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都还不错,除了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怎么好相继去世以外,其他的都还不错。

而且他们听说你们一家子人回来,别提有多高兴了。”

“真的吗?”

“那是当然了,您们是不知道呀?

队里的老人,最近几天天天在那里,唠叨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还有好几个老人,都提前在家里做好的吃食,就等你们回去呢?”

“不瞒柱子兄弟说,我们也听想队里的人,别看已经离开村里就是十多年,可是说实话,还是跟咱们村里的人有感情。”

“还真是,想到这次能回来,别提多高兴了。”

“你们这话要是让村里的人听到,那还不高兴死。”

“不至于,不至于!”

“怎么会至于呢?

你们要是不信,等回去了你们就知道了。”

“怎么?听你这话的意思,回到村里还有什么喜事等着我们吗?”

“喜事倒是没有,就是知道你们今天回来,村里特意杀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说是等你们一起回来吃杀猪菜!”

“啊?

这么说,我们几个人,还跟着小顾他们一下子能饱饱口福了?”

“话可不是这么说,我们村里的人,听说顾知青带着您们这些专家过来,帮俺们村解决眼下的麻烦,一时不知道还怎么谢谢你们,最后决定杀头猪,好好的招待几位。

可不是您们跟着顾知青抱抱口福,要是此真的说来,还是他们跟着你们几位抱抱口福呢?”

“就是,教授,我们一家子别看这么多年没有回来,可是说到底还是自己人,哪里会有这个待遇。

而且我敢肯定得就是,此次吃杀猪菜,绝对不光是在谁家吃,肯定是全村人一起吃。”

“没错。”

“这?”

“您老是不知道,我们想当初在队里的时候,最想做的就是等过年杀年猪的时候,大家伙一起坐在那里吃杀猪菜。

可是想法很不错,可是现实完全不允许。”

“没错,实在是东北的冬天太冷了,根本就无法坐在外面吃杀猪菜。

可是那个时候,又不像现在,想吃肉不管是杀猪也好,还是去买也罢,都非常的容易。”

“可不是吗?

那个时候,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和中秋的时候,杀头猪,而且还没有现在的猪养的肥。

能在这个时间段吃上杀猪菜,想都不要想,更别说跟大家伙坐在一起好好的玩一玩了。

不过想必今天咱们大家伙,应该可以好好的吃一顿杀猪菜,并能好好的玩一玩了。”

“那是,别人不知道,顾知青和李知青肯定知道,咱们这个地方没什么娱乐活动。

唯一欢迎几位教授的节目,除了吃杀猪菜以外也就是村里的秧歌队了,到时候还请几位别嫌弃。”

“这怎么会呢?”

“就是,别看我们头一次来,可是东北人的热情我们还是知道的!”

“确实知道,有一个东北的学生,那热情可不光是嘴上说说。”

可不就是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吗?

谁不知道东北人的热情,哪怕以前只是听说,可是现在完全能够感受的到。

这不拖拉机还没有进村,在离村子不远处就看到了很多人。

可以说,还没有来的及和老乡们打招呼,就看到秧歌队已经开始了。

话说当初队里的老乡,哪怕就是听到有人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热闹。

至于后来,那个谁又清楚呢?

不过现在可以看的出来,对方是真心的欢迎大家的到来。

要不然,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仪式感。好在几位老教授他们并不反感。

在通过顾林的介绍后,此次都认识了以后,才是自家人。

其实除了自家几个孩子以外,跟队里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都认识,根本就无需多介绍。

这不大家伙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就这么顺手的把行李给拿在他们的手里,一行人就这么不幸的进村里了。

话说村里的变化还是很多,以前的泥土茅草屋基本上没有了,大多数都换成了砖瓦房。

而且房子明显比以前多了,看来很多人在挣了钱以后,不光是把家里的房子重新翻盖了,还给家里的孩子分了家。

也是,只有这样,一个家庭要想越来越好,可不就得这样。

一路走到大队部,其实根本就无需大队干部在哪里说话,光看就能明白。

可是这里不光有自家人,还有其他人,想要往后发展好,可不得好好的说一说。

“不瞒诸位说,当初要不是顾知青带着俺们做什么山货生意,哪里有现在的好日子?”

“可不是,就是因为有顾知青,先前搞得养殖场,再加上后来市场开放了以后,俺们做的山货买卖,没用几年,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买上了拖拉机。

说实话,不管是住新房子,还是买拖拉机,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可不是吗?

也正是因为这个,俺们不光在这十里八乡成了最富裕的村子,乃至于远处的城里人都知道。”

“没错,其实说到底,最受益的不光是俺们自己,而是村里的年轻人,不管是男婚女嫁,还是其他的事,都比以往的时候要好办。

可是随着山货生意越来越难做,村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今个能把诸位请到这里,是俺们的荣幸。”

“不敢当,不敢当。”

“可不是,我们这些人也去过很多地方,能像咱们村里发展这么好的可真没有多少?”

“确实是,你们能把村子发展这么好,肯定是用了不少苦心。

来的路上我们也都了解到,村里的孩子已经出个十来个大学生,说实话就这个比例都够让人惊奇。”

“唉!俺们哪里知道这些呀?

还不是顾知青和李知青的功劳,他们夫妻在离开队里的时候,把所有的书本都留下,留给比他们晚走的知青,以及队里的孩子们用。

也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举动,不光是后来离开的知青,还有村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