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五十章:八百里军报

“陛下想要处置晋王那是家事,臣乃外臣,不便言此事。”冯胜直接摆烂,你要我评价,我不评价,这是你的家事我评价什么?

朱元璋哼哼一笑,这冯老二也是个人精。

“看看老三这次能不能剿灭瓦剌吧!”

……

大同城,城门口。

一只只整装待发的商队在此稍作停歇,准备朝着集宁而去。马车上装满各种生活物资还有建材,其中最缺的就是木料跟绳索。

众人还在等待着出发的时候,远远地有一支马队朝着大同城狂奔而来。

“好家伙,这都快飞起来了吧!”

一个商队的马夫看着那一队马队,说道。

而同一时间,守城的官兵也看到了有马队快速接近。

随后在短短几个呼吸之间,警戒哨便响起,尖锐的哨声令在场的官兵纷纷活跃起来。

“警戒!”

一声令下,十几个官兵纷纷开始各自站位,后面的官兵则是搬运拒马做警戒,防止骑兵入城混入人群之中。

守城门的官兵也深深掏出自己背上的燧发枪,上好子弹之后进行瞄准。

轰隆隆隆……。

马蹄声由远至近,等到了二十丈开外,这才看到是一伙红色甲胄的大明骑兵。

“快!让开!前线八百里急报!!”

一声声嘶力竭的怒吼传来。

守城将领也顿时意识到有大事,赶忙让人拉开拒马:“快,拉开拒马,放人!”

战马奔腾之声如擂鼓,四个蹄子来回腾飞,好似飞起来一般在地面上疾驰。

“驾!驾!驾!”

马上之人不停的抽鞭叫马,急切之意油然而生。

他恨不得爹娘给自己长一双腿!

急!太急了!

“驾!”

马队一瞬间穿越城门,只余下无尽尘埃纷纷落下。

守城将领艰难的吞下喉咙,有些颤抖的道:“难道打败仗了?”

……

朱元璋此时和朴不成在王府亭子里坐着。

朱元璋身下是一张躺椅,用竹片编织,躺上去清凉透气,很是凉爽。亭子四周是鱼池,里面养着各色的鱼类,时不时还能听到鱼儿翻起水花的声音。

并且,在鱼池周边还特意修有钓台,专门钓鱼所用。

朱元璋闭着眼,哼了一声:“这小子可是会享受的人。”

朴不成给朱元璋沏了壶茶,笑眯眯的道:“王爷爱享受,但不贪图享受,该做的事都尽心尽力的完成了。”

朱元璋抱着手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道:“那个吴伯宗,你认为如何?”

随后,他不等老朴回答,便自顾自的道:“他的一席话,倒是让咱豁然开朗啊。如詹微、李敏这样的人,本该是咱大明的中流砥柱,治国安民的良药,可连这样的人都不知道耕种为何物,不知道这大明的百姓是如何看待朝廷的,平日里吃什么、穿什么,反而在咱面前说什么仁政,什么治国。仁政?仁在哪?劝农书就是嘴里的仁政,结果呢?”

“咱也觉得对不起那些农民啊,咱当过农民,知道当农民苦,当农民累!所以咱可劲的给他们抬高地位,让他们受人敬仰。可这啊,还没有老三一个让他们多挣一些钱财的政策来的实在。”

“吴伯宗的话虽然偏,但有道理。仁政不是靠说的啊,是靠做的!”

“再想想老三,什么时候嘴里挂着仁政,挂着兴国安邦?在咱面前尚且没有提过一句,更别提在其他人面前。他是王爷,又不需要跟别人示好。所以咱一想,这事还真有可能是老三教的,而且这事还真有道理,所以啊,咱打算让吴伯宗开个学堂。”

朴不成有些心惊,只是疑惑的道:“学堂?这门学堂……该叫什么?”

“嗯……就叫新学吧,让吴伯宗教授一批弟子,咱封他为漠南行省总教谕,开设学堂教授新学。也让咱看看,究竟是这新学好,还是圣人学问好!”朱元璋睁眼,说道。

这是个大胆的决定。

在已经承认儒家为正统教派的大明,一个新学的成立势必会引发无数士人的围追堵截,将这新学给扼杀在摇篮里。

但……这就是朱元璋需要的。

这是从朱棡手里悟到的,只有感到了威胁,前者才会进步!才会活跃!没有威胁,便是潭中死水,死气横生。

同时,朱元璋也是觉得朝中大臣实在是不给力。

甚至……赶不上一个卖货的货郎。

朱元璋脑子里还有很多打算。

比如水泥的事情,他想把水泥用在修建中都的事情上,凤阳中都修建已经有四年,各方面已经成型,但是原材料一直是大问题,有水泥的存在,凤阳中都说不定能解决难题。应天府的外城郭也需要修建,虽然此前胡惟庸已经发动了几省群众参与其中,但是进度太慢!一年也不见得修的好一成。

其二,就是钢铁生意,这个生意他还是觉得不放心,最好还是交给朝廷经营。至少……朝廷得有这个生意。

这个生意不能是独一份,不然朝廷会被卡住脖子。

因为钢材不管是造枪炮还是甲胄刀剑,都是刚需。

朱元璋肯定不会相信自己儿子将来造反,他担心的是自己这些儿子的后代!朱元璋是农民,也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一代人最多就管三代人的事,甚至第三代自己都不一定管得着。

他定下祖训,就是为了约束子孙,但是万一那一天冒出个不肖子孙来,他老朱脸上挂不住。

老朱想的很美好。

水泥归朝廷所有,毕竟他是老子,他说了算。

酒厂和钢厂分给朝廷一份份额,这是将来留给太子的,自己得开这个口。

站在朱元璋这个小农思想的皇帝角度上,大儿子才是最重要的。老三做得再好,也只是疼爱,不可能超过对老大的那份呵护。

老朱真的当爹当得很差?

不见得。

朱元璋当皇帝以来,对儿子的管教一直没有停过,要知道他几乎天天泡在政事之中,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对儿子进行管教,已经十分不易。

朱标死后虽然老二老三老四都有反骨,但那是大儿子没了,朱标在,你看看他们几个敢不敢有半点反骨!?

归根结底,老朱做的够多了。

有些事,就没办法十全十美!