,在抵达河边的时候发现超乎预料的事情,以及之后被央洲朝廷军队围困,最终史当达被俘……
朱棣对于天象、运气等对战事的影响也是深有感触。
这不仅是因为他在起兵靖难的过程中的遭遇,还因为他从史册记载上看到的许许多多。现如今,史当达的这一次被围,以及最终的被俘,也算是又一例证了。
就这件事情,若是他的运气好一点,说不定就不会遇到什么百年难得一遇的涨水,继而被阻挡在河岸一边;若是运气好一点,或许能够恰好赶在涨水之前渡河,反倒将央洲朝廷军队拦在后方;若是运气好一点,或许即使史当达所部真的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涨水,也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机会成功渡河……
运气啊!
虽然朱棣本人在每一次规划战事的时候,都不会寄希望于什么运气,但是,运气这个事情真的不能否认。
——当然,这其中也有着史当达谋算失误,未能找到最有效最妥当的方案的原因。
比如,如果史当达身边有人或者他自己能够较为有效地测算天象,或者通过其他方法,总之考虑到了可能大规模涨水的事情的话,他就能制定出一些更好的作战方案……
【春天的时候,虹谦吉抵达了位于曲江省,在钱州北面约一百六十里处的湖州。这个地方目前还在太上天平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但是,当地的将领和士兵们并不愿意这时候启程去支援金京。虹谦吉无法,只能选择妥协,决定暂且在湖州住下,并且向当地的将领保证,他会在这个地方一直待到九月份,而到了那时候,金京自己耕种出来的粮食数量足以供养他们所有人,包括前去支援的军队。】
【然后,他们就可以在九月份的时候一起前往金京。】
【与太上天平国的境况不同,潇军这时候反而得到了大量的兵力上的支援,潇军整体的规模已经膨胀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到了小皇帝三年一月份,金京城外已经包围了足足五万的潇军,这五万兵马都归属于鄫城国统帅。】
【而鄫城生本人麾下的兵力已经扩张到了十二万人,其中十万的陆军,两万的水师;其中,两万人镇守在徽国省南部,一万人镇守在徽国省北部,一万人驻守在徽国省和平州之间,另有一万人四处征战。】
【这些是潇军的兵力,除了潇军之外,还有李少省带领的徽军——在夺取平州城之后,徽军便依照计划,从东边向金京进发,并一路上屡屡获胜,攻克了数座太上天平国原本控制的城池。】
【除此之外,还有此时处于曲江省境内,正在向钱州进军,准备从南面向金京进发的左存湘所部。】
【在各路兵马不断汇集的过程中,潇军、徽军、左存湘所部也在不断地对太上天平国控制区域发动进攻。】
【小皇帝三年二月,鄫城国所部成功攻下了位于金京城东面的太平门外的山顶上的要塞。太上天平国军队退守到了山脚下的要塞。】
【但是,在夺取了位于高处的这个要塞之后,潇军就夺取了这一片战场的控制权——他们在北面的神策门和东面的太平门旁边构筑了营地壁垒,包围了金京仅剩的两座城门。】
【由此,金京城对外彻底丧失了联络的渠道,成为了一座消息都不能连通的孤城。】
【而在三月中旬,左存湘所部又攻克了钱州,使得曲江省的战局也为之一变。】
【钱州的太上天平国军队残部北逃,跑到了湖州——正是虹谦吉停留的地方,他们一直待在那里,直到渡过了整个夏天。而散布在曲江的太上天平国军队其他部分也都开始逐渐放弃曲江,向西边溃散,前往干越省。】
【钱州和平州的失陷,让太上天平国在东面地区也丧失了所有的主要据点,此时,金京再也没有了什么可能的支援力量,进一步陷入了孤城的困境。】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总结:“攻守之势易也。”
以上种种,无不在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太上天平国和央洲朝廷的形势逆转了。
当然,在过往的时候,太上天平国也还不至于将央洲朝廷压制到现如今的太上天平国的处境,因而,并不完全称得上是一个“逆转”;但是,在陈藤丕、史当达等人还活着的那个时候,太上天平国还是能够压制央洲朝廷一头的。
当时,鄫城生还屡屡身陷险境,太上天平国还处于主动出击的状态,央洲朝廷、潇军反倒是被动防守的一方——虽然没有那么彻彻底底。
除了太上天平国陈藤丕和李文寿两人直接发动的战事外,史当达还在西边四处征战,牵制了潇军和央洲朝廷其他军队的一大部分力量,北面,央洲朝廷又受到念军和西北方面的牵制……
但是现在?
西线的陈藤丕被杀,西南的史当达身死,太上天平国力量又急剧缩水,原本还一片大好形势的东部地区都已经大片不在控制之中,残军纷纷避入干越省,金京更是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成了一座实打实的孤城……
虽然还不清楚央洲西北的反叛力量情况如何,以及北面的念军情况如何,但是现在,作为进攻太上天平国的主力的潇军、徽军、左存湘所部,显然并不怎么受到那两边的影响。
现在,如果不出现什么天降奇兵的意外、或者出现什么潇军徽军这边突然脑子发昏的事情、或者莺莺国那些国家又抽风要支援太上天平国……胜利的天平就将会一直向着央洲朝廷倾斜。
只看央洲朝廷这边打算采取什么样的章程,几支军队的内部又会不会有什么别的算盘了。
【虽然潇军这边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作为围困金京的鄫城国所部也还是遇到了困难。】
【这个困难,是鄫城生等人都一直知道的,并且原本还判断有利于己方的事情——粮草,饥荒。】
【原本,鄫城生认为,徽国省、曲江等地的大面积饥荒,将会给太上天平国军队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将会让太上天平国军队没有粮草、找不到支持的百姓……当然,这个判断确实没错。】
【只不过,在金京这个地方,被围困的金京可以在内部尝试耕种,勉强维持粮食供应;但是,在外围围城的鄫城国所部,反倒是需要面对粮草将要消耗一空的问题。】
【金京城外的乡村,已经没有任何粮食可以供给潇军;而尽管潇军的天江补给线依旧畅通无阻,但是由于徽国省等地的饥荒问题,即使有补给线,鄫城国所部也难以通过补给线获取到足够的粮草。】
【对于这个问题,鄫城国本人还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再有一个月如果还不能攻破金京,那么潇军自己就会先行崩溃。】
【况且,作为控制了金京城外所有重要地区的潇军,他们还可以从高处看到金京城中的场景——在金京城内北部区域,已经有大片土地被播种,在四月份的时候,那片地方已经是一片绿意,到处都是耕种的人群,充满了丰收的希望。】
【城内守军与潇军的心态的对比,显然对潇军内部的影响不小。】
【而同时,央洲朝廷那边,对于长久的围城但是一直没有取得成果的情况也渐渐失去耐心。他们开始对潇军这边施加压力。】
【但是,鄫城国目前还依旧不想接受李少省的徽军的援助,尽管鄫城生因此一度斥责他——他还是想要获取这个第一个攻破太上天平国金京的名望。】
【虽然鄫城生去邀请了李少省,不过李少省在这个时候还是又找了一个有其他战略目标、不便前往金京的理由,用以化解双方矛盾,并且应对央洲朝廷的压力。】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刘启看着围城的鄫城国所部面临的窘迫境况心中感叹。
粮草,是战争的核心要素之一,没有可以支撑战争打下去的粮草的话,那么即使一时开战、即使一时获胜,最终都还是会面临不妙的境况,这也是大汉为什么一直休养生息,为什么对匈奴忍了又忍——即使他已经在渐渐转变对匈奴的态度。
像是潇军这样,没有粮草供应,即使补给线畅通,又如何?
在开战的时候,维持国内,或者说控制区域内的正常农耕生产,也是一项统帅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